分道扬镳的内外蒙古,发展道路不同,如今实力相差悬殊,渐行渐远

擎苍谈历史 2023-05-02 08:34:00

1945年8月14日,随着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接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外蒙古在苏联的扶持之下,开启独立建国之路。

蒙古国独立前夕,曾经在苏联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过一次全民投票,令人意外的是,这项投票的结果显示,其中有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

至此,外蒙古156.65万平方公里脱离了祖国的怀抱,曾经令无数国人引以为傲的“秋海棠叶”,缺失一角。

蒋介石的这次割地是十分不负责任的,之所以如此爽快的达成协议,只是为了能够让苏联在即将到来的国共内战中选边,断绝共产党一切国际援助。

事实上,蒋介石到了1952年就开始反悔了,他认为苏联收了好处不办事,违约援助中共,使得自己丢了江山,最终向联合国发起“控苏案”,谴责苏联,并拒绝承认外蒙古独立。

可此时蒋介石再后悔已经为时晚矣,最终,所有中国人还是不得不接受外蒙古已经独立的事实。

外蒙古在文化上和中华渊源颇深,甚至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也称得上是同承一脉。

这也让人不禁好奇,如今距离外蒙古独立已经过去了70余年,这个国家究竟过得怎样?比之内蒙古又如何?

外蒙古和内蒙古虽然都是蒙古,但是,两者之间的地理环境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早在秦汉时期,古人就曾经对北方游牧部落的统治区域进行过划分,以戈壁滩为界,戈壁滩南方地区被称之为漠南地区,而戈壁滩北方则称之为漠北。

漠南和漠北地区之间的区别很简单:漠南草场肥沃,气候稳定,谁要能控制着这里,谁就能够拥有数之不尽的牛羊,训练出成千上万的骑兵,堪称游牧民族的膏腴之地,在千百年的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的斗争中,这里属于最前线。

而相比之下,漠北地区生存就要不易的多,漠北地区受北冰洋水气的影响,冬季十分寒冷,这里唯一的好处就是降水丰富,且远离中原。每当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的对抗中取得劣势,只要逃往这里,中原王朝就算再强大,也是鞭长莫及。

漠北地区虽然寒冷,但好歹能保住性命,这也是历史上无论是汉朝对匈奴还是唐朝对突厥,都无法对其彻底根除的原因。

漠北和漠南从来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地区,两者在文化上长期维持互通,真正意义上在行政区划上被分割发生在清朝。

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满清就制定了和漠南蒙古联姻的国策,开始逐渐将漠南蒙古纳入自身核心统治,而漠北由于地理偏远,且人烟稀薄,直到清朝统一全国以后,才逐渐开始与其建立联系。

虽然同为蒙古部落,但是双方之间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一个物资丰富,距离中原王朝较近,且在统一全国的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另一个物资贫瘠,距离中原王朝较远,而且颇为桀骜,自然不受清廷待见。

在这一时期,清廷出于分化蒙古部落的考虑,严格地划出了内蒙古和外蒙古之间的区别,其中内蒙古诸部分为49旗、外蒙古则分为86旗,以防其叛乱。

如果清王朝还是那个老大帝国这还好说,就算把外蒙分成800份,也没人敢有意见。但是随着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国力衰微,再加上俄国人对这一地区的渗透,外蒙高层统治阶层开始逐渐与满清离心离德。

当时的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土地,经常借传教和经商的名义对外蒙古上层进行腐化,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再加上时事纷纷,对于这一切,清王朝几乎没有任何的招架之力。

最终,在1867年的时候,外蒙古就已经脱离了清廷的掌控,甚至连当地的活佛也不再每年进京朝拜。

幸运的是,到了中华民国的时候,北洋军阀在1919年趁着沙俄崩溃的时机,立马派兵收复外蒙古全境。

虽然苏联建立之后,派红军驱逐了当地的北洋军阀部队,并扶持蒙古人民革命党谋求独立,但是在这一时期,这片土地名义上仍然属于中国,直到蒋介石彻底将其割让。

外蒙古虽然名义上不是苏联版图,但是其从诞生伊始,就是依附于俄国的附庸国。

在1991年之前,两者之间的发展,可以看做是苏联与中国之间对于边远地区的发展对比。

单从客观条件上看,外蒙古虽然地理环境上有着劣势,但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外蒙古矿藏资源极其充沛,全国境内含有1520亿吨煤炭储量、20亿吨铁矿石储量、15亿桶石油储量,外加三千吨黄金、七千吨白银。

背靠着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苏联,按照常理来看,外蒙应当过得很好,至少也要比南边还以牧业为生的同胞过得好点。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之后的几十年的发展里,双方却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先是给了内蒙古以自治区的地位,为其带来了活力,随后,又在“一五”计划期间在这里建成了包头钢铁厂,开启工业化道路。

得益于此,内蒙古用了十数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第一批工业城市,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畜牧农耕生产方式。

而相比之下,外蒙古直到此时仍然过着与百年前一样的生活,最多就是从苏联要点补贴,几乎看不见任何工业社会的影子。

之所以出现如此情景,主要还是那个原因,苏联太强大了。强大到苏联本土就拥有着堪称天文数字的矿产,以及世界上最为广袤的畜牧区,完全没有必要对外蒙进行开发。

当时的外蒙,一来,是中苏之间的缓冲国,随时有可能爆发战争,二来,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百分之七十的国土为高山和沙漠戈壁,苏联就连修铁路都要绕着走,又怎么可能踏踏实实在这里搞建设呢?

