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现代研究改写认知,难怪古书说“天倾西北”

诸史 2023-09-05 00:45:58

共工怒触不周山,又名共工触山,是一个著名的上古神话传说,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并称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

淮南子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共工与祝融大战,不胜而怒撞向不周山,导致天柱倾倒,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我们都知道,地球倾斜23.5度(天倾西北),不是立正的姿势,按照古人解释,地球倾斜23.5度是共工撞出来的。但问题是,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肯定是一个神话故事,既然如此古人如何知道“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地球倾斜时间:始于八亿年前

地球形成之初,黄道赤道交角为0,自然也就没有四季之分。但大约在八亿年前开始,地球发生一次膨裂,就造成一次地震(地震是地球膨裂的表现形式),地球就倾斜一次,最终演变到现在倾斜到23.5°,平均每年倾斜约2.5厘米。

最新研究表明,大约8400万年前,处于白垩纪时代,地球突然多倾斜了12°,相当于北京移动到长沙的大致位置,但后来慢慢又恢复到了原状。

也就是说,地球倾斜问题,并非是共工时突然出现的,不是古人亲眼所见天崩地裂的转变,更非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缘故,而是漫长时间里演变而来的。既然如此,古人如何知道“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黄赤交角天象:推出天倾西北

想要探索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必然需要一定天文知识,而以考古来看,中国天文始于距今万年时,目的是为了给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农时”。

更为重要的是,从距今万年前到距今3000年左右,中国古人经过漫长的天文观测与计算,最终发现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与古希腊天文突然出现、突然成熟不同,中国古代天文一步一个脚印,有着极其漫长的探索期,如今考古大致印证。在这一过程中,勾股定理与“量天尺”这两个发现极为重要。

首先是圭表测影(见上图),就是将腿骨(西水坡遗址考古发现类似腿骨,上古时成年人腿骨相差不大,可以作为相对稳定的标准)作为“表”,垂直立于地面,观察正午日影“勾”的影子在何处,由此判断一年中的相关时间。于是,通过漫长的探索,古人由此发现勾股定理。

其次是“量天尺”,就是同一时期不同纬度的日影长度距离。古人发现山西陶寺遗址一带夏至日影长度是“一尺六寸”,嵩山一带长度是“一尺六寸”,两地相差700里左右,因此周髀算经认为“影差一寸,地差千里”(上古大致估算的距离),而这个认知就是“量天尺”。

掌握了这两个工具,古人就能搭建宇宙模型(以地平说为基础)。比如周髀算经记载“候勾六尺,从髀至日下六万里,而髀无影。从此以上至日,则八万里。”

简而言之,古人以“髀无影”之处(赤道)、所在位置、太阳为三点,构建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因为“影差一寸,地差千里”,所以从“所在位置”(先测出夏至日影长度)到“髀无影”的距离可以算出,然后套用“勾三股四玄五”,就能得出太阳高度(见上图)。

通过勾股定理与基础天文知识,古人探索了各种天象,由此提出盖天说等理论。需要注意的是,盖天说等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而是有着大量计算作为基础,当然由于前提错误很多,注定最终结论不可信,不过这是另一回事了。

更为重要的是,以勾股定理、圭表测影、“量天尺”为工具的天文探索过程中,古人发现了黄赤交角的现象,通过下图可以轻松发现“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在《周髀算经》中,记载了一个用八尺圭表测量黄赤大距的方法,即冬至正午测得表的影长是一丈三尺,夏至影长是一尺五寸,最终利用最基本的天文知识和勾股定理就可求得黄赤大距。所谓“黄赤大距”,就是黄道上的冬至点、夏至点离赤道的距离最远,所以古代称之为黄赤大距,如今称之为黄赤交角。

