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晚年撰写回忆录,瞧不起很多共事的人,唯独对两人保持敬意

擎苍谈历史 2023-05-15 00:44:07

“ 张国焘能力很强,但是人品很差,大家长作风”——这是曾经的部下徐向前对张国焘的评价。

这也可以解释为,张国焘自负、自大,目中无人。

张国焘在晚年写回忆录的时候,脾气一点也没有改,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把曾经跟他一起共事的人,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的人,皆贬得一文不值。

不过也有例外,张国焘在回忆录中对两个人评价很高,充满敬意,那么,让张国焘如此佩服的两个人到底是谁?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

张国焘佩服的第一个人,名叫蔡申熙。

蔡申熙是湖南醴陵人,1906年出生。湖南简称湘,是出军事家的地方,古有“无湘不成军”之说。醴陵更是人杰地灵,远的不说,光是民国时期,就走出了很多名将。

曾经战胜林彪的陈明仁,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指挥强渡大渡河的杨得志,曾经担任新四军秘书长的朱克靖,还有杨罗耿兵团的耿飚,以及壮烈殉国的左权将军,都是醴陵人。

蔡申熙比左权小了一岁,两人都是苦出身,都当过放牛娃,对万恶的旧社会无比痛恨。青年时期,他们都参加革命,都是黄埔一期生,都成为我军杰出的军事家。

众所周知,一共有36位高级将领被评为军事家,醴陵就占了两位,这是值得当地人骄傲的。

遗憾的是,醴陵这两位军事家都英年早逝,左权殉国的时候才37岁,蔡申熙牺牲的时候则更年轻,仅有26岁。

从上军校到牺牲,他的军事生涯只有短短的8年,他到底凭什么成为军事家的?

18岁的时候,即1924年,蔡申熙就入孙中山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后转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

巧合的是,蔡申熙的老乡陈明仁也走过了同样的道路,也是从讲武学校转入黄埔军校一期。

所不同的是,黄埔军校毕业后,陈明仁成为天子门生,加入国民党,为专制、独断的蒋介石而效力;而蔡申熙则加入共产党,开始为穷苦人打天下。

陈明仁毕业之后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战斗,在战斗中建立奇功,以至于蒋介石下令全体士兵举枪向他致敬。

蔡申熙的表现不比陈明仁差,一毕业就被留校了,这一点跟湖南湘乡的陈赓将军相同。蒋介石也曾经拉拢过蔡申熙,找他谈过几次话,但是没有成功。

那时候蒋介石的反动面目还没有暴露,蔡申熙也很尊重这个校长,但是他不赞同对方的那一套理论,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蒋介石只好作罢。

蒋介石不知道,蔡申熙在周恩来和陈赓的影响下,早已经在1924年秋天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入党的时间比陈赓晚了两年,但是入党时间比彭德怀、聂荣臻、刘伯承和贺龙几位元帅都早。

蔡申熙不但像陈赓一样,参加了东征和讨伐陈炯明的战斗,还在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这时候的他进步很快,一年内连升两级,由国民革命军第4军营长,升为第20军团长。

值得一书的是,在1927年8月,蔡申熙也参加了共产党对国民党打响的第一枪——南昌起义。起义后,他的职务是第11军24师参谋长。而日后成为战神的林彪,这时候的职务只是一个连长。

南昌起义失败后,参加起义的将领各奔东西,命运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朱德、陈毅发动了湘南起义,后来上了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这样的选择让二位成为开国元帅。

蔡申熙和聂荣臻走上了一条相似的道路,都在起义失败后到了南方,发动了广州起义,后来都到了上海。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在上海,二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聂荣臻到了中央特科,1931年前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领导职务。

蔡申熙到上海后,在中央军事部工作,在1929年到了江西,后来又到了鄂豫皖苏区。这时候,已经有了一个人大人物到了中央苏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国焘。

在这之前,蔡申熙已经立下一大功,那就是在1930年10月组建鄂东南红15军。1930年12月,红十五与许继慎为军长的红一军在商城县会师,两军正式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全军总兵力为12000人,编为第十、第十一两个师,蔡申熙当时的职务是红十师师长。

1931年11月间,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宣告成立,总指挥为徐向前,政治委员是陈昌浩,蔡申熙为副总指挥。蔡申熙还担任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职务——彭杨军政学校校长。由此可见,蔡申熙的军事理论水平非同寻常。

