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首次实行军衔制,十位杰出的军事领导人将会接受这份荣耀
但是就在授衔前,有一个人的名字却被毛主席划除
这位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又为什么会和军衔擦肩而过?
在授衔的十位大将中,四野系统的大将人选有三位
三野系统有两位,二野和一野都只有一位人选
其实论资历论经验,二野系统还有一位合适的人选
他就是张际春,此时他还是二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实际上,张际春和革命的渊源深厚
早在1926年他就加入并追随党的步伐,两年后参加了湘南起义
后面更是跟着红军来到了井冈山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他深刻认识到想要做好军队建设就必须打好政治基础
所以他对内部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部队更加团结一致,整体战斗力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从侧面证明了毛主席思想是正确的,此后张际春更加拥护毛主席的领导,认同毛主席的思想。
抗战时期,张际春在后方也是负责政治工作
他肩负起为战士们提供精神支持的重任,踏踏实实做好后勤工作
好在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出色的工作成果为后续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国后,张际春在西南军区军队继续发光发热
他深入到最基层,致力于推动农村改革的各项措施
除此之外,他还跟随大部队进军西藏,参加了剿匪平叛、土改、镇反等运动
为西南地区的稳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赢得当地群众的一致赞扬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张际春都是一位出色的将领
这样的人物确实值得毛主席的授衔
但是在1955年的时候,毛主席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这一举动是对他的忽视还是有意贬低呢?
其实我们都理解错毛主席的良苦用心了
1954年,党中央决定对一些优秀人才的工作进行调整,这是张际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被调任到中央成为宣传部副部长
要知道,张际春半个身子几乎是埋在军里了
现在却要离开同甘共苦多年的部队,难免会依依不舍
但是他还是选择无条件相信党的安排。
在到达北京后,毛主席也亲自召见了张际春
对于这份工作,他显得非常谦虚
表示自己多年来只接触过部队的政治工作,不熟悉地方的宣传工作。
毛主席在听过这番话后,并没有生气和责怪,而是笑着鼓励他说:
“部队工作和地方宣传本质上是相同的,你要把以前工作的好经验,运用到现在的宣传中。”
从这次的谈话中来看,毛泽东对于张际春还是很包容和重视的
那为什么没有给他授衔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
因为当时他已经不在部队了
按照党中央的相关规定,干部离开军队后是不能授予军衔的
无论你在军中的职位有多高,或者立下了多大的战功
那张际春他事先知道这个情况吗?
其实在他到达北京前,评衔的准备工作已经在展开
当时总干部部拟订了一份授衔名单,在11个人中就有张际春的名字
以他多年的经历和实际,配得上这个头衔和荣耀
但是当时的规定大家心知肚明,为此周老总还向他说明了这件事
张际春也明白机会难得,此时自己离开军队相当于放下之前打拼的一切,很多事情都要从头开始
对党和毛主席,张际春自然是一万分的信任
他没有犹豫,也没有追求个人的荣耀与地位,对周老总的回复也只有八个字:
“服从安排,没有意见”
虽然最后张际春并没有被授予军衔,但是他丝毫没有怀疑和议论过中央的决定
而是坚持在岗位上做好工作,他的贡献并不能简单用军衔来界定
优秀的人在哪里都是能干好事情的,从张际春后面的工作成果也能看出
毛主席将他从名单中删除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在宣传部这个岗位上,才能发挥出他多年积攒的工作经验和才能。
张际春在新的工作岗位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积极推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鼓励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1956年,他在党的“八大”中被选为中央委员
还发表了《关于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工作》,深刻阐述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他还联合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对党的宣传报道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张际春就是这样一个为党默默付出,不计较得失的人
即使在后面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要对党和人民负责任
这样高尚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