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国一艘核潜艇悄悄逼近我国南海。
毛主席得知后,仅用一招就将他困住了七天七夜。
此事就发生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夕,这也代表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否有人故意为之?
面对进退两难的困境,毛主席当机立断,用一招化解矛盾。
你能猜到他是怎么做的吗?点点关注和爱心,我们马上揭晓。
1972年2月,北京的机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美国总统尼克松。
迎接他的正是周总理,随着两人紧紧相握的双手被定格,这是中国外交的历史性时刻。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你绝对想不到此前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是寸步难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目的就是打压新中国的政权,不仅不承认,还一味地打压。
在这样的处境下,我国并没有就此屈服,而是艰难探索,勇敢迈出破冰一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情在1971年发生了转折,美国总统竟然宣布到访中国。
这个消息简直令人惊掉了下巴,要知道之前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已经到了冰点。
为什么会在此时选择来访呢?是否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其实这件事要从中苏关系恶化说起,1959年,苏联对中国的诋毁行为愈发激烈。
1968年,随着继任者的上台,中苏至今的矛盾升级成武装冲突。
1969年,珍宝岛事件和铁列克事件也让中苏关系彻底降温。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越南战争中陷入被动,连续不断的战争正在逐渐掏空家底。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美国的地位也面临着危机。
于是他们也开始积极向外寻求联系,基辛格两次秘密访华就是在为尼克松铺垫。
由此可见尼克松中国之行的重要性,没想到此时却发生了这样的事。
美国核潜艇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海域,是尼克松故意试探,还是有人意图阻拦。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领导人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
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夕,美国核潜艇闯入中国领海。
毛主席一招巧妙化解危机,不仅保证外交进展顺利,还让敌方无可奈何。
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毛主席的“锦囊妙计”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1972年,美国总统的即将到访让所有人都十分重视。
毛主席更是要求拿出最高规格来招待,为此周总理也是忙得几乎脚不沾地。
就在尼克松来访中国的前一段时间,南海舰队却传来一个重磅消息:
一艘美国核潜艇偷偷进入了琼州海峡,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海南陵水县渔民在出海时意外发现的。
因为琼州海峡是我国南海的必经之地,所以他们也格外留意这里的状况。
这艘潜艇不仅形迹可疑,船身上还有英文标识,很有可能是美国派来打探消息的。
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会出现美国核潜艇,难道总统访华只是一个幌子?
实则是为了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再趁机制造混乱?
正在众人忧心不已时,毛主席却表现得十分淡定,仿佛丝毫没有影响。
只见他思索片刻后,下达了第一个指令:“一切照旧,提前做好准备”
很快第二个指令也被传达到南海舰队:“围而不打,打而不困,驱离美舰即可。”
这个决定乍一听可能会觉得很儿戏,但是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按正常情况来说,美国核潜艇擅闯南海,我国有权利将其击沉。
如果就此放过,岂不是让人以为我们好欺负了。
但是中美关系破冰在即,怎么能让这样的事破坏大局呢?
所以毛主席这一招实在是厉害,南海舰队接到指令后就立即行动。
很快,琼州海峡的两个出口就被猎潜艇大队封锁,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这时候美军核潜艇可谓是进退两难,为了防止暴露,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那就是立即关掉动力系统并下潜到最大深度,躲避我国猎潜艇的搜捕。
他们能够顺利躲过我军的搜索?又是谁这么大胆,竟然让美军核潜艇进入我国领海?
1972年,美国核潜艇偷偷进入我国领海。
毛主席得知后下令:围而不打,打而不困。
美军为了躲避我军的追捕,选择关闭所有发动机,他们的结局如何?
核潜艇切断发动机系统后就销声匿迹,雷达上也搜索不出来。
那怎么办?只能这样耗着了,就看谁先忍不住。
结果双方僵持了一周也没有结果,我军的情况倒还好,只是每天在海面上搜寻。
那些躲在海底的美军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且潜艇内的食物都消耗得差不多了,更致命的是,氧气也是岌岌可危。
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只怕自己都要交代在这里了。
此时距离尼克松到达没剩几天时间,为了尽快让美军离开,指挥官王宗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先是让所有的舰艇撤离琼海,实际是暗中隐藏在附近。
就这样憋了一周的美军终于忍不住,立即浮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
同时也启动通信装置向总部汇报情况,我军也趁机锁定潜艇位置。
他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四艘猎潜艇包围,无奈之下只能灰溜溜逃出琼州海峡。
那么究竟是谁指使他们的?而且还选在这个时间点,难道是尼克松的障眼法?
其实只要清楚美国背后的情况,就能简单分析出始作俑者和动机。
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其实一直有分歧,而尼克松正是代表了共和党。
所以自然引来了自己对手的打压和反对,这次的潜入就是一次试探。
第一,引起中国的警觉,从而扰乱尼克松的中国之行,这也符合大部分美国人的想法。
第二,试验我国的底线,看看这个柿子好不好捏,自己心里也有底。
第三,如果中国不予理会,他们还能趁乱收集情报,用来破坏我国对外的关系。
如果真的挑衅成功,那美国这次真的是“一石三鸟”。
不仅打击了尼克松的行动,还能给中国一点警示。
万一出了问题,还能生拉硬扯一通大道理,反正对自己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美国此举真的是居心叵测,毛主席谨慎又不失智慧的决定轻松化解了这次的危机。
后来尼克松顺利访华,成为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两国关系开启了新的篇章。
其实毛主席的决定放在现在也不过时,正如古人所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时候以静制动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