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3岁,二儿媳生产我去伺候月子,大儿媳:妈,你走了大宝怎么办

故事剧方方 2025-04-07 15:55:33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这老太婆偏要当回'救火队长'。"村口老槐树下,我常攥着蒲扇跟街坊念叨。谁承想这句玩笑话,真成了我五十三岁这年的人生写照。

那天上午刚给灶王爷上完香,二儿媳小娟的视频电话就追来了。镜头里她挺着八个月大的肚子,鬓角还别着朵蔫头耷脑的绢花:"妈,医生说双胞胎随时可能发动,您得赶紧来镇场子!"我瞅着炕头没纳完的千层底,针脚里还缠着大儿媳春梅昨儿送来的艾草香。

这婆媳关系,真比老辈人腌的酸菜还复杂。大儿媳春梅是邻村嫁来的实在人,总爱把两岁的大宝拴在裤腰带上;二儿媳小娟是城里念过书的,连喝口水都要讲PH值。去年中秋家宴,小娟嫌春梅做的红烧肉油大,当着全家面掏出手机查"孕妇营养指南",气得老头子把酒杯都摔了。

"妈,您走了大宝可咋办?"临行前春梅堵在院门口,怀里的大宝正啃着半拉冻梨,黑汁子顺着下巴淌到红棉袄上。这话问得我心口发酸,想起村东头王寡妇常念叨的俗语:"手心手背都是肉,割哪块都疼。"火车汽笛催得急,我摸着兜里揣的二十个红壳蛋,到底还是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小娟租的两居室飘着股消毒水的味,阳台上晾的尿布比我家窗帘还花哨。头三天她还能撑着坐起来喝鸡汤,第四天就开始挑三拣四:"妈,这汤里咋有葱花?不知道我闻不得辛辣吗?"我蹲在厨房择菜,听见她给娘家妈打电话:"到底不是亲妈,熬汤都不知道撇浮沫......"这话像根鱼刺卡在嗓子眼,咽不下吐不出。

第七天夜里双胞胎啼哭,我摸黑冲奶粉时撞翻了床头柜。小娟尖着嗓子喊:"妈你轻点!"建军睡眼惺忪爬起来,被他媳妇拽着耳朵又躺回去了。我抱着俩孩子坐在飘窗上,月光把他们的胎发照得雪亮,想起春梅总说:"双胞胎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可惜咱家没这命。"

真正让我坐立难安的是春梅电话。那天晌午手机震得跟筛糠似的,听筒里传来她带着哭腔的喊声:"妈,大宝吞了颗枣核!"我手里的奶瓶"哐当"掉在地上,玻璃碴子溅到小腿上生疼。小娟横在门口:"妈,您要是走了,这个月子我不坐了。"她肚子上的妊娠纹还泛着红,像一条条蚯蚓趴在白肚皮上。

等坐最早班车赶回村时,春梅坐在门槛上。她看见我就笑了,嘴角咧得吓人:"妈,您带红鸡蛋回来了?"我腿一软跪在泥地里,装着艾草的蛇皮袋被风刮开,干枯的草梗扑簌簌落满院子。后来听村口王婶说,春梅哄大宝吃枣糕,孩子笑着伸手抓,不知怎的就呛住了。等送到镇医院时,小脸都憋成了紫茄子。

"都说隔辈亲是蜜里调油,这油要是掺了苦水,呛得人直咳嗽。"如今我守着空荡荡的老院子,前儿个建军来电话说双胞胎会抓周了,小娟在朋友圈晒照片,俩孩子一人抓了个金算盘。我摸着照片边沿发潮的边角,想起大宝周岁时攥着根艾草笑得咯咯响。

这世道,就像村口那盘老石磨,转着转着就磨碎了人心。

1 阅读:463
故事剧方方

故事剧方方

大家好,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聆听故事,热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