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最省钱的是从“时间”中吸取最大能量

炎黄国医吴越 2023-03-12 14:38:43

一、四时养生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春:四象之少阴,上阴下阳,阳本在上,向下,阴本在下,向上,地天泰,阴阳交,万物生。肝主生,体内细胞的生靠肝。

夏:四象之太阳,阳盛阴衰,但壮不可久,这只是一个极点,内外上下俱是阳气充满(而不是外阳内阴,外阳内阴是秋)。强心可壮大阳气。

秋:四象之少阳,外阳内阴,阳复归于上,阴复归于下,最大特点是“分清”,阴阳离绝,故万物“杀”(此字即克木之意)。肺主“收”,意为使各脏腑各处的气各归本位,所以为“治节之官”,对应“义”,所以肺对应“湿土”(内经云肺为水之末,肾为水之源?),大肠对应“阳明”干燥(大肠经主津病——干燥太过则为津病,有人认为大肠经有布水的作用,大肠将食物泌出津后再将固体物排出体外)。肺是“分清”、“复位”(也有归静之意),也有收敛分散的元气的作用。

冬:四象之太阴,阴盛阳衰。肾使体内阴精增多,内静而强。

长夏:中,和,运化,胃气为后天之本,脾与胃为表里。

五藏配五时(四时),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小宇宙,在外面大宇宙的带动下,如肮脏功能失调,则体内细胞、器官有病,即内环境的“气候失调”。

五行人格与四季养生表(《黄帝内经》)

四季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

二、节气养生

二十四节气,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重要节日,都是养生的关键时间节点。在这些节日里,我们要依传统文化的习俗,过好节,敬拜天地,感恩祖先,精心准备习俗中的饮食,诚心参加习俗中的活动,让身心、气血在节气中顺利过“节“,以长养元气,保有健康。

0 阅读:112
炎黄国医吴越

炎黄国医吴越

民族医生,古典中医深研者,古法养生引领者,泛博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