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经典就该这样读》浦宇平
一个民族是有其“共同回忆”的,就是那些其他民族所不知道,而在这个民族的人群中只要稍一提起便尽人皆知的东西。四大美女、刘邦项羽、孔明关羽、林冲武松……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回忆,一种集体的认知。几千年来,它不依赖文字传承,而是在民间以各种形式口耳相传,代代承续。而“蒙学”教育,正是这种传承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这些年“国学”似乎一直挺热门,指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人接受教育,其实是一种必需的“社会化”过程。因为人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动物,最终必须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的价值。这也就意味着,人必须通过一种方式,来了解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并能融入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则中去。这种方式,就是教育。
人一开始接受的教育,我们称之为“开蒙”。“蒙”是“蒙昧”的意思,没有接受过社会化教育的人处在蒙昧之中,所以初期的教育就是“开蒙”。开蒙阶段所学的东西,就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所称的“蒙学”。中国传统蒙学最经典的教材有三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
这三本书分别讲了什么?它们的价值何在?放到现在值不值得我们去读?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首先,中国传统教育的“开蒙”是在四五岁。大致用两年的时间,学“三百千”。正式入学大致是在六到八岁,之后读的就是“四书五经”了。
教育,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还要让一个人能够接受并融入社会运行的规则(规矩),是让人完成“社会化”的方式。不然这个人就算懂再多的知识,有天大的本事,只怕也会被人当成一个疯子。你想想,一个通二十国外语、能编代码、能写诗的人,如果他不知道出门要穿衣服、上厕所要进卫生间、吃饭不能用手抓,那他是不是也应该进疯人院?所以,了解基本的规矩和道理是“蒙学”教育所要承担的第一项功能。
第二,“蒙学”教育会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能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得到普遍共识的世界观。让孩子“识数”(认识数字)、了解“历法”(年月日时)、分得清五谷,这些内容放到现在可能就是一套科学完整的启蒙教育体系。
第三,就是要开始识字。虽说“人生烦恼识字始”,但认字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至少得会写自己的名字,得看得懂皇帝的告示吧?当然,“识字”在古代中国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开蒙”是一个人知书达理、成为知识分子的第一步,接受蒙学教育,也就意味着你的家庭希望你进入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
“三百千”正是承担了这三种功能的启蒙教科书。它们把早期的识字教育以及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格修养、日常生活中的基础常识融合到了一起,构成了传统中国的“开蒙”之学。
说得大一点,蒙学教育还不仅仅是针对个人的“开蒙”,也是对整个民族记忆的保存和传承。一个民族是有其“共同回忆”的,就是那些其他民族所不知道,而在这个民族的人群中只要稍一提起便尽人皆知的东西。四大美女、刘邦项羽、孔明关羽、林冲武松……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回忆,一种集体的认知。几千年来,它不依赖文字传承,而是在民间以各种形式口耳相传,代代承续。而“蒙学”教育,正是这种传承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三字经》的内容涵盖人文历史、天文历法、地理环境、生活常识、人品道德,还有一些民间传说、榜样故事。因为内容包罗万象,所以有个说法:“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前一句是教人数数的,后一句则是传统中对宇宙的基本认知:“三才”和“三光”。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第一句四季,第二句方位,第三句五行,第四句干支,都是天文历法和地理方位的基础常识,是传统中国的“世界观”。
下面还有对中华地理的认知: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生活中天天打交道的东西就更多了: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这是飞禽走兽,六谷六畜。紧接着是七情六欲、五色五味、八音四声: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往下还有“古代教育大纲”和中国历史串烧: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三字经》一般被认为最早出现于宋朝,作者是王应麟。因为是蒙学基础读本,所以历代在使用过程中均有增改。距离我们最近、最权威的增改是民国时期章太炎先生的版本,他增改了其中讲历史的部分,一直讲到民国: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四五岁的孩子开蒙,需要了解天文地理科学常识,也需要增长见识,了解世界,熟悉生活,还需要通晓人伦情谊和公序良俗。《三字经》涵盖了包罗万象的内容,为初为父母的家长教育孩子作了系统指引。
第二本蒙学经典是《百家姓》。
这本书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本中国人的姓氏目录。这本书成书于北宋时期,最早的版本里收录了411个姓氏,后来随着历史朝代的演进不断增补,现在流传的版本里有504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当然,实际上中国人的姓氏远不止这504个。
