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生,66岁,是一名退休的工程师,平时喜欢吃甜食,以及一些高脂类的食物,之前上班时基本都是食堂配餐,加上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机会满足自己。退休的何先生便变本加厉地“补偿”自己。
就这样,何先生经常晚上有事没事就来一顿烧烤,喝几杯奶茶,吃点小蛋糕。
这种错误的生活方式终究还是让何先生付出了代价。两个月前,何先生开始感觉到异常疲倦、口渴频繁,开始以为是食物过咸,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三四天,最终在老伴的软磨硬泡下他还是去看了医生。
根据他的描述,医生初步判断何先生可能已经患上了老年糖尿病,于是为何先生测量了血糖,结果显示何先生的随机血糖值高达13.0 mmol/L,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为进一步确诊,医生随即又为何先生做了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显示何先生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0%。
何医生最终被诊断为老年糖尿病,医生告诉何先生回家之后一定要注意血糖的控制,特别是饮食这一块,继续这样不良的饮食习惯很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
医生为何先生详细地做了相关的知识宣教,并给何先生开了一些双胍类药物。
回家后何先生非常后悔,想着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胃口,最终让自己患上了老年糖尿病,这下可算是掉进药罐子里了。想到这里,何先生立志一定要好好控制血糖。在老伴的陪伴下,何先生又是调整饮食,又是运动锻炼,有时还会参加一些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因此何先生的血糖自确诊以来一直控制得很好。
何先生的例子也为那些饮食习惯差的人敲了警钟。老年糖尿病的危险系数比普通糖尿病的要高得多,因为他们各方面的身体机能都已经逐渐下降。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切勿有侥幸心理。
一、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到多少算达标?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和生理变化,对所控制的血糖值的要求会有所不同。
控制的标准是维持血糖水平在一个安全且平稳的范围内,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血糖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年龄、各器官功能等因素。无法将血糖控制的具体数值简单概括为一个固定的标准,必须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地调整,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
(1)对于新诊断、病程短、经医生评估血糖水平适中,应用非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治疗为主、能严格的控制自我生活习惯且有良好的生活条件的患者。控制标准为糖化血红蛋白值需不大于7. 0%、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范围内、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 0mmol/L,控制目标为预防并发症发生。
(2)对于预期生存期>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对于具有低血糖风险且日常自我控制欠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或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这类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0-8.0%的范围内、空腹血糖维持在5.0-7.5mmol/L之间、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不高于11.1mmol/L,旨在减缓并发症的进展。
(3)对于预期寿命<5年、伴有影响寿命的疾病、从严格控制血糖获益有限、有严重低血糖发生史、反复合并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病变、急性病入院治疗期间、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缺少良好护理的患者。需避免高血糖造成的直接损害。血糖的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为8.0-8.5%、空腹血糖为5.0-8.5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3. 9mmol/L,控制目标为避免高血糖的急性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情况具有普适性,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肾功能情况、认知能力、生活方式等。可能无法达到标准的血糖控制目标。
因此,对于特殊患者,还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老年糖尿病一旦血糖控制不达标,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有无并发症的风险。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哪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功能衰退和长期糖尿病对身体器官的影响,他们更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以下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几类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2]
老年糖尿病患者面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会增加患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的可能性,也容易发生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和脑出血。高血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也较常见,加速了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心力衰竭是另一常见并发症,由于心脏受损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而引起。
视网膜病变也是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3]。
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损害眼部血管和视网膜组织导致的眼部并发症,是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进展较为隐匿,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闪光、眼球内出血、黑点或线状漂浮物等症状。
老年糖尿病还会引起神经病变
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损害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导致的神经损伤,通常会影响周围神经。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半会受到神经病变的影响。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各部位的神经。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感觉异常(如刺痛、麻木、烧灼感)、神经痛、运动功能障碍(如肌力减退、协调障碍)、消化系统障碍(如胃排空延迟)、泌尿系统问题(如尿失禁)等。
对于一些肾功能不好或者患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发生肾脏病变是不可避免的。长期高血糖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和肾小球使得肾功能受损,发展成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病变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蛋白阳性、水肿、高血压、肾功能逐渐下降等症状。在疾病晚期,可能发生慢性肾衰竭,甚至需要进行肾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指导,严格控制血糖。尽量避免或延缓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老年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学会自我疾病管理非常重要。
自我管理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因此,与其他疾病一样,自我管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终身“课程”。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至关重要。由于身体机能的改变,他们在进行食物搭配时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尤其是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把控蛋白质的摄入量,切勿过多或过少,尽量选择动物蛋白代替植物蛋白,选择低糖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增加蔬果摄入量,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益健康。
分多餐进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通过适量且持续的运动,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保持健康体重、增强体力和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强度应适中,让患者感到轻度出汗和心跳加快。
老年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弱,因此在运动时最好有年轻人陪同,避免突发情况。
在开始新的运动计划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健康从业人员的意见,确保选择适合的运动类型和强度。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文化水平低且记性差的患者容易出现服错药或者服药不规律的情况。因此,如果家中有年轻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陪同老人就诊,了解相关药物知识,做好督促作用,保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至关重要。许多老年人因为操作不熟练,常常导致测量出来的血糖不准。因此,患者在拿到仪器时应向医生详细咨询用法,避免出错。
对于无法自行测量且需要血糖控制的患者,可求助家人或者定时到社区医院进行监测。血糖的监测有助于评估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和管理,可以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对于有效控制血糖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进而对自己的疾病进程能够有大概了解,能够进行自我疾病的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心态,同时也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何先生为贪图一时痛快,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在日常生活中,像何先生这样报复性“补偿”的人还有很多。他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在任何情况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快活,尤其是错误的生活习惯,最终只得你的身体为你买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做任何事情前一定要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切勿伤害自己的身体。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2,30(01): 2-51.
[2] 张莉.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16): 2992-2993.
[3] 董旭婷, 汪啸虎, 盛永红, 等. 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构建[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43(12): 1275-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