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国医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养生智慧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传统文化和传统中医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巨大的养生宝库,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养生智慧。
我们研究“天人合一”的自然的、整体的养生法,提升生命能量,长养人体元气,延缓衰老进程,预防疾病侵扰。
中医养生的学问,本身就是高能量,你在学的过程中就已经是养生,学的过程就在增进你的健康。
这是最值得学习的学问,利己利人。
黄帝内经:从讲养生开始
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和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
养生之“道”:元真养生总诀
修道德,顺天时;合天地,得人和;调精神,保形体。
五行五德表
养生的本质:培元固本,提升生命能量
生命的根本能量,是人的行为遵循于“道”所获得的“德”,在我们传统中医里称之为“元气”,现代科学称之为”生命能量“(或”意识能量“——如霍金斯的”意识能量层级图谱“)。
养生的根本,就是要提升元气,或说提升生命能量。
养生要追求阴阳平衡,五行平和
养生要追求达到以下几个健康的标准:
一、出入平和。人体的食物(中医叫“水谷”)进与出的平衡。进多出少则消化不良,腹满胃胀,肠积体重;进少出多则脾热“中消”(消渴病的一种),身体羸瘦,或饥渴而死……消化系统的健康的状态是:
1、按时消化。每天每顿饭的饭量保持适量,没有大的变化,胃口正常,不会暴饮暴食,;到下顿饭前肚子有饥饿感,表明消化力正常。
2、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大便上厕所,上完厕所才吃早餐。
3、一天五到七次小便,小便的量大,颜色要淡黄。
二、呼吸平和。吸气与呼气保持平衡,否则就是气喘、少气、肺病、支气管炎等。
三、醒睡平和。躺下很快能入睡,睡眠中少梦扰,一觉睡到天亮,中间不醒;醒来后很精神,不会无精打采、呵欠连天。
四、冷热平和。头部、面部和身体的体温要凉一点,手脚要温热一点;白天体温要高一点,夜晚体温要低一点;安静时体温要低一点,无汗,运动时体温要高一点,出汗。平时手脚冷的,是病;运动时不能出汗的,是病;睡觉时出“盗汗”的是病……
五、声音平和。说话时有声有音,声音中和而稍有抑扬,连续讲话数小时而声音不沙、不破,中气充足的表现。老子《道德经》中讲:“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六、起居平和。欲望有节,精气持满,起居有度,顺时养生。男人女人都有,就是早上的阳反应,女人早上起来的时候,乳房很敏感,男人阴茎会勃起。一般人到了十几、二十岁都会有正常反应,到了五六十岁就没有了,这就是衰老的明显表现。老子《道德经》中讲:“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西医的体检指标,只有机器知道;中医的健康标准,每个人都能自己感觉到。
平时,每个人都可以用这六大标准判断自己的健康状态。
吃药或做手术,可以用这六大标准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养生一段时间,要以用这六大标准来判断保健的效果。
选择医生或健康顾问,也可用这六大标准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