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118岁的武当山女道姑,知道自己何时去世,晚年出现返老还童

小陈谈古今历史 2020-05-25 22:31:01
天下熙熙皆有所求

生而为人,大多都是有欲有求。在这人世间,何物又能够逃得过生老病死。如果说,生老病死,是人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那么长寿,大概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古往今来,上到帝王诸侯,下到平民百姓,没有那个人,是不希望自己长寿的,可是最后,能够如愿以偿的人,确实是少之又少。

世界那么美好,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有足够的寿命,去感受世界。在清朝光绪年间,湖北武当山上有个女道姑,她机缘巧合下成了道姑,并且活了一百多岁,她的传奇人生带着神秘色彩,却因长寿而闻名于世。

家道中落迫为人妾

这个女道姑就是李诚玉,她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商贾家庭。在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和伶人戏子同等。虽然,她自幼饱读诗书,精通琴棋书画,生的也是如花似玉美丽动人。等她到了十七岁,已是到了嫁人的年纪,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嫁给了一个当地的地主家庭,给人家做了二房媳妇。

由于她长的娇俏可人,总是遭到嫉妒。在这个家里,她身为小妾,没什么地位,还受尽了大房的折磨。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过三年,她就患上了痨病。家主为她请了很多大夫,都无济于事。眼看就要撒手人寰,事情竟然出现了转机。

或许是命中注定

四处求医问药,都没能把病治好,就当李诚玉打算放弃,任由上天结束生命时。她遇到了武当山的道士,张至慎。这名道士会医术,说能救她的命,原本她也只是抱着,必死无疑,不如试一试的心态,谁知,他竟然把李诚玉治好了。

大病不死,治愈康复后的李诚玉,看透了人世,她经过深思熟虑后,淡淡的想着,与其在这个家里,受尽耻辱虐待,不如和道士一样远离尘嚣,不问世事。于是,她就到武当山拜了这位道士为师,她成功作了道姑,成了武当山玄门派第24代弟子,在武当山玉虚宫修行。当时的李诚玉,才仅仅21岁。

步入道法潜心修炼

人若有了信念,就有了生的动力。来到武当山的李诚玉,认为自己找到了归属,出家修行才该是属于她的人生。在其师张至慎的教化下,李诚玉很快就精通了道家的戒律清规,开启了她的修行之路。

她修行从不为长生不老,更是不求神通过强,只求能够接近心合大道,看淡人世红尘。就这样,每日潜心修炼,打坐修行,每餐以山间野菜为食,不论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她都没放弃过。武当山的花开了又谢,也不知过了多少春秋。

飞来横祸失去双腿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1989年,此时李诚玉道长,已经是有104岁高龄了,尽管年岁已高,她仍然坚持每日晨起修练,潜心修行,没有一丝倦怠。

这一年冬天,武当山上大雪纷飞,整个世界一片雪白,在这天寒地冻下,李诚玉道长在山岩上行走时,因天寒路面太滑,不慎跌倒,昏迷不醒。就在众人以为年岁已高的她,可能挺不过去时。奇迹再次发生,她竟然在重伤后,留了一命,可却是落下半身不遂,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出门修炼。

继承寿杖重新振作

失去了行动能力的李诚玉,就这样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每日饭菜也吃的甚少,身体也从原来的消瘦变成了皮包骨。

看着自己的徒儿遭此一劫,日渐萎靡,同样高寿的师傅也甚是忧心。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不让她就此萎靡不振,张至慎道长传给了她一节寿杖。

也就是这节寿杖,令卧病在床的李诚玉,有了新的任务。师傅教她如何卧在榻上练习耍木杖,还教了她怎么翻花耍把玩。这让李诚玉很快就走出了残疾的阴影,生活也逐渐恢复了之前那样的清静。

返老还童白发变黑发

由于无法行走,李诚玉改动为静,虽然不再像从前一样四处游荡,却也没荒废了道业。十年的时间,她竟然练就了道家罕见的金盘做功。她日复一日的练习寿杖,一日也不曾松懈。

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李诚玉愣是把寿杖甩的手到擒来。不知过了多少天,人们惊奇,李诚玉的满头白发的发根竟然逐渐变黑,皮肤细白光滑,老掉了的牙齿也重新长出,整齐洁白,可咬碎炒蚕豆等坚硬食物。思维敏捷,言谈清楚,双目清亮,整个人就像是在,返老还童。

预料到生命终结

时间飞逝,很快就到了2003年。这一年的2月13日,同样是大雪纷飞的日子,李诚玉道长端坐殿内,望着一片雪白的世界,她感身心疲惫,预料到自己归期将至,于是她命弟子们为她穿戴整齐,擦洗干净。一切准备好了,李诚玉道长便端坐在殿内,打坐诵读经卷。

整个山中世界一片寂静,唯有诵经的声音,随着片片雪花飞出。不知过了多久,李诚玉道长睁开双目,轻叹一声“我去也”,言罢,李诚玉道长,于凌晨5时端坐榻上羽化而去,享年118岁!

探长寿的秘密

我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又是何时离开,这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可是,李诚玉却是超出了凡人,能够预知自己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

很多人都好奇,李诚玉为何能活到118岁,对于这件事情,她的徒弟给出了的答案。据她的徒弟说,除了每日抛寿杖外,李诚玉还每日用木梳梳头,这对她能够起到疏脑补经的作用。

她注重清心寡欲,讲究粗茶淡饭。

她的徒弟还说,除了这些,最重要的是,她能够时刻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看淡名利,看清人世。对于我们而言,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我们能做的就是看淡一切,笑对一切,努力面对人生,坚持本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0 阅读:2
小陈谈古今历史

小陈谈古今历史

专注于各朝代人物、战争、野史、文化以及环球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