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变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互抗衡的态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双方把对方当作假想敌,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这个时期被叫作冷战,是因为美苏虽然对抗形势紧张,区域性冲突不断,但一直没有直接打仗。这主要是因为在二战末期原子弹出现了,人类有了能够毁灭世界的军事能力。这就好比下棋,就算一方占上风,另一方也能把棋盘掀了,让双方都受到很大伤害。由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打仗的代价太大了,双方都不敢轻易开战,只有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会保持这种相对克制的状态,所以美苏双方都不敢放松警惕。
航天领域的发展历程较为明晰,其实质就是美苏两国的抗衡与角逐。这边一有举动,那边就会立刻响应并力图胜出。像发射卫星、飞船这类事,苏联把人送上太空,美国就增加人数;苏联增加人数后,美国就提出了登月的规划等。
在航空领域,装备的种类繁多,像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等都包括在内,所以装备的梳理工作挺复杂的。不过,这一切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获得强大的作战能力,从而达到战略制衡的效果。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造出了能够以三倍音速把原子弹扔到对方国家的轰炸机。像这种有战略威慑作用的武器,宣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双方制造这类武器主要就是为了互相牵制,就是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有这个本事,这样对方就不敢随便乱动了。但是,宣传也得掌握好分寸,毕竟工业产品很难做到没有任何问题。冷战时期的航空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可这些看上去性能很厉害的装备常常有致命的缺点,要是宣传过头了,就容易暴露出很多问题。
拿高速轰炸机来说,美国只愿苏联了解其研制计划,而研制过程肯定是要保密的。可事实上,美国在研制时不太顺利,试飞的时候还出现过飞机坠毁的情况,最后也没能实现预定的作战目标。苏联了解到美国的研制状况后,也开始搞自己国家的高速轰炸机,同样碰到不少难题,这种比较偏科的装备最后很难真正用到实战中,大多都变成了历史故事里的内容。这些飞机里,有的顺利大量生产并成为了经典,有的只是在图纸上或者成了博物馆里的试飞样品,它们一起形成了航空文化遗产,被后人传颂和研究。
【冷战时期航空技术的发展特征】
从当下的角度去看冷战时期的航空技术,其发展那是相当迅猛。冷战和热战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没有那种急切需要工程师赶紧把装备投入到实际战斗中的紧迫战场需求,所以双方在研制的时候能够比较淡定地摸索新技术。而冷战跟和平时期的不同在于,潜在的战争可能性非常大,这就让对新技术的探索可以得到有力的支撑,军用飞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美国最强的战斗机F - 22的原型机在1990年进行了试飞,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冷战时美国的F - 7U战斗机从首飞到退役仅仅用了11年,这是因为它有很多技术问题。这说明那时的美国特别渴望新技术、新装备,对尝试中的错误有较高的容忍度。就在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里,美国海军和空军投入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有F - 80、F - 84、F - 86、F - 94、F - 9F、F - 3D等好多种。美国从1943年才开始研制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研制并让这么多飞机服役,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在航空技术方面的大量投入。与此同时,苏联也针对美国研发了不少战斗机,双方的军备竞赛情况复杂多样,给后来航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大量素材。
美苏两国在武器装备的发展方面彼此呼应,时而性能差不多,呈现出对抗的态势;时而另辟蹊径,形成相互补充和克制的局面。在数十年的历程中,双方仿佛在军事装备发展的棋局中持续出招应对,但是最终并没有出现具有决定性的决战。这种没有结果的情况产生了许多不确定性,营造出强烈的神秘氛围和想象余地,也给航空和军事爱好者带来了大量的讨论素材。
【冷战军事航空文化素材在当代的展示:以U-2事件为例】
拿1960年苏联把美国U - 2高空侦察机打下来的事儿来说,能很明白地看出冷战军事航空文化素材在当下的展现方式。U - 2侦察机那时候能飞到两万多米高,在侦察机里算是飞得挺高的了。这架飞机被打下来的时候,飞行员鲍尔斯跳伞保住了命,还被苏联给抓住了,过了两年美国用一个苏联间谍才把他换回去。这个事儿的基本情况全世界都知道,可好多细节不清楚,让人有了好多想象。U - 2飞机是单座的,就鲍尔斯一个人在飞机上,飞机被打下来的具体情况只有他能讲,可他说的也不一定全对。当时规定U - 2飞行员要是被抓或者飞机被打下来了,就得自杀还得启动自毁系统,但是鲍尔斯既没自杀也没启动自毁系统,这是为啥到现在也没搞清楚。鲍尔斯在1987年因为飞行事故死了以后,这事儿的真相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美国知名战争片导演斯皮尔伯格的《间谍之桥》,讲的是1962年美国拿苏联间谍去换鲍尔斯的事儿,还仔细描绘了鲍尔斯被击落的经过。虽说鲍尔斯已经不在了,可斯皮尔伯格拍的时候,对有关情节的处理还是比较谨慎的。这部影片呈现了美国军方让飞行员在必要时炸掉飞机并自杀的情节,还通过不少动作细节让故事显得很真实。就像鲍尔斯飞到目标上方打开相机舱侦察拍照时,三四发导弹打过来了,每隔大概5秒一发,有的在飞机边上爆炸,有的从旁边飞过去。这些细节跟当时苏联用SAM - 2型导弹击落U - 2时的导弹阵地配置以及发射方式特别相符。
SAM - 2 型阵地通常一个阵地上配备 4 枚导弹,发射后装填时间长,为保证命中率一般发射 3 枚,间隔大概 5 秒,要是重要目标就会 4 枚一起发射。在电影里,鲍尔斯第一发导弹擦身而过没爆炸,他愣了一下,没过几秒,旁边又有一发导弹爆炸,让他猝不及防。他刚要操控飞机,接着又有一发导弹炸来,把飞机彻底毁了。随后他赶紧解开安全带,因为 U - 2 那时不是弹射座椅,得先解开安全带、扔掉舱盖才能跳伞。飞机解体时舱盖飞了,他被甩出去,他身上代偿服的加压管还连在飞机上,他人在飞机外面却还想爬回去打开自毁开关,可够不着,最后加压管断了他就掉下去了,结果飞机没被完全毁掉,还留下了间谍侦查的证据。
斯皮尔伯格是个军事迷,在拍摄时把技术细节琢磨得很明白,电影里鲍尔斯的飞行装具特别讲究,要么是文物原件,要么是精确仿制的,这让故事的可信度大大提高。从这个例子能充分看出,冷战时期那些有名的飞行器、传奇人物和故事,经过恰当的处理,能够变成引导大众认知的文化产品,体现出冷战军事航空文化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意义。
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军事航空对抗在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痕迹。那时的军事航空文化,不光在当时有着重大的意义,就是在现如今,也通过多种形式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变成了航空文化范畴里独特且丰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