从周髀算经来看,大约在周代以前已有相关发现黄赤交角。不过,一些现代学者在研究濮阳西水坡遗址时,通过现代科学计算,发现周髀算经中的黄赤交角的某些数据,与西水坡的天象极其吻合,说明6500年前中国古人可能已经知道黄赤交角,即知道“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天倾西北”的天文学解释,就是真正的北天极不在正北方,而是在正北偏西的位置,但上古先民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忧心“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或许由此将“天倾西北”的原因,归咎于战争“罪人”共工怒触不周山,并在此基础上又构建出“女娲补天”的传说。总之,共工怒触不周山是古人借神话传达“天倾西北”的天文认知。

69 阅读:14669

评论列表

用户63xxx93

用户63xxx93

47
2023-09-06 19:47

古希腊文明为什么突然出现很多著作,而古波斯却什么都没有发明。是因为它们把古波斯的成就都认为已有,而把古波斯的文化通通烧毁砸掉。

不死鸟 回复 09-07 22:39
声称东方遍地是黄金的马可波罗来过东方以后,就搞文艺复兴,明朝来了教士就启蒙运动了,就是这么巧!当然在明朝搬运工传教士功不可没。

用户16xxx72 回复 不死鸟 09-20 10:21
原来是《永乐大典》信徒[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了百了-中医乃屠龙之技

了百了-中医乃屠龙之技

22
2023-09-06 20:10

中华文化是连续的,但科学是点滴断续的,不要指望古人有多高认知

最初 回复 10-06 13:47
井底之蛙,何知天之广

大树 回复 01-24 19:43
我给所有骂你的人都点赞了,如果可以众筹看你挨揍,算我一份[呲牙笑]!

用户75xxx01

用户75xxx01

21
2023-09-07 20:12

神话连起来看更容易推测,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地陷东南可以理解为大洪水,对应神话中天漏了之后天河倒灌发大水,也对应了古人对大洪水的描述,雨下的跟天漏了一样。天倾西北和女娲补天对应,远古时代是没有“补”这个字的,应该是“卜天”才对,而“卜”对应的是天文,所以更可能是地轴突然偏转导致星象改变,历法无法测算,女娲则是重新将星象与四时对应起来,设定了新的测算方法。

用户75xxx01 回复 陈晨臣辰尘沉宸 11-08 23:57
地轴一直在偏转,不然哪来的斗转星移,只不过正常情况下它是缓慢,但是剧烈的地质活动可能会导致地轴突然间的大幅偏转,这样同一位置能够观测到的星辰的数量和角度就会大幅变化。先是十日当空,气温骤升导致冰盖极速融化,引发持续性的大洪水,海平面的大幅变化引起强烈的地质活动,进一步引发地轴偏转,导致星象剧变,可能还有强烈的天文现象影响,最终出现了地陷东南,天倾西北的现象。

陈晨臣辰尘沉宸 回复 11-08 19:50
这文章就是钓鱼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指的是日月向西北落水向东南流,哪来的偏角之说

天行者

天行者

15
2023-09-23 20:56

地球和月亮以前是一个整体。被盘古切成两部份。但没有完全分开。两半连接起来的地方,人们叫它𣎴周山。再后来叫共工的行星撞到了天上的那部分。让连接起来的完全断开了。天上的那部分的水也掉下来了。两部份完全分开就是现在的月亮和地球

大有元亨 回复 10-06 19:26
这个不是,因为据说月球的年龄比地球老,月球的地质跟地球也不一样

凝视远方 回复 09-27 08:33
共工就不能是外星文明?

