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3》,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第1期
2. 《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50卷第3期,作者:张志勇,李小鹰
3. 《膳食镁摄入与冠心病风险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国循环杂志》,2021年第36卷第5期,作者:王建安,李晓华

当你喝下那杯牛奶,吃下那颗鸡蛋,你可曾想过,你的心脏是否真的在为你的选择欢呼?关于心梗与缺镁的惊人联系,正在改变我们对心脏保健的认知。
也许,你需要的不是更多奶蛋,而是那几种被我们忽视的"心脏减负高手"。
心脏病已成为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现有患者超过3.3亿,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50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俗称"心梗")以其突发性和高致死率,成为最令人恐惧的疾病之一。

然而,在众多心梗危险因素中,有一个常被忽视的关键元素——镁。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微量元素,却在心脏健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何说心梗与缺镁密切相关?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李教授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曾分享过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一位58岁的刘先生,平时饮食以肉食为主,特别喜欢喝牛奶、吃鸡蛋,还坚持每天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自认为营养均衡。
然而,在一次常规体检中,医生发现他血镁水平明显偏低,且有轻度冠状动脉钙化。
医生建议他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镁的食物摄入。刘先生起初并不在意,认为自己饮食已经很"健康"。

不幸的是,半年后,他因急性心肌梗死被送进医院,所幸抢救及时,转危为安。
这绝非个例。
上海瑞金医院心内科的数据显示,在该院2022年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中,超过65%存在不同程度的镁缺乏。
为什么镁元素对心脏如此重要?
镁是人体内第四丰富的阳离子,参与300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在维持心脏正常节律、血管舒张和血压调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体内镁含量不足时,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变化:

1. 血管痉挛增加,冠状动脉收缩加剧
2. 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栓形成风险上升
3. 心律失常风险增加
4. 钙离子内流增加,导致心肌细胞损伤
5. 炎症反应增强,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上述每一项变化,都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研究表明,血清镁水平每降低0.1mmol/L,心血管疾病风险就会上升约7%。

很多人认为牛奶、鸡蛋等食物营养丰富,应当多吃。确实,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从心脏健康的角度来看,它们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牛奶和鸡蛋中钙含量较高而镁含量相对较低,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体内钙镁比例失衡。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刊登的研究指出,理想的钙镁摄入比例应为2:1,而现代人饮食中这一比例往往高达5:1甚至更高。
其次,鸡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

虽然近年来对膳食胆固醇的看法有所改变,但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仍需适量控制。
最后,过度依赖这些食物可能会忽略其他重要食物的摄入,造成膳食结构单一。
老张是我科室的一位老患者,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教师。他非常注重养生,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喝一大杯牛奶,再煮两个鸡蛋,认为这样对身体特别好。
谁知三年前的一天早晨,他突然胸闷气短,被送到医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检查发现,他的血镁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

经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镁食物的摄入,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老张的心脏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至今未再出现类似症状。
给心脏减负的几种"镁"食那么,哪些食物能够为心脏提供充足的镁元素呢?以下几类食物堪称"心脏减负高手":
1. 绿叶蔬菜
菠菜、油菜、苋菜等深绿色蔬菜是极佳的镁源。100克菠菜中含镁约79毫克,远高于同等重量牛奶(12毫克)的含量。

此外,绿叶蔬菜还富含钾、叶酸和抗氧化物质,能全方位护航心脏健康。
俗话说"一日三餐,顿顿有绿",这句老话蕴含着朴素的健康智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一半应为深色蔬菜。
2. 全谷物
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保留了谷物的胚芽和麸皮,这些部位恰恰富含镁元素。
100克糙米含镁约150毫克,是精白米(25毫克)的6倍。
3. 坚果和种子
南瓜子、葵花籽、杏仁、腰果等坚果种子类食物是镁的宝库。

以南瓜子为例,每100克含镁高达534毫克,居所有食物之冠。
但需要注意的是,坚果热量较高,适量食用为宜,一般每天一小把(约30克)即可。
4. 豆类
大豆、黑豆、绿豆等豆类食品不仅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其镁含量也相当可观。100克黑豆中含镁约171毫克。
此外,豆类中的植物固醇和异黄酮还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血管的作用。
"吃豆腐,白又嫩,营养多,价格省",这句民间顺口溜道出了豆制品的诸多优点。
5. 深海鱼类

三文鱼、鲭鱼等深海鱼类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和omega-3脂肪酸,能双管齐下保护心脏。
每100克三文鱼中含镁约29毫克,虽不及植物性食物高,但其独特的脂肪酸组成使其成为心脏健康的理想选择。
如何科学补镁?三个实用建议知道了哪些食物富含镁元素,接下来就是如何科学补充的问题。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1. 多样化饮食是关键
没有单一食物能满足人体所有营养需求。即使是富含镁的食物,也应当多样化选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建议每天的膳食中包含:
· 1-2份深绿色蔬菜
· 1-2份全谷物
· 小量坚果或种子
· 适量豆制品
· 每周2-3次深海鱼
2. 注意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会影响食物中镁元素的保留。
水煮会导致部分水溶性镁流失,而过度高温烹饪也会破坏部分营养素。

推荐的烹饪方式包括:
· 蒸煮时间不宜过长
· 炒菜时间短、火候适中
· 尽量保留烹饪的汤水
· 生吃适合生食的蔬果(如沙拉)
3. 特殊人群可考虑适当补充
对于老年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利尿剂)的患者、消化吸收功能不佳者,可能难以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镁元素。
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适当补充镁制剂。

常见的镁补充剂有柠檬酸镁、甘氨酸镁等,它们的吸收率较高,副作用相对较小。
但切记,任何补充剂都不能替代均衡饮食,且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