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辉哥在群里说,举办一个打卡行动100天的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专心做一件事,养成一个好习惯,他说,好的习惯能养成一生。

此话一出,群里的小伙伴纷纷响应:
我想运动!
我想写字!
我想看书!
……
此时的我,在家全职带着大女儿,还怀着二宝,整天浑浑噩噩般地焦虑着未来的日子。
我一直想留一份时间给自己,想做一件事,能够让自己得到成长的事,甚至是自己喜欢的,却失去了很久很久的事情。
而这件事,就是——读书。
忍不住,我提笔就想先写一段很长的往事。

1 我是怎么样失去阅读这个习惯的
而关于我,自从接触写作以来,我发现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输入影响输出,如果输入不够,自从思路干涸,笔落干涩。
我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走路看书,床上睡觉的时候,打着手电筒也要看书,学校背面的图书馆,硬生生地被我看了一大半。
读书,自然充实了我的少年时光。
虽然造成的后果是,我背上了500度的厚眼镜。
但是,自从在2008年高中毕业开始工作了之后,为什么会失去了看书的动力了呢?
当时,我一时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后来,才慢慢地想明白,校园里,我们过的是慢生活,我们除了接受学校的学习教育,会有其他的时间去接触图书馆,书店里购买的书籍,我们不需要为了赚钱而烦恼,也不需要为了一日三餐而忧愁。
我们只需要安静看书,就好。
当我们走进社会的时候,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努力赚钱,交房租,负担伙食费,如果懈怠一天,我们可能就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加上互联网渐渐快速发展,短视频的出现,让越来越多人更喜欢吃这样的速食快餐。
逐渐的,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地阅读了。
甚至,连书籍也不曾买过几回。

2 因为某个结缘,我懂得了阅读的重要性
记得2015年的时候,表弟借给我一本小说,是老舍的《四世同堂》。
本身,我对经历了时代动荡下写出伟大作品的作,是很尊敬的,对于老作家的小说,我自然觉得,一定要逐字逐句地阅读,感受他那个时代经历的喜怒哀乐。
然而,事与愿违,也许是离开了校园太久的缘故,我竟然没有当初校园的心境去阅读了。
家庭琐事,工作琐事,搅缠得我焦虑不安,于是,书,被我丢弃在柜子角落,任它,被时间蒙尘。
2020年生了孩子半年之后,我无意中参加了新媒体写作班。
新鲜,好奇,占据了我的心房。
一开始的我,踌躇满志,总是幻想着成为大作家,在家随便写写文章,就有源源不断的稿费送来。
直到上了课才发现,原来我们肚子里装的墨水啊,在作家眼里啥都不是。
我们实在太缺乏生活的阅历和体验,我们积累的素材实在太少太少。
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因为看的书不够,因为没有积累更多的素材,我们往往在下笔的时候,找不到好选题,找不到合适的素材来填充文章。
通常几个小时下来,纸下还是一片空白,光是这个问题,就已经自动劝退了很多写作学习者。
包括我,在写了几篇发表的文章之后,就感觉力不从心,总觉得自己已经到了瓶颈,没有了上升的高度。
后来,我慢慢地懂得,读书的意义。
只有让自己输入,才能保持输出。
生活中我们经历的一瞬间,往往被我们不那么敏感地忽略而过。
我拼命地去看公众号的大号文章,我发现,某个新闻时间,我曾在某音刷到过,原来是可以写成这样的一个观点文啊。
我当初却是这样忽略而过了。
在我看的这些文章里,有温柔的,有热烈的,有感动的,有慷慨激昂的。
一种文章一种人生,我仿佛跟随着作者经历了各种世事无常,人生百态。
苦中带泪,泪中带笑,仿佛看透了一眼万年。
记得一个老师说过,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才是你的人生最好的风景。
今天先更到这里,后面再听我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