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一首经典哲理诗,全篇金句激励人心,结尾一句无人超越

江忆北谈过去 2025-04-18 17:00:39

在唐朝有一位苦命的诗人。他勤奋刻苦,却直到46岁时才考中进士;他蹉跎半生却寂寂无名,宦海沉浮却郁郁不得志;他才华横溢,曾写下打动无数读者的《游子吟》,却一生漂泊,始终未能摆脱贫困的窘境。他就是孟郊。

读孟郊的诗,我们仿佛能跟随他看遍世态炎凉,又能跟随他为梦想而不懈努力。一句“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写尽天下文士的穷苦和忧愁;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又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登科后内心按捺不住的喜悦和得意。

而接下来,与大家分享孟郊一首经典的哲理诗,全篇金句激励人心,结尾一句无人超越。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烟也不会有;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而降。任何事都要自己去实践,依赖别人得到的知识并不能成为自己的才能。年少时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永远都是少年吗?

孟郊这首诗以“击石乃有火”为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这首诗前两联告诉我们,知识是不会从天而降的,需要靠自己去努力学习。后两联则告诉我们,唯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要珍惜时间,趁早学习。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能掌握知识、懂得道理,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通过学习得到的。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明白道理,才能更好地立身于世。孟郊在诗中诉说的人生哲理,至今仍能折服世人。

这虽是一首哲理诗,却写得通俗易懂,让人感觉情真意切,扣人心弦,或许皆因这字字句句,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孟郊是大唐寒门学子的真实写照。他从小勤奋刻苦,因没有天赋异禀,便付出比别人多十几倍的努力。孟郊41岁才开始参加科考,然而两次科考都没中第。直到46岁那年,在母亲的鼓励下,孟郊再次踏上科考之路,终于进士及第。

读孟郊的诗,就像是在读他写给我们每个人的鼓励信。他在告诉我们,我们所遇到的考试失败、事业失败、人生不幸,他统统都经历过,他也许比我们更有才华更优秀,却还是怀才不遇,他甚至比我们更穷困更辛苦,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父母的助力,但他仍在持续努力,那么你我又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一切都变得匆匆忙忙。多少人刷着无聊的短视频,沉迷于短暂的娱乐快感,却也在拖延和懒散中虚度光阴,忽略了那些真正有意义、能提升自我的事情。

此时读孟郊的《劝学》,真是每读一次,就被提醒一次。“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青春只有一次,年轻的时候还不努力,还要等到何时努力?心里有理想和目标,那就趁早行动。

古人云:“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寂寥”,如若你已不再年轻,当你还想突破自我时,依然可以摆正心态,沉下心来主动学习,当你在慢慢积累,即使年过半百,即使每次只能迈出半步,最终也会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你要明白的是,摆烂会输,躺平会老!真正的“少年”,会永远带着和时间赛跑的倔强!

0 阅读:93
江忆北谈过去

江忆北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