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子巧对妙联一举成名,被钦点成为状元

此生读写伴 2023-11-03 01:05:10

文\常清君

“魅力汉语”系列之对联

常清君导读:汉语,以其独特的象形方块结构,独特的多重声调语音,独特的语法意义体系,独特的丰富体裁文例等而充满魅力。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又称门对、春联、对子、楹联等,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平仄相对。历史上流传下来不少有关对联的故事、典故,即“联话”。

常清君这次讲述的是清代状元张謇的联话故事。

01

张謇[jiǎn],(1853年~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直隶厅长乐(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书法家、慈善家,“江苏五才子”之一。

张謇于光绪(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二十年(1894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建了南通博物苑;民国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民国4年(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民国8年(1919年),建成南通更俗剧场。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02

相传张謇小时候非常聪明,他12岁在蒙馆(旧时指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私塾)读书时,先生见门前有人骑白马而来,即随口出了一句上联:人骑白马门前过;

要求小张謇对出下联来。张謇应声对道:

我踏金鳌海上来。

在常清君看来,这位私塾先生出的这句上联的难度并不大,甚至显得非常平常,但正因为很平常,所对下联也容易陷入一种平常的情形。而小小张謇所对的这句下联,却显得非常有气势,有自信,或者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非常有理想,有追求,尤其是对于一个只有年仅12岁的少年来讲,更是如此。

顺便解释一下,“金鳌”是指神话传说中海里的一种金色巨龟。

私塾先生听了不禁大喜,逢人便说:“此儿非同寻常,今后始大魁天下!”

03

后来,张謇进京参加会试(会试是古代科举考试方式之一,比乡试高一级,比殿试低一级。因士子们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当时正值隆冬季节。这天,慈禧太后看到雪后天气放晴,后宫冰雪正在渐渐融化,唯有宫门口的御缸口上有一圈白雪未化,便触景生情,随口吟出一上联来:

雪落缸口天赐一条玉带;

她让随从的大小官员及内侍们对出下联来。可是,他们都面面相觑,无人言对。慈禧很是扫兴,当即令一个太监将此上联张榜,让赶考的举子续对。

张謇正是这些考生中的一个,他读罢上联,沉思片刻,便从容对出了下联:

虹出海外地涌半副金环。

在常清君看来,下联中的几大亮点是:

用“虹”对“雪”,是天气类名词相对;用“出”对“落”,不仅是动词相对,而且一个是从上往下的动作,一个则是自下而上的动作;用“地”对“天”,不仅是地理类名词相对,而且“天地”本就是专有词汇;用“半副”对“一条”,则是数目词相对;用“金环”对“玉带”,则别有一番意境。

整句下联不仅对得十分工整,也显得非常吉祥喜庆。

常清君云:隆冬逢会试,状元郎即兴巧对。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分享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