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我琢磨出个头绪,秦勇就拿着训练计划来了。“陈指导,您看看,这训练计划行不行?”他站得笔直,一口一个“您”,客气得让我不自在。“咱俩是搭档,别整那些虚的,”我摆摆手,“有啥直接说。”秦勇点点头:“行,那我就直说了,您看这训练强度够不够?”我接过计划表,心里盘算着,这小子看着挺尊重我,其实还是有点试探的意思。我故作沉吟,然后说:“强度可以再加点。”秦勇眼睛一亮:“好嘞!那我回头再改改!”
我心里清楚,这尊重不是白来的,得靠行动和成绩说话。没过多久,考验就来了。团里下令,让我们三连代表全团参加军区的军事五项比赛。射击、投弹、武装越野、障碍、刺杀,全员上阵,一个都不能少。消息一出,全连炸了锅。炊事员老王拿着锅铲,愁眉苦脸地说:“指导员,我连枪都没摸过几回,这咋上啊?”文书小李也跟着附和:“就是啊,这也太难为我们了。”我看着大家,心里也犯嘀咕,但话已经说出去了,只能硬着头皮上。
那天晚上支部会上,秦勇也有些犹豫:“陈指导,全员参赛,这难度太大了,万一……”我打断他:“没有万一,只能赢,不能输!咱们三连,不能丢人!”我定了训练计划:每天5公里武装越野,三天一个10公里,分解项目细练,干部带头,班长盯紧。这强度,连我自己都觉得够呛,但我知道,要想不出丑,就得拼命练。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操场上就响起了跑步声。秦勇跑在最前面,嗓子都喊哑了,还在带头喊口号。我咬着牙跟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给这帮年轻人丢人!
一个月下来,大家的体能明显提升,5公里越野,以前总有几个掉队的,现在都能跟上大部队了。投弹训练场上,小李一开始只能投十几米,现在也能扔到二十多米了。我看着他们的进步,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4月10号,二班班长刘建涛在障碍训练中突然倒地,再也没起来。医生说是急性心肌炎,训练强度太大诱发了心脏骤停。我拿着医生的诊断书,感觉天都塌下来了。秦勇红着眼问我:“陈指导,是不是我们练得太狠了?”我沉默了,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喘不过气。
刘建涛的离开,给全连蒙上了一层阴影。训练场上,大家都没了之前的劲头。我明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召集全连,沉痛地说:“训练是为了强身,不是拼命!刘建涛的牺牲,是我们永远的痛,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我们要带着他的希望,继续前进!”我调整了训练计划,降低了强度,并组织了体检,把身体不合适的兵调到后勤岗位。
一天晚上,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刘建涛的照片,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光靠蛮力不行,还得动脑子。我找来几个老兵,商量起战术来。我说:“咱们不跟他们拼体力,咱们拼技巧!”老兵们一听,也来了精神。比如投弹,别人练距离,我们练精准;射击,别人练速度,我们练稳定;越野,别人拼个人,我们练团队配合。
新的训练方法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射击训练中,以前大家追求速度,经常脱靶,现在注重稳定性,命中率反而提高了。投弹训练中,大家不再一味追求距离,而是练习如何控制角度和力度,精准度大大提升。我正高兴呢,秦勇又找来了,语气不太好:“老陈,你搞什么名堂?改训练计划也不跟我商量?”我笑了笑:“怕你不同意嘛。”他愣了一下,叹了口气:“你啊,胆子真大。不过…这法子,可以试试。”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那天清晨,我们全连出发,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决心。武装越野,我们虽然速度不快,但全员坚持到了终点,没有一人掉队。射击和投弹,我们的精准度让评委们眼前一亮。最后的障碍赛,我和秦勇冲在最前面,带着全连的战士们,像一阵旋风般冲过了终点线。
最终,我们三连获得了总分第一,还拿了几个单项冠军。那一刻,全师的掌声雷动,我看着身边这些年轻的战士们,他们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我知道,我们成功了!年底,连队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我记了三等功,秦勇提前一年提了副营长。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共同的努力,源于我们不放弃的信念。刘建涛的牺牲,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明白团队的意义。人生就像一场比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到达胜利的终点。而真正的胜利,不仅仅是赢得比赛,更是战胜自己,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