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古代志怪故事描述了辨别文人水平高低的妙法

此生读写伴 2023-10-07 21:48:45

文\常清君

常清君导读:中华古典文学中的神话传说志怪故事,是具有独特文化基因、鲜明民族特色、巨大动人魅力的又一奇葩,这些故事为世人展现了各种各样的、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奇异世界,常清君将其称为“文学异世界”。

“文学异世界”系列:

01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就是曾经火爆一时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主角纪晓岚晚年创作的文言志怪笔记小说,包含“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和“滦阳续录”等不同时期创作的五部分内容,创作时间自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始,至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止,长达十年。后由其门生盛时彦将其合五为一校对编辑出版。

作品主要描写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或流传的乡野怪谈,或其亲身听闻的奇情轶事,与另一部文言志怪笔记小说《聊斋志异》并誉为清代志怪笔记小说中的“双璧”。

02

《阅微草堂笔记》中描述了这样一则奇特的故事:

有一位老学究在夜里赶路,忽然遇到了他已经去世的一位朋友的灵魂。老学究一向性情刚直,对此也不害怕,直接询问亡友:“你这是要上哪儿去呀?”

亡友回答:“我在阴间当差,今被指派到南村去勾人之魂,刚好与你同路。”

于是两人一起结伴而行,不久之后来到了一间破房子前,朋友之魂说道:“这是一个文人的家。”

老学究问对方是怎么知道的。答曰:“一般人在白天都忙忙碌碌,以致于掩没了本来性灵。只有到了睡着的时候,什么也不想,灵魂清朗明彻,读过的书,每个字都放出光芒,再透过人全身的毛孔之类的通道照射出来,那样子缥缥缈缈,色彩缤纷,灿烂如锦绣。学问像郑玄、孔安国,文章像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的文人,发出的光芒直冲云霄,与星星、月亮争辉;那些不如他们的文人,光芒也有几丈高,或者几尺高,依次递威;最次的文人也有一点儿微弱的光,像一盏微光闪烁的小油灯,能照见口窗。这种光芒世间普通人是看不到的,只有鬼神才能看见。这间破屋上,光芒高达七八尺,因此我才知道是文人的家。”

这一下引起了老学究的好奇心,他于是又问:“我读了一辈子书,你判断我睡着时的光芒有多高呢?”

朋友之魂欲言又止,沉吟了好久才说:“昨天我经过你的房屋的时候,你正在午睡。我看见你胸中有解释经义的文章一部,选刻取中的试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应试的策文三四十篇,每个字都化成黑烟笼罩在屋顶上。你所任教的那些学生朗读文章作品的声音,好似密封在浓云迷雾之中,实在没看到一丝光芒,我不敢乱说。”

老学究听了非常生气,大声斥责对方,他的这位朋友的灵魂大笑着离开了。

03

这是一则有关文人墨客的志怪故事,文中的“学究”一词,(原文如此)是古代对读书人的通称,亦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出自唐代的科举制度,文中提及的郑玄和孔安国都是汉代著名经学家。

在常清君看来,这位老学究敢走夜路,而且在夜路上遇见了鬼魂,也不害怕,虽然是熟识的生前朋友的鬼魂,也还是说明其既有胆魄,也没做过什么亏心之事。正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嘛!

其次,他朋友之魂说看见这位老学究在睡着之时,其胸中有解释经义的文章一部,选刻取中的试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应试的策文三四十篇,这些简单加起来就有七八百篇之多,至少说明他并非胸无点墨、不学无术之人。

当然,最后他朋友所说的看到老学究胸中所储存文章作品的每个字,都化成黑烟笼罩在屋顶上,也没看到一丝光芒之类的话,常清君感觉可能是半真半假,附带调侃幽默之言,毕竟没有其他佐证进一步证明。

04

读完这则故事,常清君就不禁引发联想,要是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发明一种可以看透一个人的真正学问高低的智能仪器,不就可以让那些其实并无真才实学的有名无实者,或者名不副实者现出原形了吗?

常清君云: 学问高与低,一望便可现真相。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