汉末长歌

汉末长歌

10
2023-10-04 13:52

通过长期天文观测,特别是对日食月食观测和研究,汉代中国天文学家就开始怀疑大地是圆的,诞生浑天说,认为大地如鸡蛋黄,被宇宙包裹,赤道概念提出,并开始通过天文现象计算赤道长度。到唐代,大地是圆的被确认,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开展了子午线测量行动。元代,郭守敬主持开展的子午线测量行动规模更大。当然,只是少数精英确定大地是圆的,一般老百姓还是相信天圆地方。

晨喈夫

晨喈夫

9
2023-09-06 12:25

当时月球位于地球上方一万多米的地方,是当时的“天”。不周山为连接地球月球的电梯,被共工撞断,月球开始往后退,所以“天倾西北”

迷之暗影 回复 09-08 07:55
月亮上没有太阳星星,天上有星星太阳月亮

去去去一定去 回复 09-07 09:07
你说的我怎么感觉是应该是叛军首领吧流浪地球大军的太空电梯撞断了。[笑着哭]

顺和

顺和

9
2023-09-18 11:12

天打个洞发生在60万年前,那时地球上早就有人类了,新疆大沙漠那地方洼,应该是锤子砸的了。

秋雨

秋雨

9
2023-09-22 10:24

中国的神话都是有根据的,外国的是凭空想像的,比如以前有九个太阳,确实存在,后来相互吸引成一个太阳了。

新农民看世界 回复 10-03 10:09
这个就是需要梦醒了 最大的可能是 我们地球曾经在现在的火星位置附近 有一日 日食 天空出现9个太阳 这才是靠谱的解释 后来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被吃掉了 我们地球就成了第三行星。 这个过程中 先是大旱 然后是大涝 整个天象混乱。 才是四极不稳。

好时代的天空

好时代的天空

8
2023-09-07 08:45

哎,认知事物都是以现在牛逼,古老的都落后去研究的话。基本都是有色眼睛带多了。还帮小丹丹数钱

TriImmortal

TriImmortal

8
2023-09-25 11:50

这个说的是地势高低吧,跟地轴倾角碰上是巧合。

招财猫喵

招财猫喵

8
2023-09-17 21:12

因为古人懂地理。看黄河,长江。自西向东流。高处往低处流。再说古人也有腿,有马。从青藏高原到东海。边走边看风景,也就两~三个月。外边多走走,提高眼界,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yangqiao_2008

yangqiao_2008

7
2024-01-23 23:13

有不少人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是太阳落在西北,水向东南流。但是太阳落山点并不是西北,而是随着季节落点方位不一样。而且我国地势也不是西北高东南低,我国地势最高的地方在西南,从西南向东北分三级阶梯。按地势说该是地陷东北才是。

菩萨

菩萨

6
2023-09-07 09:15

上帝总是说老子天下第二,上帝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神!呸,老子就要服你?

feitian2012

feitian2012

6
2023-09-08 01:55

古希腊突然出现突然成熟,突然消失。非常神奇的现象。就是文艺复兴编撰出来的古希腊文明[笑着哭]

月生

月生

6
2023-09-08 00:28

天倾西北,地垂东南纯粹是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整体地貌描述,和天文关系不大,中国古代的天文是相对其它文明比较发达但没那么夸张,比如洛下无影

寂寞路上

寂寞路上

6
2023-09-30 17:42

我记得很久前玩泥巴,左右手一挖捧起来搓了个泥丸玩。后来人类就把那两个泥巴坑叫大西洋和太平洋,那泥丸叫月亮。

笔走南北

笔走南北

5
2023-09-06 09:46

古人不会撒谎,不会忽悠

社恐人核蔼可氢的微笑

社恐人核蔼可氢的微笑

5
2023-09-07 15:01

[得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传说是真的…

名字被熊猫吃了

名字被熊猫吃了

5
2023-09-07 11:07

现代科学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的东西

淘气

淘气

5
2023-09-15 17:49

衍生出一个问题:女娲补天的传说最早源于何时?如果比周髀算经早那就不合理了。

天马行空 回复 10-02 11:21
夸父逐日,并不是用跑去追逐太阳,而是日复一日的观察太阳轨迹,制定天文和日历。女娲补天,让太阳历法变得更完美,打补丁!

