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八岁的时候,我觉得“通信”是一个很神奇很酷的专业,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填的所有院校的第一专业都是:通信工程专业。当时的那位少年可能还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自己与通信的故事,悄然开始了……
我要去华为无线做通信!
很幸运,我如愿以偿地被录取到了通信工程专业,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对通信的兴趣越发浓厚。而在研究生期间,我还参与了包括华为在内的多个通信企业的技术合作项目,在交流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华为在通信领域极强的技术积累。一个声音在我内心深处升起:“如果能去华为做通信,该多好啊!”
在学校,我加入了西电的华为创新俱乐部,接触到了华为提供的许多软件、硬件、通信相关的实践项目,后来还有幸担任了俱乐部的主席,成为了华为在西电的校园大使负责人,协助华为举办各类学术及招聘活动,帮助校友们更好地了解华为。有一次,我在支撑“华为无线技术大讲堂”活动时,听到专家讲解的无线网络产品线在研究通信技术,心中一动:这不正是我期待的工作内容吗?于是,我急忙抓住了与无线专家对话的机会,畅聊了非常之久……也正是因为那次交流,华为无线就在我心里扎根,成为了我求职的第一目标,也可以说是唯一目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2年7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华为西安研究所,成为了无线网络产品线基带开发与芯片验证三部的一员。
很快,我就迎来了自己的职场首战。那是一个下午,主管军哥和导师轩哥找到我:“国庆,有个需求开发,要不要尝试一下?”我心想:“那必须的呀!终于可以看一下自己学的知识是如何在产品上落地了。”我连忙点头答应。
轩哥向我介绍了需求的背景,那是一个关于“信道估计内存优化”的项目。为了能给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需要基站对产品规格和性能进行持续提升。为此,我们要在内存利用率上下功夫,将某些场景下的冗余内存进行优化,把基带这个大房子中暂时不用的空间省下来,从而去装下更多有用的“家具”。
内存——它在我们基带系统乃至整个基站系统都非常关键,需要极其谨慎。作为这个特性的Owner(负责人),我除了要完成自己所在基带组件的交付,还要负责联合各个组件,确保整体的开发进度和质量。
一开始我很兴奋,但当真正开始动手的时候,突然变得紧张了起来。“计划排期是什么?开发详细设计怎么写?特性周报怎么发?怎么能保证分析全面……”我心里一下就涌满了各种问题,有些摸不着头脑。
好在这时,军哥和轩哥看出了我的紧张,给我进行了充分的辅导。“国庆,开发质量至关重要,对优化的每一块内存的申请、使用都要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确保内存缩小或者删除之后,不会存在误访问的情况。”
我看着设计文档,有个疑问:“SE(系统工程师)不都已经分析过了吗?还会有风险吗?”轩哥说:“作为开发人员,我们要非常清楚自己要动的每一行代码,充分分析前因后果,这是我们必须要坚守的质量动作。我们不能过于依赖SE的分析,毕竟他们只是为我们把握大方向,细节方面还是要我们自己把控。”我点点头。
在后续的分析中,我果然识别出了两块“存在无条件访问风险的内存”,在和专家们讨论后,决策不进行优化,提前释放了风险。这件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质量,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每一步都要严格保障的准则。
轩哥还给我分享了之前同事交付的优秀文档,在流程管控方面给了我许多的辅导。有了背景导入、模板参考和技术辅导。我尝试着开始推进整个需求的交付工作,点点滴滴的回忆至今还历历在目——第一次组织周边团队的同事们一起讨论进展,完成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周报;第一次邀请设计、开发和测试的专家们,进行需求串讲;发出自己的第一封转测试邮件,并提供了细致的转测试建议点……
在各位前辈和同事的帮助和协作下,我的第一个需求终于顺利按时交付了。我对基带系统中内存的申请和使用框架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信道估计中涉及的关键数据流与控制流的时序和内存进行了梳理总结。这次的经历让我对开发动作和质量保障的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可以说是系好了我在需求开发中的第一粒扣子。我也终于看到了:通信算法是如何在软件的舞台上起舞,并且是“健壮地”起舞的。
除此之外,自己还有意外收获:因为扎实的质量动作,我得到了团队的通报表扬和“好质量奖”及时激励。试用期内,我还顺利通过了C语言可信专业级考试,并且在转正答辩时拿到了“Excellent”(优秀)的成绩。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自信。
第一个需求交付之后,我又投入了多个特性的开发中,逐渐地对通信协议、算法、芯片知识、工具使用等知识地图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X性能优化技术项目了。
在硬件性能受限的情况下,为了达成规格挑战,持续构建竞争力,软件性能就需要持续优化。我们像提着工具箱的技术工人一样,不断地为基带这个大机器添加润滑剂,让整个系统运行地更加流畅。
第一次听到这个背景时,我的内心还是挺激动的:为可以参与到这个“战场”感到兴奋!兴奋过后,我就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一次,我担任的是我们整个组件的开发与验证负责人,虽然前期专家们已经对各个优化点进行了分析与识别,但面对满满一整个页签的优化点,还是有些无从下手,一种无形的压力紧紧地把我包裹了起来:“有些业务模块我都从来没有接触过怎么办?这么多优化点我能搞定吗?会不会引入问题呢?”一个个声音在拷问我自己。短暂的迷茫之后,另一个声音突然又钻出来:“第一次负责这么大颗粒的需求开发,不是一个很好的能力检验和学习提升机会吗?去吧,边干边学吧!”
