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30句悒郁绝美诗词,句句道尽人世悲欢

香巧浏览文化 2025-02-22 04:51:38

01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唐·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梦醒了,在这风雨萧萧的夜晚,又增添几许忧愁。也许每个人都会有段不为人知,不堪回首的往事,猛醒之间,却依然找不到人生的风标,在这风雨之夜,更易惹离愁,才女书写自己的不幸际遇和愁情也是触人心弦。

02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朱淑真在封建礼教的压抑下,婚姻生活不幸。是夜,独自一人行走,独自一人静坐,独自一人吟唱,还独自一人就寝。这一连串的“独”字如珠玉落盘,将孤独的形态层层剥开,她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独来独往。大抵寂寞不仅是形单影只,是灵魂与世间的疏离,也是对封建礼教无声的抗议,读来令人心酸。

03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不要问我这个梁园旧客了,如今我如司马相如般,在秋雨绵绵的茂陵抱病独居。李商隐以司马相如自喻,道尽人世沉浮的苍凉。他仕途坎坷,想必他写此句时,有一种被冷落的孤独感。那些曾引以为傲的过往,终成秋风中的一声叹息。人生繁华褪尽后,只能落寞坦然相视。在那个官场倾轧的环境里,他就像一个被遗忘的旧人,颇有一种世态炎凉之感。

04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唐·李白《长相思·其一》

孤灯昏暗暗思情愁绪到极点,卷起窗帘望明月徒然长叹。谪仙人的笔触,竟也沾染凡尘愁绪。远离故乡,在这孤独的夜晚,孤灯相伴。他望着明月长叹,大概是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故乡吧。千年后的长夜,多少未眠人仍对月嗟叹,原来思念从无古今之分,皆是心尖化不开的情结。

05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唐·崔涂《除夜有怀》

乱山覆残雪,除夕寒夜里,异乡游子独对孤烛。崔涂漂泊在外,乱山残雪的景象甚是凄凉。这孤烛下的异乡人,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与身处异地的孤独。在这国人团圆的佳节里,暖意与孤寂形成锋利对照。当万家灯火点亮团圆,漂泊者的行囊里,唯余一截烛泪替人垂泣。这般情景,在春运潮涌的当代,依旧令人心有戚戚。

06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

——宋·林景熙《溪亭》

一个人孤独地穿行在落叶之间,闲坐的时候就数着飞过的流萤。落叶与流萤,本是天地间最寻常的过客,却在孤独者的凝视中被赋予诗意。林景熙独行于落叶之中,闲坐数流萤。想必他心中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落叶是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凋零,颇有一种寂寞又淡然的意境。

07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唐·杜甫《南征》

一生苦苦地唱歌吟诗,却没有遇到知音。诗圣的悲鸣穿透时空,一生忧国忧民,却在生活中历经磨难。他这一辈子歌唱自己的痛苦与理想,却未曾遇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或许他的孤独不仅来自生活的困苦,更来自精神上的无人共鸣,这是何等的悲哀,令人唏嘘不已。这世上最深的孤独,或许不是无人聆听,而是曲终时惊觉,懂你心事的只有自己的影子。

08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唐·杜甫《至后》

忧愁到了极点本想写诗来排遣兴致,诗写成了吟诵起来反而更加凄凉。杜甫身处困境,满心忧愁。试图用文字驯服悲伤,却反被其噬咬。许是因为他的忧愁实在太深,难以排遣。这就像陷入泥沼之人,越挣扎陷得越深,他的痛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老杜的笔墨,恰似现代人深夜朋友圈的独白,愈倾诉愈见苍茫。

09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唐·卢纶《晚次鄂州》

在三湘之地,两鬓斑白的我正逢萧瑟的秋色,望着明月归心似箭。羁旅与归思,是流淌在中国文人血脉中的永恒主题。卢纶漂泊在外,已是两鬓斑白。面对秋色,万里归心油然而生。经历过流离,坎坷,此时此刻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高铁飞机时代的我们,虽无万里关山之阻,但面对故乡的方向,何尝不是同一轮明月下的异乡人?

