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3岁,儿子上大学我回娘家照顾妈妈,婆婆生病让我照顾,不同意

故事剧方方 2025-04-08 15:42:12

"久病床前无孝子?"村口王婶子嗑着瓜子念叨这话时,我正蹲在灶台前熬小米粥。锅里的米汤咕嘟咕嘟冒泡,蒸汽熏得我眼镜片起雾,恍惚看见二十年前爹走的那天,娘也是这样守着药罐子。

这农村人最金贵的物件,不是金镯子也不是新衣裳,是刻在骨子里的"孝"字。当婆婆瘫在床上要人端屎端尿,亲娘摔断腿还要自己洗衣做饭时,这"孝"字就跟秤砣似的,压得人喘不过气。去年腊月我就被这秤砣狠狠砸了一回。

我53岁了,儿子上大学我回娘家照顾妈妈,那天我正给娘揉膝盖,手机在围裙兜里震得跟筛糠似的。小姑子的哭腔从听筒里炸出来:"嫂子!妈从床上栽下来了!"我手一抖,药油瓶子"咣当"砸在青砖地上。五年前婆婆中风瘫了半边身子,是我天天背着去针灸,夜里给她翻身擦背。去年刚能拄拐下地,这又摔了?

小姑子话没说完,我瞅见娘正扶着墙慢慢往起站。她左腿还打着石膏,上个月去菜园子摘豆角摔的。八十岁的人了,犟得跟头驴似的,非说"能动弹就不拖累闺女"。

我攥着手机直发愣,药油味混着灶台上的糊味直往鼻子里钻。想起前儿个刷短视频,有个媳妇哭诉"婆婆也是妈,我妈咋办",评论区吵得跟菜市场似的。当时我还跟娘念叨:"咱没这烦恼。"谁承想现世报来得这么快。

第二天我背着行李往婆家赶,走到村口老槐树底下,几个婶子正晒太阳。"秀兰这是去尽孝?""可不,人家婆婆金贵着。"这话刺得我耳膜生疼。扭头看见娘拄着拐棍站在自家门口,手里还攥着没择完的韭菜。

"妈,我......"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娘摆摆手,灰白的头发在风里飘:"去吧,你婆婆要紧。"夜里我听见她压着嗓子咳嗽,咳得跟拉风箱似的。翻出柜子里的止咳糖浆,发现生产日期还是三年前的,上次儿子感冒买的,后来再没舍得买新的。

第三天上午,小姑子带着她男人堵在我家门口。男人叼着烟,烟灰掉在我刚扫干净的水泥地上:"嫂子,不是我们不孝顺,实在是腾不出手。"小姑子扯他袖子:男人把烟头往地上一甩:"要我说就该轮着伺候!"

这话像根火柴"嚓"地点着了我心里的火。抄起墙根的扫帚就抡过去:"要伺候你们自己伺候!我妈也八十了,谁伺候她?"扫帚把"啪"地打断在门槛上,飞起的木屑扎进小姑子男人眼里。他捂着眼睛骂骂咧咧,小姑子哭着跑开了。

我正给娘揉膝盖,听见外头有人喊:"秀兰在家吗?"开门看见村长领着两个穿西装的,后头跟着小姑子两口子。

"秀兰,镇上要评五好家庭。"村长笑得像尊弥勒佛,"你婆婆特意托人来说情,只要你回去伺候,以前的事既往不咎。"穿西装的递上个红本本:"这是三万元慰问金。"

我盯着那个红本本,想起儿子临走前塞给我的信封。那孩子把奖学金全换成现金,用作业纸包着:"妈,给姥姥买点补品。"纸上的字歪歪扭扭,还画着个笑脸。

"我不要钱。"我把红本本塞回去,"谁妈谁伺候。"小姑子"扑通"跪下:"嫂子,算我们求你了!"她男人在旁边直扯她胳膊:"你跪她干啥!"

娘拄着拐棍从里屋出来,拐棍"咚"地戳在地上:"都别吵了!"她转头看我,浑浊的眼睛亮得吓人:"妮儿,去把你爹的遗像拿来。"

相框上的玻璃蒙着灰,爹临终前攥着我的手说:"兰,照顾好你妈。"娘用袖子擦着相框:"老头子,你看见了吧?咱妮儿没给我丢人。"她举起拐棍,把相框"啪"地摔在地上。

玻璃碴子溅到小姑子脸上,她尖叫着跳起来。娘的声音像钢刀:"要孝顺就把你妈接去!别打量着秀兰好欺负!"我头一回见娘发这么大火,她胸口剧烈起伏着,拐棍"咚咚"杵向地面。

后来听说婆婆被送去了养老院,小姑子两口子为这事吵到离了婚。开春的时候,村长媳妇来送喜糖:"秀兰,镇上给你评了孝老爱亲模范。"我摆摆手:"给俺妈吧,她才是真模范。"

现在我每天给娘揉腿,儿子视频时总念叨:"妈,等我拿了奖学金,给您和姥姥买按摩椅。"娘就笑:"妮儿,妈这辈子值了。"窗外的槐花开得正盛,甜丝丝的香气飘进来,混着灶上中药的苦味。

前儿个收拾屋子,翻出当年婆婆给的银镯子。我掂了掂,转身放进娘的针线筐里。夕阳从门缝漏进来,照得镯子上的莲花纹亮堂堂的。您说这"孝"字,到底是该刻在金镯子上,还是该写在咱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里?

2 阅读:540
故事剧方方

故事剧方方

大家好,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聆听故事,热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