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杜月笙,与蒋介石的一张留影,弯腰握手尽显圆滑本色

来到清末 2025-02-20 05:28:32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成就还是争议,都让他的名字留存于民国历史之中。

在民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个名字始终带着浓厚的传奇色彩,那便是杜月笙。

眼前这张珍贵的合影,拍摄于1948年的上海,照片中,青帮大佬杜月笙正与蒋介石面对面。引人注目的是,杜月笙在见到蒋介石时,身姿弯曲,尽显舔狗姿态,这一举动,甚至把平日里冷峻、戴着墨镜的蒋某人都逗得露出了笑容。

杜月笙出身极为贫寒,小小年纪便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摸爬滚打。他机灵能说,早年,他在十六铺水果行当学徒,凭借一手削水果的精湛技艺,赢得了“莱阳梨”的绰号。也进入过青帮上海头目黄金荣家里做杂务,讨得黄金荣老婆林桂生的赏识,此后黄金荣开始将部分生意交给其经营。

可他从小就有野心,胆子大,心细,还能说会道,成年的他逐渐适应了复杂的上海滩。他为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人,后来,他与张啸林、黄金荣并称上海滩三大亨,成为青帮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的投资更是从繁华的商业街区到暗藏玄机的赌场、烟馆,都有他的利益链条。不仅在法租界掌握了大量的鸦片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还一步步扩大了自己在青帮乃至整个上海滩的影响力。

她有五位妻子七个儿子,两个女儿。

他虽然是黑帮老大,但他也非常的爱国,在抗战的时候,他的大量金钱都投身抗日事业为前线,战士们提供了大量的急需物资,像一些管控特别严的物资,药品,粮食,弹药,杜月笙都会想办法运到前线。

不仅如此,他还有自己的情报网,主要收集日军的重要情报为抗战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蒋介石非常看重杜月笙,两人也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合作的关系。

但是在抗战结束后度越升也没有了什么价值,逐渐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杜月笙曾对门生感慨:“我就是蒋的一个夜壶,想用了就用,不想用就塞到床下嫌臭。”

杜月笙也非常聪明,他知道了老蒋对自己的态度,所以面对老蒋的邀请,他总是委婉的拒绝,毕竟胡落平阳被犬欺。为人处事一定要能屈能伸,能够放下身段才能保自身的周全。

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深知局势已无法挽回,便选择前往香港。临行前,他还特意邀请黄金荣一同前往,却被黄金荣以年事已高为由拒绝。

1951年,杜月笙偶然看到黄金荣在上海大世界门口扫大街的照片,内心惊惧不已。同年,杜月笙在香港病逝,终年63岁。

他的灵柩随后被家人运往台湾,最终安葬在了台北县大尖山下,墓地朝向西北,那是遥望着他心心念念的故乡上海的方向。

蒋介石亲自在杜月笙的墓园上题了四个字——“义节聿昭”,这或许可看作是蒋介石对杜月笙一生的最后盖棺定论。

0 阅读:16
来到清末

来到清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