至于蔡申熙的军事指挥能力,在红十五军创建之后就得到证明。

红15军乍一听起来是一个军的规模,其实状态堪忧。一是装备不足,平均1.5人才有一支枪;二是枪支弹药缺乏,一支枪不到20发子弹;三是兵员不足,人数不到三千人。

正因如此,红15军才不远千里来到了红一军所在地,希望能够得到兄弟部队的支持。

然而他们来的时候,却发现红一军不在根据地,而国民党7个师还有其他部队,一共6万多人正巧前来进犯,红十五军很不幸地陷入危局。

如果这时候撤退,还有机会脱险,蔡申熙却没有那样做。那样一来,苏区机关人员就处境危险了。

蔡申熙果断决定保卫机关,跟比自己多十几倍的敌人进行血战,最后消灭敌人六个团。不过红十五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过千,蔡申熙也在这场战斗中身受重伤,右臂残废。

如果仅仅看这次战斗,只能说蔡申熙是一员猛将,还不能说他是军事家。

在当时的鄂豫皖苏区,有四个黄埔生,他们分别是曾中生、蔡申熙、许继慎、徐向前。除了曾中生,其他三位都是一期生。

四位黄埔生战斗在大别山,为鄂豫皖苏区的创建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因此在1989年,他们都被授予“军事家”的称号。

其中蔡申熙表现比较抢眼,鄂豫皖的三次战役,均为蔡申熙出谋划策。他指挥的三次战役,均成为我军战史经典,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战役中,他首创了新的战术。

一是磨角楼之战,是我军“围点打援”战术的首次在实战中应用。

二是在新集攻坚战中,我军创造性地使用了坑道爆破战术。

当时我军武器装备低劣,严重缺乏重武器,攻坚是我军短板,在攻打长沙的时候,红军吃尽了苦头。

不要说红军,装备精良的北伐军,在攻打孙传芳所部把守的南昌时也遭遇惨重损失,血流成河。尽管蒋介石亲自坐镇,但是北伐军两次攻打都宣告失败(第一次是得而复失),第三次围困不攻,在外围做文章,配之以攻心战,最后才攻破城池,历时两个多月。

而新集城墙坚固,全部由条石砌成,红军不但没有攻城重武器,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资源,无法进行旷日长久的战争,北伐军攻打南昌的经验根本不能复制。

蔡申熙反复观察之后,想到了坑道爆破战术,最后取得攻城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指挥的临汾战役中,就使用了该战术,取得奇效。

三是首创“飘忽”战术,在双桥镇之战中大获全胜。

“飘忽”战术的形式就是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把敌人转晕,最后一举歼灭敌人。

你肯定会说,这不是运动战吗?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几百万大军不就是在运动战中被消灭的吗?

不错,“飘忽”战就是运动战,毛主席在反“围剿”中也使用过。

1931年2月,蒋介石调集30万人对鄂豫皖苏区反动“围剿”。

3月初,我军五个团在蔡申熙的指挥下在双桥镇咬住了岳维峻的三十四师,经过一番激战,将其歼灭,师长岳维峻成为俘虏。

战斗过程中,蔡申熙胳膊虽然负伤,但仍坚持指挥战斗。七个多小时的战斗结束后,我军取得全歼敌三十四师的重大胜利。

因为使用了这一战术,让敌人摸不清我军动向,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我军包围,死无葬身之地。

5个团吃掉一个师,这在我军军史上恐怕都是不多见的。

张国焘在回忆录中对蔡申熙的评价是:“头脑冷静、精细。”“在军事指挥方面也许不如徐向前,但在军事见解上往往有独到之处。”

蔡申熙不仅有战略眼光,还有对党的绝对忠心。

张国焘比较骄傲自负,听不得不同意见,在军事上虽然也有建树,但总的战略是错误的,那就是不顾我军当时缺乏武器装备的现实,盲目跟敌人打对攻。这一点上,他跟共产国际的李达高度相似。

1931年1月中旬,红15军与红一军在河南商城县会师,合并为红四军之后,鄂豫皖红军如虎添翼,走向辉煌,连续取得了几次大胜,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形势一片大好。

这一来,张国焘被胜利冲昏头脑,执意要求红军保持战略进攻。

然而徐向前、蔡申熙在胜利面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没有误判形势,他们不约而同地提醒张国焘,不可盲目行事。

尤其是蔡申熙,他几次三番向张国焘进言,苦口婆心劝说。他明白张国焘是个固执的人,要说服他仅仅是口头不行,必须要有详实的材料。

于是,他将地下党的情报,和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混总,变成书面材料,交给张国焘,希望他改弦更张。然而张国焘一意孤行,将这些材料束之高阁。

张国焘的妄自尊大,终于让红四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32年秋,蒋介石调集十万重兵向鄂豫皖苏区扑来,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游击战跟敌人周旋。

