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国际刑事法院的这道梁子,算是彻彻底底地压实了,双方展开了一场通缉与反通缉的博弈,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正在一步步被纳入俄罗斯通缉的黑名单中。
11月8日,俄罗斯内政部官宣,根据《俄罗斯联邦刑法典》有关规定通缉哥斯达黎加籍的国际刑事法院法官塞尔吉奥·赫拉尔多·乌加尔德·戈迪内斯,这已是俄罗斯面向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第4人。
自从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之后,美欧西方一股脑地站在乌克兰一边,对俄罗斯大肆展开疯狂打压,除了军事上的遏制、经济上的制裁之外,就是司法上套枷锁。
今年3月,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以非法驱逐乌克兰儿童的战争罪行指控普京,并面向全球发布了逮捕令,这就意味着普京总统一旦踏进123个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的领土,皆有被通缉逮捕的风险。
不得不说,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们非常虚伪。
现在正在爆发的巴以战争,以色列把加沙人关在“屋子”里进行无差别大轰炸,上万名普通加沙人遇难,数千儿童死在了以色列的炮弹之下,这可是实打实的反人类战争罪,也没见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通缉令。
而俄罗斯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打击的对象主要是乌克兰的武装人员。
很显然,国际刑法法院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所签发的通缉令,不排除是按照美欧西方的旨意,进行的一次立场偏颇的故意打压。
虽然俄罗斯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不认可其发布的通缉令,但是该法院对堂堂第一核大国的元首进行通缉,实在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俄罗斯怎么能忍受?肯定要做出强烈反击。
于是俄罗斯就想出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法子。
既然国际刑事法院做出通缉普京的决定,俄罗斯就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发出反通缉,看谁先被逮捕。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俄罗斯已经先后对英国籍的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意大利国籍的国际刑事法院法官罗萨里奥·萨尔瓦托雷·艾塔拉、波兰籍的国际刑事法院院长彼得·霍夫曼斯基、日本籍的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赤根智子,和刚被通缉的哥斯达黎加籍的国际刑事法院法官戈迪内斯完成了逮捕令的下发任务。
可能国际刑事法院和俄罗斯这一辈子都无法把所要通缉的人员缉拿归案,但是姿态摆在那,又确实给彼此的正常出行带来了影响。
早前,南非主办的金砖峰会,普京没参加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南非是国际刑法法院的成员国,按规则就应该逮捕前来参会的普京,但南非总统府出于现实考虑,非常不情愿执行逮捕令,最后普京为了不让南非为难,只能放弃参会,改由线上与会。
如果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一直不撤销,普京这一辈子或许只能到那些非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去访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