除此之外,外蒙古的畜牧业效益也十分低下,这里不但不如中亚,甚至连俄罗斯西部,莫斯科周围区域都比不上,谁又肯为了一些羊毛、牛肉千里迢迢的搞在这里进行发展呢?

至此,外蒙古被架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

要说生活质量,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蒙古人民是要比内蒙古好一些,但是这种好几乎都是来自于苏联单方面的进行援助撒钱,而不是整个社会产业升级带来的福利。

同样的民族,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整个苏联时期,蒙古国所得到的工业建设只能称得上是聊胜于无。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的前途更加令人堪忧。

既然苏联不肯帮自己开采矿物,那么,蒙古国有没有可能通过招商引资自行开发呢?

答案是很难。

首先,北方的俄罗斯并不缺少资源和矿石,南方的内蒙古也早已建立了一整套成体系的工业产业,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并不需要花费大力气、大价钱,从蒙古进口。

如果蒙古想要出口矿物,那么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出口到中俄两国以外的地方。而出口到中俄两国之外,就需要面临一个交通问题,蒙古国交通条件并不出众,单单是运输成本一项就远远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矿产区,这也使得虽然蒙古资源不少,但投资却寥寥。

直至如今,蒙古国仍然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农业国,其超过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仍然是来自于农牧业的贡献。

除此之外,现如今的蒙古国面临着负债和高通胀等问题,愈发难以自拔。

与我国内蒙古相比,蒙古国家治理理念和能力,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双方差距日益扩大。

从纸面数据来看:目前蒙古国人口仅有300余万,经济总量大约124亿美元,而内蒙古人口早已经突破 2400万,GDP总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00亿美元,人均GDP是外蒙的人均三倍。

而从硬件实力来看:内蒙古目前已经建设出了高达1.4万公里的铁路与6000公里高速公路,交通线网络全省每个角落,而蒙古仅仅只有1815公里的铁路,以及33公里的高速公路,很多偏远地区,直至今日仍然需要靠骑马前往。

从产业方面来看:内蒙古省已经形成了能源、化学、高新技术、冶金、装备以及农畜业六大支柱产业支柱,早已对蒙古实现了全方面的碾压,再加上外蒙古本身教育水平,治安水平的落后,两者已经形成了天壤之别。

如今蒙古国依然采取着百年前的游牧方式,但是与他们仅仅一步之遥的同胞却已经开始在利用北斗卫星和无人机远程监控牛羊了。

而且蒙古国的危机绝对不仅仅只是经济不好,收入下滑,他们真正的危机在于环保事业上。蒙古国现行的游牧模式,对于环境的破坏是极大的,由于民众缺乏其它工作岗位,绝大多数人都投入到了放牧领域,使得原本不多的草原更加捉襟见肘。

2018年的数据为例,蒙古共有7000万多头各类牲畜,而相比之下,内蒙古以九倍的人口,才仅仅只有牛2000多万头,羊6000多万头,可想而知,在蒙古畜牧业竞争有多么夸张。

而蒙古政府本身能力又不高,既不能缩小牧群规模,又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致使国土沙漠化每年都造成巨量破坏。

如今的蒙古国,有72%的土地荒漠化,相比之下,南方的内蒙古则在环保方面卓有成效:内蒙古西部的毛乌素沙地曾经是一片死亡之地,但现如今,在植树造林的运动之下,这片沙漠已经基本消失,这也是联合国公认的人类对抗沙漠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经济建设上的失败,使得外蒙古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滑,随着人口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黑产之上。

如今蒙古国风俗业极其发达,全国有数万少女从事这一工作,这些女孩平均年龄在18到25岁左右,在出卖自己肉体的情况下,每天尚且只能赚到60元,甚至有时候她们还收不到现钱,当地长途司机经常还会用柴油来付款。

除此之外,在蒙古外出打黑工也是一个热门的行业,蒙古人最喜欢去的国家是韩国。

现如今在韩的蒙古劳工人数可能高达十万,这些人由于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来到韩国也只能从事最为低端的工作,端盘子收垃圾之类。但哪怕如此,仍然有无数蒙古人对此趋之若鹜,因为只要进入韩国,他们的收入就会远超在国内时期,甚至有可能逆天改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光明的前途。

一些年轻女孩为了能够留在韩国,甚至会出卖肉体,在韩国继续从事着性服务工作。一旦赚到了钱,绝大多数人是不会选择回国的,他们要么继续留在当地,要么选择中国或东南亚国家定居,为数不多闯出来的人才,也以极高的比例流失,难以反哺国家,这也使得蒙古在世界舞台上的分工地位极其尴尬,并且这种尴尬还将一直持续数年,一眼看不到尽头。

蒙古国在未来有没有可能逆天改命变成一个富裕国家?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难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想要真正实现这个愿望,还是离不开中国的帮助。

蒙古国再落后、贫穷,也是有着巨量资源的,和中国现如今的高速发展正好形成配套。只要双方能够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那么蒙古国就能够收获工业产业和经济效益,逐步走出困局。

但是这些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又何其困难。时至今日,在蒙古国境内仍然活跃着相当一批反中人群,在中蒙议题上处处施加阻挠,使得双方难以真正敞开心扉的交往,在很多道路上渐行渐远。

至于未来这个国家何去何从,恐怕一切也只能听从天命了。

0 阅读:175
擎苍谈历史

擎苍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