10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宋·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

蝴蝶无法传递远方的梦,子规在三更月夜里啼叫直至声断。辛弃疾此句充满了孤寂之感。大概他心中有着远方难以触及的思念或者抱负,这三更的月色下,只有他孤独地听着子规啼叫,意境绝美又透着深深的孤独。稼轩笔下,铁血豪情里暗藏柔情。现实的桎梏与理想的羽翼,在月光下激烈撕扯,原来英雄的寂寞,比常人更蚀骨三分。

11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宋·张炎《解连环·孤雁》

写不成书信,只能寄去一点相思之情。张炎以孤雁自比,这孤雁写不成书信,只能寄去一点相思。思念着远方的人或者物,这种相思之情是如此的无奈与孤独,就像那在天空中独自飞翔的孤雁,令人玩味无穷。恰似现代人微信里删了又写的消息。科技缩短了距离,却让真心愈发难以丈量,所谓“已读不回”的时代病,古人早已预见。

12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清·王国维《蝶恋花》

傍晚西风吹着雨到来,明天又是对着积水伤心的时候。王国维笔下的这个场景充满了忧愁。薄晚的风雨已带来惆怅,而想到明天对着雨后积水又会伤心。生活的泥泞总在转角处等候,而我们终究要学会在阴晴圆缺中,打捞属于自己的清明。

13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宋·李清照《蝶恋花》

独自怀着浓重的忧愁难以入眠,深夜了还在剪弄灯花。易安居士的深夜独白,道尽所有失眠者的心事。她没有好梦,只能在夜阑人静时剪弄灯花。辗转反侧的夜,灯花声声传来竟比白日的喧嚣更震耳欲聋。这孤独的身影背后。她的浓愁在这深夜的小动作中表现得十分恰当妥贴,让人对她的孤独感同身受。

14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

——宋·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绣有凤凰的被子寒冷,绣有鸳鸯的枕头孤单,忧愁的愁肠等待着酒来舒展。衾凤枕鸳本应是成双成对的象征,现在却冷冷孤孤。他只能靠酒来舒缓愁肠,大概是经历了感情上的失落或者生活的不如意,这孤独中的忧愁令人心生怜悯。情爱里的冷暖,古今皆需自渡。

15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唐·王维《早秋山中作》

柴门寂寞没有人来,在空寂的山林里只与白云相伴。半官半隐后的山中独自生活,柴门无人问津,只能与白云为友,偶感孤独。不是逃避,不是麻弊,而一种超脱的选择,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这种“主动失联”的智慧,或许正是治愈焦虑的良方,有时空山白云,胜过万千点赞。

16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唐·李商隐《花下醉》

客人散去,酒意醒后已是深夜,还拿着红烛去欣赏残花。李商隐在深夜里,客人散去后,却还去赏残花。设身处地的想,他多么想去挽留这些美好的事物,不愿让它消逝。当代人狂欢后的独处时刻,何尝不是捧着手机,在社交媒体的余温里寻找相似的慰藉?

17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唐·王维《秋夜独坐》

独自坐着悲叹自己的双鬓,空荡的厅堂快要到二更天了。独坐悲叹,在这空堂之中。他或许是在感慨时光的流逝,双鬓已白却仍孤独地坐在这空堂。这二更的夜晚,更加衬托出他的孤寂,像是被时光遗忘的人,令人心生波澜。时间在寂静中流淌的声音,被王维凝练成十言绝句。当我们深夜刷着短视频逃避衰老焦虑时,诗人早将白发化作银色的诗行。

18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唐·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在微月之下对着枫林,吩咐弹奏鸣筝来传达客人的心情。孤舟、微月、枫林,七绝圣手勾勒的江夜图卷里,这孤舟之上的客人,大抵心中有着远离家乡或者身世漂泊的孤独。琴弦震颤的不仅是音符,更是所有异乡客共通的乡愁。

19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唐·韦庄《章台夜思》

芳草已经到了暮年(春天已过),老朋友却还没有到来。韦庄身处异地,芳草暮年,而故人却迟迟不来。等待中满是孤独与失落,目睹芳草的变化,对故人的思念愈发浓烈,故人未到,让他的孤独感更添几分,令人心生惆怅。草木枯荣有序,而人间的约定却常被无常打破。淡淡的怅惘,恰似现代人守着未读消息的焦虑,原来等待的苦涩,古今皆如刀刻。

