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排行第六,为何能超越叔父、兄长,成为南唐之主

钦点历史呀 2025-02-18 17:46:57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正常来讲,他没机会当皇帝的。为啥?早在李璟当上皇帝的时候,就说好了兄弟之间传位。没多久,李璟就把三弟李景遂立为皇太弟了。958年的时候,李景遂辞去了皇太弟这个位子,李璟又把长子李弘冀立为皇太子。可不管是李景遂也好,李弘冀也罢,最后都没能当上皇帝,反而是李煜当上了皇帝,这到底是咋回事?

一、哥哥去世了弟弟来继位。

南唐先主李昪育有五子,长子叫李景通(后来改名叫李璟),次子是李景迁,三子为李景遂,四子乃李景达,还有五子李景逷。李景迁在南唐还没建立的时候就不在人世了,五子李景逷年纪特别小,跟李煜一般大。943年,李昪因病去世,长子李璟就继承了皇位,他马上就下了旨意:“封弟弟寿王景遂为燕王,宣城王景达为鄂王,景逷之前还没封王,现在封为保宁王。”

同年秋,李璟又下旨了,“把景遂改封为齐王、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景达,就封为燕王、副元帅”。就在这个时候,李璟在他父皇的灵柩跟前发誓,“兄弟之间要世世代代这么传位”。这就意味着,李璟要是死了,皇位就传给李景遂,李景遂之后,皇位就归李景达了。不管咋传,这皇位都和李煜没啥关联,毕竟他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嘛。

二、局势变幻莫测

李景遂被立为皇太弟了,可他压根就没当皇帝的想法。李璟下了旨意让李景遂来总领朝政,诏书都发出去了,结果李景遂极力推辞,李璟也只能把旨意收回来。李景遂也不想当皇太弟,他从“功成名遂身退”这句话里取了意,把字改成“退身”,就为表明自己的心思。李景遂当了十三年皇太弟,他好多次上书请求回自己的藩地去。

李景遂不愿做皇太弟,这和一个人脱不了干系,这人就是李璟的大儿子李弘冀!李弘冀这人吧,平时话不多,看着挺沉稳的,可他军事才能相当厉害。淮南之战开始后,后周的大军把广陵给占了,吴越的军队也趁着这个机会来攻打常州。这对南唐来说,形势可太危险了。李弘冀在润州坚守着,还提拔了都虞侯柴克宏,之后带着军队把吴越军队打得大败,常州的危机就解除了。

三、轻松得利

那时候,李景遂和李景达这哥俩打仗老是输,可李弘冀,打了好多胜仗。这么一来,李弘冀的威望可比他那俩叔叔高太多了。就这情形下,“太弟景遂一个劲儿地请求回自己的藩地”,然后李璟就下命令了,“立(李弘冀)做太子,还让他参与处理政事”。但是吧,李弘冀这人可狠了,他怕叔叔会对自己的地位有影响,就在叔叔李景遂回南方的路上,把叔叔给毒死了。

后来,李璟去调查了一下,发现是李弘冀干的那些事,可把他气坏了。而且,李弘冀那种独断专行的样子,李璟也特别看不惯。这时候李煜,自己号称“钟隐居士”,一门心思扑在佛教上,对皇位没什么贪恋的心思,李璟就特别喜欢他这点。959年的时候,李弘冀被吓着了,然后就死了。再加上李璟从老二到老五这几个儿子都早早就夭折了,这么一来,李璟就把李煜立成太子了。李璟去世之后,李煜就当上皇帝了,不过他可不是个称职的皇帝。

0 阅读:50
钦点历史呀

钦点历史呀

钦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