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在五代十国里可是最小的政权,就只有三个州的地盘,还处在江陵这个四战之地。东边有吴,西边有蜀,南边有楚,北边更是有强大得很的中原王朝。可别看这样,荆南不但在乱世里扎下根了,而且这个统治一直持续到北宋初年。那荆南政权为啥能存在这么长时间?嘿,这其实跟一个谋士有关系,就是这个人给荆南的统治打下了根基,那这人到底是谁?
一、白衣秀士
有个人叫梁震,他原来叫梁霭,是蜀地的人。那时候,唐僖宗跑到蜀地去了,梁霭当时正勤奋刻苦地读书学习,他拿着自己写的诗词去拜见郎中刘象。刘象特别欣赏梁霭,夸他“才思清秀”,还劝他把名字改成梁震。907年的时候,梁震考中了进士,可就在当年四月,唐朝没了,朱温篡了位,自己称帝了,建立了后梁政权。梁震不愿意为后梁干活,就打算回蜀地去了。
梁震路过江陵的时候,被当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给扣下了。高季兴特别赏识梁震的才华,想让他在幕府里做节度判官。梁震,觉得在藩镇幕府当官挺丢人的,可又怕惹恼了高季兴,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他就对高季兴讲:“我这人向来就不向往荣华富贵的官职,您要是不觉得我蠢笨,非要我给您出谋划策的话,那让我以平民的身份陪着您喝酒吃饭就行,没必要非得在幕府里!”打这以后,梁震一辈子就只称自己是前进士,高氏给他封的官职,他一概不接受。
二、能掐会算
高季兴特别敬重梁震,把梁震当成主心骨一样的谋主,平常都称呼梁震为“先辈”。靠着梁震出谋划策,荆南地方虽然不大,可在乱世里也能站得住脚。923年的时候,李存勖把后梁给灭了,高季兴就向后唐称臣,还打算去朝见天子。梁震不同意这么做,但是高季兴没听进去,仍然亲自跑到洛阳去朝见。没想到,高季兴差一点就被李存勖给扣下了,最后他带着几百个手下砍断门栓才跑出来。
高季兴回到荆南后,拉着梁震的手说:“没听你的话,差点就逃不出虎口。”925年的时候,后唐派兵把前蜀给灭了,这消息传到荆南,高季兴吓得筷子都掉到地上了,他心想荆南怕是要大难临头。但梁震却说:“唐主打下蜀地后变得更骄横了,离灭亡不远了。怎么知道这不是我们的福分!”没过多久,从洛阳传来消息,李存勖在兴教门之变中死了。梁震真能料事,高季兴对他就更加信赖了。
三、大功告成后潇洒退场
927年的时候,梁震可给高季兴帮了个大忙。那时候,后唐明宗派兵来攻打荆南。高季兴瞧着唐军人数不多,就打算出城去跟人家打一仗。可梁震却瞧出这里面有事儿,他就说:“大王,您要是运气不好,哪怕是打赢了这一场,那朝廷就会从各地征兵再来打您。到时候,谁不想借着这个机会,打着正义的旗号来把您的地盘给占了?”听了梁震的话,高季兴就照着他说的做,给唐军的主帅写了封信,还送上牛和酒,接着又给朝廷上表检讨自己的过错,这么着就把这场军事危机给解决了。
928年的时候,高季兴的儿子高从诲接手上位了。高从诲对梁震那是特别信任,把处理政事的权力都交给梁震了,还像对待兄长一样敬重他。高从诲实行“省刑薄赋”这种政策,他治理的地方很安定,梁震心里可高兴了,就打算归隐了。高从诲就在监利县的土洲上给梁震盖了房子。梁震,每天穿着鹤氅,过得逍遥自在像神仙一样,他给自己取了个号叫荆台隐士,有时候还骑着黄牛去看高从诲,他俩,还会喝着酒互相慰问,开心地聊过往的事儿。梁震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