20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

——宋·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在古老的房屋寒冷的窗下,听到几片井边梧桐叶飞落坠地的声音。古屋寒窗,桐叶坠地。想必他当时的心境也是如此的落寞,这落叶之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这难以言说的孤独,孤独中惆怅,耐人品味。

21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忧愁似乎和西风有约定,每年都一同来到这清冷的秋天。史达祖笔下,愁与西风如同有约一般年年同赴清秋。可能闺中女子年年秋天都会涌起的愁思,在这个季节里,她的孤独与思念被秋风唤起,恰似秋风中的落叶,孤独地飘零,甚是凄美。愁思化作季节的信徒,在轮回中守约而至。如今抑郁症确诊率攀升的时代,这般“情绪的季节性”竟成了科学的注脚,令人唏嘘。

22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在垂死的病中突然惊坐起来,昏暗的风夹杂着雨吹入寒冷的窗户。元稹听闻好友被贬的消息,在病中惊起。那暗风苦雨吹入寒窗,恰似他内心的震惊与悲痛。他的孤独在于病痛中的无力,在于对好友命运的担忧。这对生死之交,在此刻迸发成电光火石的牵挂。当代人刷到挚友朋友圈异样动态时的猛然心悸,何尝不是这种情谊的千年回响?

23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清·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悄悄地站在市桥之上,没有人认识我,我像看一颗明亮的星星一样看了许久。黄景仁除夕之夜,悄立市桥。他看着星星,大概是在这热闹的节日里感到自己的孤独与格格不入。他就像一个旁观者,在这世间却无人知晓他的内心,这种孤独是繁华中的寂寥,意境绝美。

24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唐·白居易《梦微之》

你已埋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着你的尸骨,我还寄身人间,已满头白发。白居易怀念悼念元稹有着锥心之痛,他的孤独在于挚友的离去,没人再共悲欢的凄楚。当至交化作墓碑上的名字,活着的意义便成了对记忆的艰难守护。

25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宋·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独自卧在床上听着南窗的雨声,还有谁会再挑灯为我缝补衣服呢。重过故地,已是物是人非。他躺在床上听着雨声,思念亡妻。这空床与南窗雨的场景中,满是他的孤独与对亡妻的怀念。曾经的温暖不再,只剩下他在这孤独的回忆里,令人心酸。寻常夫妻的琐碎温情,在失去后方显珍贵。贺铸的夜雨,淋湿了所有失偶者的凌晨三点,原来最痛的思念,藏在纽扣松脱的瞬间。

26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愁肠已经寸断没有办法再喝醉,酒还没到嘴边,就先化作了眼泪。范仲淹秋日怀旧,愁肠寸断。他想借酒消愁却愁更愁。心中有着深深的思念或者遗憾,这孤独的哀愁在未饮酒先成泪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范公的泪比酒烈,道尽清醒者的苦楚。正如当代人戒酒消愁时发现:最锋利的疼痛,连酒精都钝化不了分毫。

27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宋·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深夜里风吹竹林敲打出秋天的韵律,万千竹叶发出的声音都像是怨恨。文学大咖欧阳修风竹秋韵都成了恨的象征。离别后的怨恨与孤独,在这深夜里,那万叶千声仿佛是他内心孤独的呼喊。当思念浸透感官,万物皆成传情的密码。

28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东风无力,百花凋零。义山此句,道破所有异地恋的困境,满是无奈与悲伤。相见与离别都充满艰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景象恰似爱情或者理想的凋零。他的孤独在于这种无力感,在命运面前的孤独挣扎,不禁百感丛生。

29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唐·张继《归山》

空旷的树林中有雪在等待,古老的道路上没有人,独自返回。张继描绘的画面充满了孤独感。空林、雪、古道,他独自归来。经历挫折后的孤独归途,颇有现代人“逃离北上广”的决绝。当城市灯火令人目眩,那林间积雪映照的,或许是每个人心底未染尘嚣的桃源。

30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宋·孙觌《过枫桥寺》

乌鸦啼叫,月落于桥边的寺庙,靠着枕头还能听到半夜的钟声。寒山寺钟声穿越千年,在孙觌笔下化作不眠者的安魂曲。如今失眠者耳机里的白噪音,仍在延续这份对寂静的古老追寻。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3 阅读:23
香巧浏览文化

香巧浏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