《百家姓》没有必要背诵,不过中国人似乎都知道这本书开篇的八个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为什么“赵”姓排在第一呢?按我们现在的人口统计,姓赵的中国人肯定不是最多的。其实是因为《百家姓》是宋朝编撰的,“赵”是宋朝国姓,有宋一朝是赵家的天下。后面钱、孙、李的排序,也和宋朝的帝王贵胄有关。“钱”姓是宋朝江南吴越国国君的姓氏,而《百家姓》正是成书于钱塘(杭州)的,所以“钱”姓排在了第二。至于“孙”姓则取自一位吴越国国君的正妃娘娘,所以排第三。“李”姓也同样来自江南,是被赵匡胤攻灭的南唐国的国姓,著名词人李煜便是南唐后主。
为什么一本姓氏目录也成了“蒙学”经典?说来也简单。中国文化历来没有很强的宗教信仰,却是有祖先崇拜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中,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出息,一定不能“数典忘祖”。而《百家姓》就是一本讲“来历”的书,它告诉每一个将要在社会上生活的人,你从哪里来,你的根在哪里,不论你走到天南海北,这个“根”和“本”是不能忘的。
关于姓氏的故事有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很多姓氏也大有来头。比如“史”姓的祖先,的确就是专门从事历史记录工作的“史官”;比如“裘”姓,在周朝时确实就是专门为贵族生产裘皮大衣的家族……你自己的姓氏从何而来?各位不妨问问你的爸爸妈妈,或是自己去查查资料。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老师专门在《百家讲坛》讲过《百家姓》,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找来听一听。
第三本蒙学经典——《千字文》。
这本书和《三字经》一样,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也有很多历史和常识,更厉害的是,这本书一共一千个汉字,字字都不重复(作者注:按古文写法不重复。现代汉语简化汉字后,有个别本义不同的字简化成了同样写法)。可见这本书的水平,还要在《三字经》之上。而且行文是四字一句,节奏感更强,用字更雅,词句通达,是很好的识字范本。读几个开篇的句子,相信你自有感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第一句讲宇宙起源,第二句起讲天文气象:日月星宿,寒暑变迁,四季转化,节气历法,天气现象。往后,和《三字经》一样,有生活常识,有地理方位,有历史串烧。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各选几句,体会一下文字的节律: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这是地理方位。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这是生活常识。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这是历史串烧。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这是人生道理。
除了用字典雅,对仗工整,条理清晰之外,《千字文》因为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编成,所以还是天然的习字范本。自古以来,很多书法家都用自己的书体写过《千字文》。比如我少年时代临习的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就写过四体《千字文》,每个字用四种不同书体写成,相互比照,写得流光溢彩,灵动非凡。
《千字文》成书比《三字经》和《百家姓》都早,是在南北朝时期。换句话说,《千字文》所用的汉语字词表达是更精纯的文言,难度自然也要高出不少。且因为其中有些字在现代汉语中相对冷僻,所以现在学《千字文》启蒙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的建议是,《三字经》是蒙学必读,《百家姓》挑有兴趣的简单了解即可,《千字文》则推荐给有一定基础或者能花点功夫提前做好功课的家庭。
借着讲蒙学和古书的机会,我们来聊聊,为什么要读古书?
读古书是因为它们的文学性吗?至少就“三百千”而言,前两本是谈不到文学性的。那读古书是为了掌握知识吗?其实就算能掌握“知识”,这些知识也是农业社会传承的旧知识,早已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脱节了。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古书呢?我觉得,第一是“了解常识”。其实各位同学在现代的西式课堂里(我们现在的学校制度就是一种从西方引进的教学体系),能学到的更多是分科的“知识点”,真正想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还需要更多的“常识”,而这些常识往往可能学校里不教,甚至家长们也不懂,却是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所涉及的。
第二,读古书也是在学习前人的智慧,是在“增长见识”。“见识”和“知识”“常识”都不是一回事儿。“知识”是课本上的理论,“常识”是生活里的经验,“见识”却是经过理解消化、得到实践检验后的智慧。懂得更多“知识”,能让我们变得聪明—耳聪目明。可聪明往往是功利的,智慧的着眼更长远,不争一日之短长。因为智慧的背后是“见识”,见识来源于阅历和实践,更来源于理解消化后的体会和思考,是一种更笃定的状态。
古书里那些“人生道理”,听起来似乎都能让耳朵磨出茧子,而这其中藏着的古人智慧,是多少代人的经验教训,总结成了几句非常浅显却又很难做到的“大道理”。比如《千字文》里一句“秋收冬藏”,似乎就是在讲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最浅显直白的道理,可其实再多想一步不难发现,秋收冬藏也象征着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生命是有其发展周期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莫说水稻小麦是如此,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大自然如此,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人类社会,不也是如此吗?
在《三字经》《千字文》里,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给大家推荐蒙学经典,不是让各位出生在21世纪的“互联网原住民”们再钻回到故纸堆里去,而是想告诉大家,知道自己“来路”的人,往往能走得更远。身为中国人,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历史传承有序,我们从一出生就站在了前代巨人的肩膀上。几千年积累的智慧就摆在眼前,不去读一读,不是太可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