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这是啥意思?

白晴聊历史 2024-12-15 02:18:01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七月十五鬼节”是我们熟悉的传统,但你听过“端午节的水”吗?

老祖宗曾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

这句话隐含的意义,远比字面上的恐怖传说要深刻得多。

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为什么其中的“水”会让人感到如此忌惮?

这与鬼节的阴森相比,似乎更具一种不同的威胁感。

而老祖宗的话,到底是简单的民间传说,还是隐藏着某种古老的禁忌和智慧?

水,究竟在端午节这一天,代表着什么样的神秘力量?

它和鬼节的联系,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关联?一切的谜团,等待你一探究竟。

传说中的"鬼节"

在中国民间,农历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俗称"鬼节"。

相传,这一天三界诸神降临人间,地狱之门也会在这时敞开,所有的鬼魂都被放出来,重返阳间。

它们或是思念生前的亲人,或是索取生者的供奉,又或者只是单纯地想再看看久违的人世。

对于世人而言,祭拜祖先,缅怀亡灵,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

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鸡鸭鱼肉,水果糕点,甚至连烧纸、元宝都一应俱全。

漫天的烟火映红了夜空,飘零的纸钱仿佛连通了阴阳两界。

人们虔诚地跪拜,祈求先人的庇佑,也祝愿亡者在另一个世界安息。

每年的这个时候,街坊四邻总会相互叮嘱,天黑之后不要在外面乱走,以免撞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尤其是三岔路口,坟场旁边,都是鬼魂最爱聚集的地方。

一不小心沾染上那些东西,轻则生病,重则丢了性命。

即便是在家,也要点上一柱清香,以驱除晦气。

然而,这一天真的如传说中那般神秘而恐怖吗?

地藏王菩萨与他的母亲

要说七月十五这天为何成了鬼节,还要从一个古老的佛教故事说起。

相传,地藏王菩萨的母亲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堕入地狱,饱受各种酷刑的折磨。

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地藏王菩萨虽然明白母亲罪有应得,但怎么也不忍心看她日日夜夜地在烈火、刀山、油锅中煎熬。

于是,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地藏王菩萨暗中做通了看守地狱大门的小鬼,让他偷偷把自己的母亲放出来,在人间走一遭。

哪知道,趁着这个机会,那些饥肠辘辘、怨气冲天的鬼魂们也一窝蜂地逃了出来,一路追随着地藏王菩萨的母亲,上到了阳间。

从那以后,每年的七月十五就成了鬼魂们的狂欢节。

它们中有的如愿以偿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亲人,有的则借机报复那些曾经欺负过自己的仇人。

一时间世间腥风血雨,妖魔鬼怪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平息这场灾难,人们想出了敬奉好食,焚烧冥币的办法。

大家都指望用这些香火供品,来抚慰那些孤魂野鬼们的戾气,让它们能安安分分地回到阴间。

久而久之,上坟祭祖,赶鬼驱邪便成了中元鬼节的主旋律。

然而,真正令人惊悚的,不是鬼,而是水。

端午时节的致命威胁

俗话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

这句话乍一听有些莫名其妙,端午节不是赛龙舟、吃粽子的日子吗?跟什么妖魔鬼怪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民间所谓的"端午的水",指的并不是喝的水,而是雨水。

在农业社会,庄稼人靠天吃饭的日子里,雨水对秋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端午节前后,正是小麦成熟,准备收割的季节。

天气晴好,庄稼汉们就能及时收割,颗粒归仓。

可一旦连阴雨绵绵,麦子就会受潮发芽,不但影响品质,产量也会大打折扣。

更要命的是,如果雨季来得早,麦田泡在水里,农民们就没法下地干活,只能干着急上火,眼睁睁地看着辛苦了大半年的庄稼就这么毁于一旦。

而且,历史上不乏因为雨涝灾害,导致粮食欠收,饥荒四起的惨痛教训。

每当遇到大灾之年,苦难的总是底层的百姓。

身无分文的他们,只能背井离乡,沿街乞讨,苟延残喘。

一场大雨,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毁掉了多少人的命运。

正因如此,在老一辈人看来,与其担心虚无缥缈的鬼,还不如害怕切切实实的雨。

少收了粮食,日子过不下去,这才是他们最大的噩梦。

这一点,在民间的另一个传说中也能找到佐证。

端午节这天,传说药王菩萨会驾着祥云,来到人间,赐予百姓治病祛疾的灵丹妙药。

人们都会在自家屋顶晾晒艾草、菖蒲等药材,以示虔诚。

而药王菩萨看到满城的药香,就会将法力洒向大地,保佑众生无病无灾。

可是,如果端午时节下起了大雨,满街满巷哪里还有什么晒药的景象?淋了雨的药材不但药效尽失,恐怕连药王菩萨也要败兴而归了。

人们一年到头,好不容易盼来菩萨的眷顾,就这样被一场雨给毁了,心里能不急吗?

由此可见,在古人看来,雨水才是真正的克星,它对生计的威胁,远比鬼神更加实在。

民以食为天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了吃的,日子才能过得下去。

而吃的从何而来?说到底还是要靠农业生产,靠风调雨顺。

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农耕生活中,对天时地利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

他们观云望月,推算时节,对一年当中每个重要的节气都了然于心。

这些经验教训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最后都凝结成了一句句朴素而睿智的谚语,代代相传。

"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短短十六个字,生动地诠释了先人们对生存法则的感悟。

它告诉我们,与其杞人忧天,担心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物,不如脚踏实地,关注身边真实的困境;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天神的恩赐上,不如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去开创美好的生活。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嗤之以鼻。

恰恰相反,从这些看似迷信的习俗中,我们能够窥见古人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况味。

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体味和学习。

时至今日,科技的力量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现代人而言,天气似乎早已不再是日常的重要话题。

暴雨狂风,我们可以待在温暖的室内;霜冻干旱,超市里的蔬果依旧新鲜美味。

仿佛只要我们足够富足,就可以不再受制于自然的威胁。

可是,当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的甜美果实时,更应该记得,我们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无数农民辛勤的汗水之上的。

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耕耘,才有了我们餐桌上的米面粮油,才有了整个社会的安宁与繁荣。

所以,即便生活在今天,我们也不应忘记先人们的智慧和教诲。

"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这句看似迷信的谚语,其实蕴含着极其深刻而实在的人生哲理。

它时刻警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那些虚无的想象和担忧,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滋养和磨砺。

只有立足当下,心存敬畏,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拥有诗意和希望。

0 阅读:0

白晴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