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退休金全给大哥,住院费5万让我家全出,我怒了:冤大头不当

不写散文诗 2025-02-18 11:28:50

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从小到大,我都是那个“懂事”的孩子,母亲的“一碗水”总是偏向哥哥。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种公平越来越明显,我就像是为哥哥减轻压力而出生的。

于是这次母亲让我把她的出院费全出了,我选择不再忍了:这冤大头,我不当了!

01

从我记事起,“一碗水端平”就是母亲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可实际上,这碗水从来都是倾斜的。在这个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里,我是不受重视的那个。

“二妮,你是女孩子,要懂事一点,让着你哥。”这句话,我听了整整30多年。

记得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一个微凉的秋天,堂姐送来一箱旧衣服。母亲高兴得像捡到宝,赶紧翻出来给我试穿。

“你堂姐可是从北京回来的,这衣服都是好料子,穿着多体面。”我低头看着那些已经泛黄的衣领,强忍着泪水。

那天晚上,我听见母亲在房间里给大哥选新衣服,“儿子,你看这件羽绒服怎么样?妈给你买件新的过冬。”

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哥哥在客厅追逐打闹,不小心打碎了母亲最爱的花瓶。

我以为他要挨骂了,没想到母亲却心疼地说:“没事没事,是妈没放好,你别划伤手。”

而两个月后,我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普通的碗,母亲却对我拳打脚踢,骂我“败家玩意”。

那时候我总是躲在房间里默默流泪,却又不敢声张。因为每次我稍有委屈,母亲就会说:“你是女儿,生下来就是为了将来给我们养老的,让你哥负担轻一点。”

但我并没有自暴自弃,相反我把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了学习的动力。高中三年,我几乎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

而哥哥却整天和狐朋狗友厮混,母亲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男孩子嘛,都这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大学。那天,母亲破天荒地夸了我一句:“没想到你还挺争气。”

这句话里的“还”字,让我心里五味杂陈。而哥哥高中毕业就开始打工,母亲不但不觉得丢人,反而说:“男孩子早点进社会也好,积累经验。”

我和丈夫是在大学城的一家书店认识的。那天我正在翻看一本小说,他也来拿同一本书,就这样,我们聊起了文学、理想,以及对生活的向往。

他家境殷实,为人善良,我们很快坠入爱河。相恋两年后,他向我求婚了。

但我没想到,婚事还没开始筹备,母亲就先发制人了。那天她把我叫到家里,开门见山地说:“你对象家条件不错,彩礼得要十二万。”我惊得说不出话来,那时候我们这里的彩礼普遍也就八万左右。

“妈,这也太多了吧?”我试图劝说,“现在年轻人结婚也不兴要这么多彩礼了。”

“你懂什么?”母亲厉声打断我,“你是我们家唯一的女儿,这是你应得的!再说了,你对象家那条件,十二万不算多。”

我心里清楚,母亲口中的“应得的”,最终会进了谁的口袋。果不其然,当我表示不同意时,母亲立刻变了脸色:“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养你这么大不容易,现在连这点孝心都没有?你是不是想气死我?”

最后还是丈夫看不下去,主动承担了这笔彩礼。他说:“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我不想看到你为难。”他的话让我既感动又愧疚。

这十二万彩礼的去向,和我预料的一模一样。母亲给大哥买了一整套家具,还添置了冰箱、空调等家电。

而我的嫁妆,只有两床新棉被,那一刻,我多希望自己从来就不是这个家的女儿。

回想起来,这十二万彩礼就像一把刀,不仅割裂了我和父母的亲情,也让我彻底看清了这个家庭的真面目。

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疏远家里,只在逢年过节才回去。而母亲却总说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现在连家都不回了。”

人们常说,嫁妆是父母的一片心意,可在我这里,却成了明码标价的交易,这大概就是重男轻女家庭里女儿的宿命吧。

02

结婚三年后,我怀孕了。当时大哥的孩子已经上初中,毕竟我和大哥差了六岁。得知这个消息时,母亲的反应却让我心凉了半截。

“哦,是吗?那你要好好注意身体。”母亲淡淡地说完,话锋一转,“对了,你哥家佳宝这学期期中考试又是年级第一,这孩子真争气。”

大嫂怀孕的时候,母亲几乎每天都往大哥家跑,嘴里念叨着:“我可要抱孙子了。”为了照顾大嫂,母亲甚至请了一个月的假。

而我怀孕期间,她倒是来过两次,每次待不到一个小时就走了,说是要赶回去给佳宝做饭。

眼看预产期越来越近,丈夫的母亲早年因病去世,我只能开口请母亲来照顾我的月子。

母亲勉强答应了,却说:“你哥那边,佳宝学习正是紧要关头,我得先安排好。”

终于我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母亲来照顾我的这段日子,简直是我人生最难熬的时光。

她总是心不在焉,一会儿打电话问佳宝吃饭了没有,一会儿又担心佳宝写作业到几点。给我做的月子餐简单得可怜,有时候还会忘了给我煲汤。

“妈,我想喝点水。”那天半夜,我实在忍不住叫醒了呼呼大睡的母亲。

“这么晚了,明天再说吧。”母亲翻了个身,继续睡去。我独自躺在床上,想起大嫂坐月子时,母亲彻夜不眠地照顾,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最终,我和丈夫商量,加钱请了月嫂。母亲听说后反倒松了一口气,立刻收拾东西回去了。

没想到后来从表姐那里听说,母亲在亲戚面前数落我:“我照顾她坐月子,累得够呛,她还嫌弃我,非要请月嫂,这女儿心太凉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母亲的偏心却愈演愈烈。她每个月的退休金五千多,加上我固定给的两千生活费,竟然全部贴补给了大哥家。

“妈,你的退休金呢?”有一次我去看她,发现冰箱里空空如也。

“家里不是还有剩的咸菜嘛。”母亲敷衍道,“你哥最近生意不太好,我得帮衬着点。”

从那以后,我不再给现金,改成买日用品和食材。没想到母亲更加生气了,指着我买来的东西大发雷霆:“你这是什么意思?怕我把钱给你哥是不是?我告诉你,你哥是我儿子,我想给他多少都行!”

