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竞争下汽车行业如何践行“长期主义”

全网汽车榜 2024-12-05 10:16:36

近日,某车企要求供应商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降价 10% 的邮件被曝光,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众多供应商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相关现象已经在产业链上下游显现。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上游汽车主机厂在“价格战”的影响下,会要求下游供应商低价供应。在此背景下,供应商将通过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方式寻求企业存续;另一方面,在我国销量持续上涨的当下,却是4S店大规模退网,给流通体系带来深度压力。

从商业策略来看,车企近年来通过成本压缩实现了规模化扩张。其在国际市场采用 “cutthroat pricing(残酷定价)” 策略,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依赖透支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韧性以及国内供应商的生存能力。在这种层层压榨模式下,国内供应商陷入了一种两难困境,形成 “要么卷死,要么饿死” 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发展,有可能导致部分优秀的供应商企业陷入经营危机,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生态,使行业趋向于低端竞争格局。

中国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行业利润3758亿元,同比降3.2%。其中,10月汽车行业收入9727亿元,同比增1%,利润399亿元,同比降17.3%;当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1%。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1%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然偏低。

以价换量,仅仅是市场竞争的初级形式,一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以技术创新,提升供给水平,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出行新需求。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当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需要高强度要素投入,以破解核心关键技术。但“价格战”会影响行业整体利润,进而制约企业再生产与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导致市场出现低端产品结构性供给过剩,而创新性产品相对缺乏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众多造车势力的竞争突破上,更在于背后复杂又完善的供应链关系支撑。一款汽车的组装过程中涉及众多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和销售商,只有保持紧密的合作,才能确保汽车从设计到交付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准确地完成。

车企以及供应商想要挺过行业转型“阵痛期”,需要在应对短期“内卷”与立足长期发展之间保持平衡,考验的更是企业在这场长周期变革中的速度和节奏。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技术进步、产业链整合和规模化生产效应的显现,曾经依赖政策补贴生存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脱胎换骨,具备了与传统燃油车在成本上正面较量的实力,这可能才是这次“价格战”真正的核心。如今,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政策导向逐步转向市场主导,行业内部的竞争逻辑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更要强化品牌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并且要在供应链管理、产能布局等方面具备足够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车企只有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升级,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0 阅读:0
全网汽车榜

全网汽车榜

关注生活,关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