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唐代描写中秋之夜的古诗,寥寥数语写尽相思之愁

此生读写伴 2023-09-12 21:50:22

文\常清君

常清君导读:自古写景的古诗词曲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上千年来,这些经典之作至今依然动人心扉、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令人神往。

经过炎热夏季之后,如今已经进入清爽的金秋时节,常清君这次赏析点评的是唐代王健的一首描写秋天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01

王建(765年—830年),字仲初,许州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唐代诗人。出身寒微,曾一度贫困潦倒。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年间中进士,后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先前一度从军,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有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中年入仕,历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秘书郎、太常寺丞、陕州司马等职,世称“王司马”。

王建擅写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诗作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又写过宫词一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他的作品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02

下面常清君就与大家一起来品读王健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先来看诗的题目“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个题目也有版本写成“十五夜望月”。在古诗词中,“十五夜”一般是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之夜。顺便说一下,今年(2023年)的中秋节是9月29日。题目中的提及的“杜郎中”,是作者一位在朝廷任职的朋友,常清君在此特别说明一下,这里所说的“郎中”,并非是指医生,而是一种官职,属员外级,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在唐代郎中一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则始自宋代。

至于这位“杜郎中”具体是指的哪一位人士,学界各说不一,一说是指杜元颖,为初唐时期的宰相杜如晦五世孙,唐穆宗时曾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一说是指杜羔,据《新唐书·杜羔传》中记载:“羔贞元初及进士第。……未几,授户部郎中。”

题目说得很清楚了,这首诗是作者在中秋之夜写给自己的一位在朝廷任职的朋友的。

03

再来继续品读诗歌正文。

第一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描写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之中,地面上好像铺了一层白色的霜雪。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同为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因为平时的月光照射在地面上,都会看起来像是一层白色霜雪,更别说是在中秋之夜了,正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嘛!同时描写了四周的树木上还栖息着鸦鹊,想来这些鸟儿也与作者一起在沐浴欣赏着美丽的中秋月色吧!

再看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指清冷的露珠。天气渐渐转凉的秋天的夜晚,清冷的露珠无声无息的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所谓八月桂花香,月明中秋之时,也正是桂花盛开飘香之际。

04

上一句从视觉角度来写景,这一句则从听觉角度来写景。有人说这一句其实是在描写月宫中的桂花树。在常清君看来,因为这一句紧承上一句,而上一句是在描写自家庭院中的景色,包括自家庭院四周的树木,所以这一句也是描写自家庭院中的桂花树更符合逻辑情理。当然,也可能作者一语双关。

还有人说前面两句描写中秋之夜的景色,却不见一个“月”字,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写作技巧。在常清君看来却不敢苟同,其实只是作者觉得不必再写“月”字而已,原因有三:一是诗歌题目里已经有一个“月”字了,二是诗歌正文第三句中又写有一个“月”字,这两个“月”字已经充分明确表明了诗歌所展示的时间和景致,三是作者采用的是只有区区总共二十八个字的七言绝句格式,每个字的作用都相当重要,如同拍发电报一样,如果再在第一二句中使用“月”字,不仅显得多余,还挤占了其他字的位置。

05

因为第三四句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常清君就一并来解读,“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从天文物理学来讲,地球只有月亮这唯一的一个天然卫星,所以到了中秋之夜,普天之下的人们抬头仰望看到的就都是同一个月亮,即“千里共婵娟”之意。当然这一诗句也可解读为无论是男女老幼、贫富俊丑之人,在今天晚上都可以共同看到天空中的这一轮明亮的圆月。

然而,所不同的是,有的人体会到的是家人的团圆相聚,有的人体会到的却是对远离自己的亲朋好友的无尽的相思,或者亦无所谓团聚亦无所谓相思。

这个疑问句式更增添了几分秋愁。

06

最后一句有的版本写作“不知秋思在谁家?”,有人说用“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帖,不同凡响,而用“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

常清君对此倒有不同感受,的确用“落”字可以给人以更动态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月光一起洒落人间;不过如果用“在”字,依然可以营造另一种秋思从四面八方涌进屋里,进而弥散开来,无处不在的意境。

常清君云:中秋明月夜,触碰秋思与秋愁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分享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2 阅读:337

评论列表

asd

asd

2
2023-09-14 10:06

体力劳动由自动化替代,除了自动驾驶,脑力劳动由信息化替代,除了智能手机

此生读写伴 回复 09-15 08:37
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