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岭南地区,以前生活着一种体型巨大的史前鳄鱼,是当时自然环境中的顶级捕食者。
到了公元9世纪,也就是唐朝的时候,岭南的韩江流域出现了“鳄患”,鳄鱼经常出来捣乱。那时候,大文豪韩愈因为一些事情被贬到了潮州,他听说鳄鱼的事情后,就写了一篇《鳄鱼文》。
韩愈在文章里说,他把猪羊投进恶溪,让鳄鱼赶紧离开。不过这只是韩愈的一种希望,实际上鳄鱼并没有因此就消失。
唐朝末年北方战乱不断,很多人从中原逃到岭南地区,他们开始打猎、开垦土地,人口也越来越多。这些活动对鳄鱼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加速了鳄鱼的灭绝。
前几年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史前鳄鱼物种,他们发现这种鳄鱼和韩愈在《鳄鱼文》里写的那种“四处捣乱”的鳄鱼是同一种,于是就把这种新发现的鳄鱼物种命名为中华韩愈鳄。
中国历史上的鳄鱼分布曾经历过三次重要的向南迁移,第一次是在西周时期的寒冷阶段,那时候黄河流域变得又冷又干。因此原本生活在北方的象群、犀牛和多种鳄鱼不得不退到长江以南,之后这些动物在北方的历史记录就消失了。
第二次迁移发生在五代十国到北宋末期这段时间,特别是北宋时期的小冰期,让本已不多的大象、犀牛和鳄鱼进一步南撤,现在它们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
那时扬子鳄在江淮地区还挺常见,而湾鳄和中华韩愈鳄则多在南方的大江大河入海口或主干河道活动。与此同时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们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迁到东南和两广地区开垦荒地。
这不仅破坏了鳄鱼原来的栖息地,还导致它们被大量捕杀。最后一次重要的南迁是在明末小冰期,那时候犀牛和野牛在华南一些偏僻地方还能偶尔见到,但大部分大象、犀牛和野牛都躲到了西南的偏远地带。
至于鳄鱼,除了扬子鳄之外,中华韩愈鳄和湾鳄的目击记录非常稀少。即使是生存能力较强的湾鳄,在1907年在西沙群岛被最后一次目击后没了消息。
中华韩愈鳄是一种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鳄鱼新物种,属于长吻鳄科里的马来鳄亚科,据说体长超过6米,这种鳄鱼甚至和恐龙在同一个时代出现过。关于中华韩愈鳄具体是什么时候灭绝的,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但是科学家们通过碳14测年的方法,推测它可能是在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之间消失的。研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了两件鳄鱼标本,它们的骨骼上有着人类砍杀的痕迹,这些证据进一步证明了人类活动对中华韩愈鳄灭绝的影响。
中华韩愈鳄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巨大的爬行动物,据说它有能力“食人”,在古代的文化中留下了不少痕迹。有人认为古代书籍里关于龙的神奇传说,或许就是受到了中华韩愈鳄的启发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