心烦的刀 回复 天马行空 10-03 10:21
你这个讲法有意思[点赞]

用户11xxx11

用户11xxx11

4
2023-09-06 10:46

人家说地理,你说天文。

南国 回复 09-06 19:55
说的是中国地理西北高东南低

好名字没了 回复 09-07 06:35
说的确实是天文现象,这些其实都是岁差现象导致的,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岁差现象,受岁差影响,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需要不断的修正,也有人认为所谓的女娲补天实际上就是修订了岁差现象导致误差后人类又能重新通过历法指导耕种,西方就出现过这个问题,之前用的西方用的儒略历就从来没有修订过,导致最后格里高利历出现的时候岁差导致的误差已经达到了15天,这个其实也间接说明了儒略历很可能是抢别人的。[得瑟]

且行且珍惜

且行且珍惜

4
2023-09-07 06:34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不是指的地球上的吗?

煎蛋?

煎蛋?

4
2023-09-06 14:05

古人不会撒谎不会瞎说 你不要瞎改古史

Aaron

Aaron

4
2023-09-06 23:44

地轴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然后短时间内很快偏转较大角度

杨梅山人

杨梅山人

4
2023-09-07 07:07

你不完对,或许共工不是特指一个人呢?

用户10xxx35 回复 09-07 13:23
也可以是一个氏族或一个部落

向前向前

向前向前

4
2023-09-07 17:24

前两天新闻还说97万年前人类族群经历一次大灭绝,为什么不能认为神话是真实的呢?毕竟一部荷马史诗,就被某些专家说成了历史

丞宇滕

丞宇滕

3
2023-09-06 20:24

天倾西北,地球被流星撞击,导致地轴倾斜

好名字没了 回复 09-07 06:39
是岁差现象导致的

JYYX

JYYX

3
2023-09-07 08:33

“天倾西北”的天文学解释,就是真正的北天极不在正北方,而是在正北偏西的位置 ——咋还能西北了?这明显是错的嘛。 听说过北极星么?北边永远在北边。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是说中国地形东南低,西北高...要是说天文, 你去欧美印度查查有这个说法么?

专打牧羊犬 回复 10-04 20:41
明明是自己不理解[呲牙笑],就说是错的,这又要扯上欧美印度来佐证,好好看看我的名字,你老祖宗在玩天文时,欧洲白皮还在森林里刨吃的呢

怕啥来啥是命运想啥没啥是人生

怕啥来啥是命运想啥没啥是人生

3
2023-09-07 09:17

共工撞不周山不过就是一次陨石撞地球。

shepherd

shepherd

3
2023-09-11 14:14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不是像小编这样解释的。小编拔高了古人的认识,这句话是适合中国这个区域的地质特征的,即:绝大多数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的,所以就知道了“西高东低”的地理特征。这个认识用在五岳上,表现为东岳南岳较矮,其中南岳最矮,即使大别山(古南岳)的最高峰不是天柱山,也以天柱山为南岳,因为白马尖(大别山最高峰)比泰山高,而天柱山比泰山矮。

shepherd 回复 09-23 03:31
你把原记载贴上来。

孤芳自赏声东击西 回复 shepherd 09-23 23:27
自己去查古籍,省得说我乱编。

用户10xxx58

用户10xxx58

3
2023-09-17 22:03

.中国人很聪明不然万年历怎么诞生的!

蓝色

蓝色

3
2024-01-21 00:23

射日的是大羿,代夏的是后羿,不能混淆啊。

足坛赵子龙

足坛赵子龙

3
2023-09-17 13:04

古希腊就是一个编造出来的,怎么可能突然出现文明,一下就发展开来。

盛锦幕秋

盛锦幕秋

2
2023-09-06 18:06

现在的地震都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那一撞的余震。如今的地震就是当年那一撞积蓄的能量释放。

t_1505556797938_0141 回复 10-04 04:14
胡说八道,所有星球都有地震,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那些年

那些年

2
2023-09-06 10:41

天文学绝不可能突然出现。

子羽

子羽

2
2023-09-07 10:15

有没有可能说的共工是一个彗星,直接把球球干离原轨道了?然后彗星触地的地方冰层逐渐融化引发的全球大洪水?

