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5个皇帝绝嗣,但每个都生过亲儿子。他们的儿子为何养不大?

寻青云本人 2025-02-20 19:14:32
前言

嘿,您能想象吗?宋朝居然有 5 个皇帝绝嗣!可这些皇帝明明都生过亲儿子,可就是养不大。这事就跟解谜题似的,透着股神秘和反常劲儿,咱们今儿就一起扒一扒背后的原因。

皇室的“生育怪圈困境”

咱们先说说宋仁宗赵祯,这可是宋朝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

他在公元 1010 年登基,一生先后有过 3 个儿子。

长子赵昉,次子赵昕,三子赵曦,可这几个儿子都早早夭折了。

当时皇宫里都传着各种说法,有的宫女说看见奇怪的影子在皇子的房间晃悠。

宋仁宗整日唉声叹气,跟大臣们说:“朕子嗣艰难,难道是上天降罚?” 还有宋哲宗赵煦,公元 1085 年即位,他的儿子赵茂出生没多久就没了。

宋哲宗搂着空空的摇篮,泪如雨下,跟皇后说:“这孩子怎么就留不住呢?” 这仿佛是皇室陷入了一个怪圈,儿子们就是养不大。

医疗手段捉襟见肘

古代的医疗水平哪能跟现在比。宋神宗赵顼在 1067 年即位,他有 14 个子女,可光是儿子就夭折了不少。

宋神宗赵顼

朱服在《萍洲可谈》里提到,当时宫里孩子一生病,医生们用的药好多都是传统的老方子,什么人参、黄芪汤之类的。

有一次皇子生病,太医开了一堆滋补的药,结果越吃病情越重。

朱服还说皇帝对医疗资源管得特别严,民间的好医和好药很难进皇宫。宋徽宗赵佶也是如此,他孩子众多,可儿子夭折率高得吓人。

就有大臣跟他说:“陛下,民间有个郎中擅长小儿病,要不要请进宫?” 宋徽宗怕民间郎中不怀好意,就给拒绝了,结果好多小皇子没能熬过去。

宫廷斗争的残酷漩涡

宫廷那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宋光宗赵惇在 1189 年即位,他的儿子赵挺就死得不明不白。

当时宫廷里后妃们争宠斗得厉害,都想着自己的孩子能继承大统。

有个侍妾就跟光宗说:“陛下,可能是有人对小皇子下黑手了。” 光宗虽然怀疑,但查来查去也没个头绪。还有宋宁宗赵扩,他儿子赵埈、赵坦等也早早就没了。

大臣史弥远野心勃勃,一心想扶持自己中意的人上位。

有人就传言,皇子们的死和史弥远脱不了干系。在那样的环境里,小皇子们就像风中残烛,很难平平安安长大。

生活环境暗藏风险

皇宫虽然金碧辉煌,但生活环境可不一定好。宫殿建筑很多用的材料有问题,有的木材潮湿,住久了容易得湿气病。

宋度宗赵禥在 1264 年即位,他的几个儿子都是从小身体就弱。宫里太监就说:“这宫殿年头久了,阴气重。” 而且皇宫里人员复杂,各种病菌容易传播。

有个宫女跟皇子的乳母说:“昨天有个太监从宫外带了个病人进了宫廷。” 乳母吓得赶紧把门窗关紧,可即便这样,皇子还是染上了病。

加上宫廷里规矩繁多,小皇子们从小就被各种礼节束缚着,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样自由自在地活动,身体自然也容易出问题。

结语

宋朝这 5 个皇帝绝嗣,生的亲儿子养不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医疗手段有限、宫廷斗争残酷、生活环境不佳,这些都像一只只黑手,把小皇子们推向了死亡。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皇室光鲜背后的心酸和无奈。

0 阅读:4
寻青云本人

寻青云本人

这里有最真实的战争,最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