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年第42卷第3期,《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者:李志强,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2.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年第30卷第7期,《急诊胸痛的鉴别诊断》,作者:张伟,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 《中国循环杂志》,2020年第35卷第10期,《胸痛症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警示意义》,作者:林晓东,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

肩膀疼?谁没疼过?换季了、落枕了、搬了点东西、吹了空调,哪次不是揉揉、贴个膏药、睡一觉就好了?可你敢信,有人左肩一酸,半天不到,人就没了!
肩膀疼,真就只是“肩膀”的事吗?说个真事。
那天上午9点多,我接到急诊的电话,说一位50岁出头的男士因为“左肩酸痛”来医院,表情痛苦,人却不肯老实躺着检查。
他说自己是物流公司司机,早上起来肩膀有点僵,本来以为是前两天搬货劳累,结果开车到一半,突然疼得厉害,还开始出虚汗、喘不上气。

救护车送来时,他还能说话。我们立刻安排心电图、抽血、CT……
下午两点,他走了。
死因: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无法抢救。
这病,发病快如闪电,死亡率高得吓人。
据《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年资料显示,A型主动脉夹层24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每延迟1小时治疗,死亡风险增加1%。
你说他肩膀疼,是不是“肩”事?可背后藏着的,却是随时要命的大事儿。

很多人一听肩膀疼,第一反应是颈椎病、肩周炎,最多也就是肌肉拉伤。
但医学上,左肩疼常常是“放射痛”,尤其是心脏、主动脉附近的结构出问题时,疼痛会表现为左肩、左臂、甚至下颌、背部。
这不是吓唬你,《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年指出,高危胸痛最容易被误判为非心源性疼痛,尤其是年轻患者,症状不典型时易漏诊。
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这些统统可能以“左肩疼”为第一信号。

就像你家的烟雾报警器响了,你却以为是电池没电,拿下来一扔,真火来了,那就是天灾人祸的区别。
为什么这么多人把“警报”当“误响”?说实话,不是老百姓不懂,是这个“疼”本身太容易被低估。
肩膀酸,谁没酸过?尤其是中年人,一边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健康顾不上,身体偶尔报警,都当成“常规故障”。
再加上网上一堆“养生小妙招”,什么“左肩疼是肝火旺”、“湿气重”、“拔罐就好”,把大病小病一锅端,误导性极强。

有的人还真信了,肩膀疼贴膏药、刮痧,结果一耽误,命都耽误了。
《中国循环杂志》2020年数据指出,约有23%的急性心梗患者,在初期仅表现为非典型疼痛,比如肩膀、下巴或胃部不适,常常被误诊为胃病或颈椎病。
说个我亲历的案例,你可能更有感我有个老病人,姓李,退休前是中学数学老师。
去年冬天,他来找我,说左肩老是酸,有时晚上睡觉翻个身都被疼醒。
他老婆说他是“老寒肩”,让他泡脚、贴药膏、练八段锦。
他听了大半年,肩膀疼倒是减轻了点,但有天早上起床时突然晕了,脸发白,身上冷汗直冒,赶紧送来医院。

心电图一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马上进导管室抢救。
再晚一点,就不是泡脚能解决的事了。
他后来说:“早知道肩膀疼是心脏问题,我哪还敢瞎折腾?”
那到底啥样的“左肩疼”才要警惕?这问题问得好,咱们说几个重点:
1. 疼得突然、剧烈,像撕裂、压榨感
2. 伴有胸闷、出汗、恶心、呼吸困难
3. 疼痛向下延伸至左臂、背部或下颌

4. 活动无关,休息也不缓解
5. 有高血压、抽烟、糖尿病、家族心血管病史
符合上述两条以上,别犹豫,直接去医院急诊。
尤其是中年男性,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为什么主动脉夹层这么凶?主动脉夹层,说白了就是血管内的“夹层”被高压血流撕开了,像旧水管爆裂,血一下子冲进血管壁裂开的缝里。

A型夹层一旦破裂,死亡率以分钟计。
而且它的“伪装术”一流:
· 有人是肩膀疼
· 有人是背痛
· 有人是腹痛
· 有人甚至是牙疼、咽喉不适
你要没经验,看着像小病,实则命悬一线。
很多误区,其实是“经验主义”害了人说实话,医生也不是神仙,不可能一眼看穿。

但我们靠的是系统评估+经验警觉+快速排查。
可很多人自己“先诊断”,再“自我治疗”,等实在扛不住才来医院,往往已经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
还有不少人,生怕医疗费高、检查多,抱着“能扛就扛”的心态,结果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那到底怎么预防这种“夺命肩痛”?第一,按时体检。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夹层最大的风险因素就是长期高血压没控制好。

第二,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微小信号”。
哪怕是“老毛病”,只要性质发生变化,比如疼痛变强、频次变多、伴随其他症状,就要警惕。
第三,别轻信偏方、养生号。
现在短视频平台啥都有,有的连医学都没学过就敢讲“心脏疼是因为肝火重”,这不是害人么?
第四,家里常备基础血压计、血糖仪,掌握基本生命体征。
写在最后的一句话生死有时候就差那么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
“肩膀疼”不是小事,尤其是左肩。

你以为是肌肉劳损,它可能是命门告急。
在医生眼里,每一个“不对劲”的信号我们都不敢轻视。
希望你也一样,别等到“疼得像要命”,才知道它真能要命。
身体这东西,不会说谎,只是你愿不愿意听懂罢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