用户14xxx17 回复 09-09 08:47
很可能

答案

答案

2
2023-09-07 14:21

之前不是说,地心文明的天柱被撞断,地表海水倒灌。

颜色

颜色

2
2023-09-07 20:58

可能古人见过的东西,用他们的方法记录了,我们不知道

摆渡人 ☞ 回复 10-16 04:03
这个需要一个体系用大量的时间去解读,先熟读政史野史古文古诗,就是所有以前写的东西都要读熟,然后在走遍中国版图。是走,真证的走,去看地型。去了解民俗,还的在不同时间去同一地点了解。才能得出接近古代讲的事物,而不是看看古书就去推断,十里不同俗,就像打井,我家跟邻居家,从左到右我家比别人家离房子近了不到3米,别人家挖两米深就开始带水的流沙,很难打到有水层,我家一直打到有水层都是实土,还有泉眼,从我家往前大概3百米,打井,水比我家往后面的水都好喝,懂我的意思吧,

用户10xxx49

用户10xxx49

2
2023-09-17 15:43

中国地势就是西高东低嘛,小编还不如古人。

蓝色

蓝色

2
2024-01-21 00:27

中国上古神话必然与地球剧变有关。

天下有我

天下有我

1
2023-09-07 10:36

是先有传说还是先有数据?

黄少宣

黄少宣

1
2023-09-07 00:07

这个也是西方测量学的祖宗!

凡人

凡人

1
2023-09-07 14:05

天不满东南。地不满西北。

七疯子自开道场菩提开花香四海

七疯子自开道场菩提开花香四海

1
2023-09-15 04:44

科学你才几年,神学又有多少年,经历了多少战乱断层后继,但人家不倒是一点用都没有吗?留下的六十甲子,但传说中是一百八十个,自吹自擂天地神主,可谁重写黄历,还不是照本翻书,就是联一个地震仪都无能力修,但人家制造出来用了多少年,整天说些牛头不对马嘴的事自认高人,其实狗屁不通。

老实人

老实人

1
2023-09-17 20:24

八亿年前,说不定就有共工呢

花开半夏

花开半夏

1
2023-10-06 18:51

是月球的角度发生改变

茶过留香

茶过留香

1
2023-11-08 11:52

[点赞]

未熟三华梨

未熟三华梨

1
2024-01-25 00:55

不是古人认知有多高,应该是有人穿越了。

方鸿渐渐飞

方鸿渐渐飞

1
2023-10-03 23:27

民科纷纷点赞

女施主饶了贫道吧

女施主饶了贫道吧

2023-09-07 22:19

为什么老是抬高西方贬低自己的祖宗呢?西方是科学,中国可是修仙啊!

摆渡人 ☞ 回复 10-16 04:10
我是相信修仙的,只是现在的人,辨识度太低,把旁门左道当正统,

南国

南国

2023-09-28 09:02

只是因为他们知道了中国大地西部高、东部低,因为大江东去

一一

一一

2023-10-03 10:50

距今约8亿年前,共工怒触不周山,造成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放Bu下的烟

放Bu下的烟

2024-01-21 15:57

其实就是古人在田间玩耍的时候,看见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从西北而来。白天,天都黑了,还下起了大雨。古人吓得四散而逃,有那不开窍的古人不明白就问为什么跑?有智者就说了,“天黑压压的就像山被神仙撞倒了,水都流过来了,跑啊”于是他们就往东南跑。可是中国的地势就是西北高东南低。大水就把他们淹了。有的人逃过了一命,就对后人说,有神仙撞倒了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因为发大水了,水神是共工,后人就说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了。

诸史

诸史

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