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要留下赵高这个祸害,难道他看不出赵高的野心?

原始人说史 2023-07-11 10:22:07
秦始皇很看好赵高,从《史记蒙恬列传》中可以看得出来。

其一:秦始皇听说赵高精通狱法,便任命他做了自己的“中车府令”。其二:秦始皇让儿子胡亥跟随赵高学习刑律法事。其三:赵高犯了法,蒙毅按律判了赵高死刑,除其官爵。秦始皇出手干预,赦免了赵高的死罪,还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官职。

这是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一次变革,相当的压力山大。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始皇是一个很孤独的人。所以,他需要“志同道合”的同道者。因此,李斯、茅焦、司马空、周青臣、姚贾、赵高这些坚持“法治”的寒门士子也才被秦始皇所重用。

“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赵高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寒门,来自于最底层。或许他的祖上曾经阔过,但是到了赵高母亲这一代时,已经沦为了刑徒之后,这已经无法改变。赵高的母亲因为犯法被判刑,要到秦国的一个名叫“隐宫”的国有手工作坊里去服役。服刑时间很长,赵高几个兄弟都是在那里出生的。

“生于隐宫”,并不是说赵高是天阉,而是说赵高的出身卑贱。所以,我个人认为,赵高并不是故意要把秦国搞败亡的。因为他的荣华富贵是和秦帝国绑在一起的,有了秦帝国,才会有他的荣华富贵。秦国亡了,于他并无好处。

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尽量地把事情办到最好。

但他用“指鹿为马”这种政治操作来铲除政敌,却显露出在朝堂上的根基不稳。他并没有像李斯那种宦海沉浮数十年翻云覆雨的手段,这就是他骤然爬上高位要付出的代价。

骤然爬上高位的,一般都会一个“根基不稳、资历不足”的硬伤。当然,这也并不是我个人为赵高洗地,而是越看历史,越能深深地体会到里面每一个人的身不由己,越能体会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的深沉的含义。

赵高,或许是法家在秦国的最后谢幕者。

0 阅读:0
原始人说史

原始人说史

从不同的角度看历史,去探索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