可是张国焘却认为,国民党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跟敌人决战的时刻已经到来。遂下令红军“准备与帝国主义直接作战和准备夺取武汉,完成一省与数省的首先胜利”。

他的具体措施是,出兵4个师,围攻麻城。结果历时一个月,毫无进展。

红军围攻麻城,让根据地兵力空虚,敌陈继承、卫立煌两个纵队,在8月上旬乘虚而入,向根据地中心扑来。

张国焘一见慌了神,不得不下令我军撤出战斗,但为时已晚,鄂豫皖苏区中心新集落入敌手。

至此,张国焘的盲目军事行动宣告失败,红军丢掉了根据地,无处存身。

何去何从?张国焘陷入迷茫,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去请教蔡申熙:“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

蔡申熙生气地说:“办法?几个月前我就给你了啊。”

张国焘也反应了过来,蔡申熙是在埋怨他独断专行,没有听从建议,这才让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葬送了革命成果。

尴尬之下,张国焘克制住情绪说道:“事已至此,说别的也没用,还是说说今后我们怎么办?”

此时,大多数将领认为红军应该杀入根据地,跟敌人较量,张国焘也知道此路不通。

徐向前和蔡申熙头脑高度清醒,觉得在敌强我弱,敌人又取得连胜,士气高昂的情况下,我军应该避其锋芒,忍痛放弃根据地,到外线发展,西出平汉路以西的应山、随县,等待时机返回苏区,重建根据地。

血的教训面前,张国焘终于醒悟,采纳了二人的建议。9月底,四方面军由燕子河出发,打算计划下英山,经过麻黄地区,越平汉路向西转移。

为了保证主力安全转移,蔡申熙自告奋勇,率红二十五军在后面担任掩护任务。

10月8日,在湖北黄安县河口镇东北仙人洞战斗中,蔡申熙身先士卒身负重伤。徐向前和张国焘得知蔡申熙受伤的消息,便急匆匆地赶来。

此时蔡申熙已经昏迷,把二人当成了队医,他坦然地说:“同志,给我一枪吧,我不行了,不能拖大家后腿。”

看着战友痛苦的样子,徐向前上前握住他的手,泪如雨下:“我是徐向前,张主席也在这里。”

听到这里,蔡申熙才清醒过来,他看着张国焘,言辞恳切地说:“张主席,我为革命而死,无怨无悔;我有一件请求,你们一定要答应我。”

张国焘听了,也动了感情,看着对方说道:“什么请求,说吧。”

“张主席,答应我,要多听听徐向前的建议,以后不要再跟敌人硬拼……”

说完,蔡申熙头一歪,永远闭上了眼睛。

这位党的忠诚战士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为革命的前途担忧,张国焘即使是铁石心肠,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潸然泪下,而徐向前的眼泪水也已是奔涌而出。

张国焘妄自尊大,刚愎自用,但这时候的他依旧是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分裂中央和叛党是以后的事。此时他对蔡申熙的牺牲,不可能不感到悲伤。尤其是对方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决策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张国焘感到深深内疚。

张国焘对蔡申熙的敬意,一半是因为对方确实有战略眼光,一半是因为被他的忠心感动。

张国焘佩服的第二个人,其实从前文的字里行间我们也已经明了,正是徐向前元帅。

张国焘对徐向前也一直比较尊崇,1933年起,徐向前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领导指挥了红军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让昔日瞧不起他的蒋介石追悔莫及。

红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会师的时候,还有8万大军,这充分说明了徐向前的指挥能力,在事实面前,张国焘没有理由不敬佩徐向前。

张国焘评价徐向前说:“他确实具备了领导者条件,他的游击战的经验很是丰富,军事见解也一点不虚浮,非常实际,在实战中担任指挥又很负责任,对待下属既严格又谦和,不失大将风度。除此之外,他对党极为尊重,私生活又很严谨,身上没有军阀恶习。”

徐向前

更值得称道的是,徐向前性格敦厚,顾全大局,对张国焘的颐指气使、独断专行,他采取了建设性的态度,并没有当大家的面给张难堪,让其下不了台。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不久,张国焘分裂党中央,自任党主席。

徐向前为两军的分裂痛心疾首,他内心是服从党中央的,但他没有意气用事,而是为了保存革命火种,跟着张国焘继续南下。正因徐向前的存在,红四方面军才会回头北上,跟中央红军再次会师。

从这个意义上讲,徐向前的顾全大局,在一定意义上拯救了红四方面军和整个红军的命运。

0 阅读:9
擎苍谈历史

擎苍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