每逢节假日的家庭聚会更是让人心寒。母亲总是变着花样给大哥家夹菜:“佳宝,来,这块鱼给你,要多吃点补补脑。”

而我女儿伸筷子去夹菜时,母亲却说:“慢点吃,别噎着。”语气冷淡得仿佛在对陌生人说话。

最讽刺的是去年春节,母亲给佳宝包了一万块的红包,转头给我女儿时,却只给了两百。当着众人的面,我强忍着没说什么,但回家后躲在卫生间哭了好久。

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常常安慰我:“别太在意,我们自己的小家过得好就行。”可每每想起母亲的偏心,我心里还是会隐隐作痛。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试探着问母亲:“您觉得我和哥哥,您更喜欢谁?”

母亲头也不抬地说:“都是我的孩子,我当然一样喜欢。”

“那为什么总是……”我话还没说完,母亲就打断了我。

“你这孩子,怎么尽说些没用的?你是女儿,早晚要嫁人的,你哥是儿子,要在这个家里一辈子,这还用说吗?”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原来在母亲心里,我从来就不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而是个局外人。

我擦干眼泪,不再说话,但心里的疙瘩却越结越大。这些年的付出,在母亲眼里,大概只是个过客的随手施舍吧。

03

去年冬天,父亲突发胆结石,需要住院手术。那天晚上,母亲打电话来说:“手术费和住院费加起来要十万,你和你哥一人出五万。”

听到“一人五万”这几个字,我心里竟有一丝欣慰。这么多年来,父母第一次在金钱上对我和大哥“一碗水端平”。

“好,我明天一早就把钱转过去。”我痛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把五万块打到了母亲的账户上。

父亲的手术很成功,在医院修养了半个月就出院了。期间,我虽然要上班,但每天下班都去医院陪护。

大哥倒是很少来,据说是生意太忙。母亲却一直帮他解释:“你哥要养家糊口,哪有那么多时间?你一个女人,时间比较自由。”

出院后没多久,医保报销下来了。一天,我无意中听亲戚说起:“听说你父亲住院,能报销百分之八十呢,这比例真高。”

这话像一道惊雷劈在我头上。我立刻打电话质问母亲:“医保报销的钱呢?”

“报销是报销了一些。”母亲吞吞吐吐地说。

“具体多少?”

“好像是八万吧……”

“那我的那份呢?按理说得给我四万啊?”我的声音不自觉提高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母亲的怒吼:“你这孩子,怎么算得这么清楚?你哥最近手头紧,我这不是帮帮他吗?你一个女人,还这么斤斤计较!”

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愤怒:“妈,这么说,哥哥不但没出钱,还倒赚了三万?”

“你少在这里胡搅蛮缠!”母亲开始耍起了无赖,“我把钱给谁还要经过你同意?你要是不愿意,当初就别出这五万!”

挂掉电话,我瘫坐在沙发上,感觉心里又冷又疼。原来所谓的公平,不过是一场骗局。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上个月母亲因为肺炎住院了。这次他们连装都懒得装,直接打电话让我全额承担五万块住院费。

“凭什么?”我问道。

“你哥最近生意不好,拿不出钱。”母亲理直气壮地说,“再说了,我平时不都是帮着你哥吗?这次就该你出。”

我冷笑一声:“那上次爸住院报销的八万呢?按理说有我四万,就用那钱吧。”

“你、你怎么还记着这事?”母亲明显慌了,“那都过去多久了?”

“是啊,过去多久了,我都记得。”我的声音异常平静,“不光是这八万,这些年您的退休金补贴给大哥多少,我给您的生活费又转给大哥多少,我都记得。”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记仇?”母亲开始打感情牌,“我是你妈啊,你怎么能这样?”

“对,您是我妈。”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可您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结婚的彩礼钱,我女儿的红包,哪一样不是被您变着法子给了大哥?您让我一直做这个冤大头,可我也是个普通人啊,我也要养家。”

电话那头沉默了。

“这次的住院费,您就用上次退款里我的那份吧,我一分钱也不会再多出。”我说完这句话,挂断了电话。

晚上,大哥打来电话,劈头盖脸就骂我:“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妈生病了你都不管?”

“我怎么不管了?”我反问,“四万块,不少了吧?你要是不乐意,那我出2万5,你再退我1万5!”

“你、你……”大哥被我噎住了,随即又说,“你这是跟我们算账呢?”

挂了电话,我长出一口气,感觉整个人轻松了许多。我终于明白,有些所谓的亲情,不过是一场场交易。既然如此,我何必再委曲求全?

丈夫从身后抱住我:“想开点,以后我们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我点点头,看着窗外的月光。从今以后,我不会再为那些不值得的付出心痛,也不会再为那些虚假的亲情哭泣。我要活出自己的样子,教育我的女儿,无论男女,都要活得昂首挺胸。

这一刻,我感觉自己终于从那个被束缚的牢笼中挣脱出来,获得了新生。

或许,这就是成长吧。当你能够直面不公,勇敢说“不”的那一刻,你就真正长大了。

大家觉得我说拒绝,做的对不对?亲情真的需要无私奉献吗?

如果喜欢本文章,或者有什么观点可以发表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同时可以点点关注,账号会持续更新精彩故事,你的评价和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