我尝试开始各项交付工作。首先,给各个优化点按照收益、风险、实现代价等维度进行分类,从实现简单且风险较低的优化点开始,慢慢积累经验。过程中对每一个优化点的前后文进行梳理,识别可能的风险点,并回顾涉及到的协议和算法,不断补充自己的责任田知识。除此之外,我还把自己在各个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记录,遇到不懂的就主动去求助各位专家,与军哥和轩哥及时对齐进度、及时纠偏……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逐步构建起了独立完成现有优化点的开发和验证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优化目标,我又主动投入并完成了另外5个优化点的识别、分析和代码开发。非常有幸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节奏比较紧凑的时光,当有涉及我们组件的问题时,周边团队的同事会直接找到我来解决,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家对自己的信任,如果问题能在我手中独立闭环,那一定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个瞬间。
最终,项目组提前一个多月完成了既定目标,我负责的组件共计完成了30多个优化点的开发与验证,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是我第一次完成涉及全组件的大颗粒的特性开发,我也在不断探索责任田的知识地图,软件架构、通信算法等像是珍珠一样被串连了起来,在我的脑海中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寻找更多可以发光发热的角落
我本身还是一个比较“爱折腾”的人。学生时代时,除了学习之外,曾经做过志愿服务团队的负责人、学生会主席以及学生社团负责人,不断拓展着自己的“经历版图”。到了部门之后,也努力找到了许多可以继续为组织做出贡献的机会。
入职第二个月开始,我就积极承担了团队的氛围建设接口人,牵头举办了20多场氛围建设活动,包括:集体观影、丢沙包、活力充电计划等。每当看到大家在活动中围在一块儿有说有笑的样子,我就会非常有成就感。今年,我也主动担任了部门新员工“3GPP技术圈子”的圈长,积极支撑新员工培养工作,举办了十多场的圈子交流会、学习会及新员工团建活动,与各位新同学一起学习提升。
转正之后,我也成为了组内新同学的小导师,分享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促进自己及时对知识查缺补漏。我还有幸参加了“无线少年说”,在这个舞台上和大家畅聊我们新生代的新风采、新面貌;参加“无线小咖说”,与无线管理团队及各位优秀的同学们畅谈理想与困惑;作为无线工程师大会的主持人,见证榜样、荣耀和向上的力量……
回望过往,我从一个只知道“通信工程这个专业听起来很棒”的少年,变成了学习通信专业的学生,又成长为一名从事通信行业的工程师。能一直在自己喜欢的专业、科研和工作领域中沉淀耕耘、提升自我,我感觉自己无比幸运。
更为幸运的是,自己在工作中还获得了许多来自组织和团队的认可:荣获了“2023年西安研究所优秀新员工”;与导师轩哥一起登上《西北狼·开讲啦》栏目,分享我们师徒共同成长的故事。前方的路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在大家的关心下,我也积攒下了不断向前的勇气。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年青人搭建一个绽放生命火花的舞台。”最近,任总的这句话,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我希望自己可以脚踏实地、持续努力,在自己热爱的天地中,不断发出属于自己的光与热。热爱通信的少年,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