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开国大将,其中一位资历最老,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
他30岁入党,授大将衔时,已年届63岁。而更早在入党之前,他就已经是少将军衔。
李宗仁后来回国,都首先要拜访他,对他立正鞠躬。
毛主席评价他,老成持重,威望颇高,共产党能对国民党将领说话的人不多,而他就是其一。
此一人,便是张云逸。
1892年张云逸出生于广东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上僚村,幼时按家中族谱取名运镒,参加革命后,他根据广东话“运镒”的谐音,才改名张云逸。
1908年,16岁的张云逸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在这里接受了严格而正规的军事训练。
在陆军小学,张云逸很快加入了同盟会,投身革命洪流,参加了孙中山在广州领导的第九和第十次黄花岗武装起义。
尽管起义惨遭镇压,但张云逸没有后退,在席卷中华大地的辛亥革命来临之际,提前离开陆军小学,主动请缨充当炸弹队队长,攻打两广总督府,成功赶走了总督张鸣歧和水师提督李准。
在随后的斗争中,张云逸积极响应孙中山的号召,于1912年进入广东陆军速成中学学习,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旅长等职,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的两次东征。
与此同时他还跨入了广东国民政府从政行列,出任过揭阳县长,并因廉洁政绩受到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高度赞扬。
1926年,张云逸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凭借战场上出色的作战表现,一路拔擢高升至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少将师参谋长。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也就是著名的“铁军”,其中包括了叶挺的部队。第四军中的共产党员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张云逸。
1926年年底,在国民党军中“职位不低、薪俸也相当高”的张云逸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凭借入党前国民党少将师参谋长的身份,张云逸对革命、抗日、解放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西安事变谈判结束后,张云逸被中央从延安派到华南地区进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由于和很多国民党将领有旧,张云逸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西南地方实力派李宗仁和白崇禧在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能果断出兵抗日,和张云逸的工作脱不开关系。
1937年10月,组建新四军的时候,国共两党就此展开谈判,张云逸和蒋介石谈,得益于张云逸国民党内同盟会元老的身份和资历,谈得也比较顺利。
1938年,以李宗仁为总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张云逸率新四军在战略战役上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主政李宗仁曾经深耕多年的广西,首先大力开展剿匪工作,而后他给陈毅写信,从上海把一批工业企业搬迁到了广西,以提升广西的工业基础,又向叶剑英从广东要了一块海,力排众议,坚决要为广西在中国西南地区有个唯一的出海口,为广西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65年,李宗仁从美国回到大陆,张云逸奉毛主席之命前往机场接机。
之后,李宗仁又到北京南池子专程看望张云逸,张云逸还特意在服务处换了一套新家具招待对方。
张云逸的警卫员后来回忆起来,当时李宗仁穿着便服上门,面对迎出的张云逸,当时一个立正,深深地给张云逸鞠了一躬。
1974年11月19日,张云逸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11月25日,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主持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对张云逸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英贤虽逝,精神犹在;功高八桂,与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