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看了这本书肯定会暴打沈醉:明明是你媳妇跟别人跑了,为啥说我媳妇也跑了?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4-12-31 11:49:30

王耀武病逝于1969年,享年六十五岁;沈醉病逝于1996年,享年八十三岁,有人说王耀武享年六十四沈醉享年八十二,那不符合传统的纪年习惯。

王耀武曾与沈醉同为享受厅局级待遇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杜聿明和黄维等政协常委级别更高,《特赦1969》中刘安国的历史原型文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沈醉的领导——文史专员学习组组长(沈醉是副组长)、文史军事组副组长,文强1975年特赦的时候,王耀武已经不在了。

文史专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写回忆录,如果王耀武也像沈醉和“世纪老人”文强一样长寿,看了那本《战犯改造所见闻》,肯定会薅住沈醉的脖领子暴揍:“跟别人跑了的,是你媳妇还是我媳妇?你媳妇跑了,为啥说我媳妇也跑了?”

山东大汉王耀武能打仗、会武功,平时一团和气,但是在抗日战场上,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铁血将军: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王耀武的履历就是半部抗战史。

王耀武当师长的时候,沈醉还只能算个小特务,这一点连沈醉自己也承认:“我和王耀武是抗日战争初期在上海认识的。他当时任五十一师师长,担任上海附近罗店的防守任务。我当时是国民党军委会战地随军调查组罗浏组组长,主要是在罗店、浏河地区活动,常去王耀武师部。后来我调军统局工作,他的官越当越大。他每次去重庆见蒋介石,戴笠总要请他吃饭,我也有机会和他往来。”

戴笠请王耀武吃饭,沈醉只能安排酒菜而没有资格上桌,戴笠也必须恭恭敬敬地给“王佐公”斟酒:论资历,王耀武是黄埔三期,戴笠是黄埔六期;论官职,戴笠是军统局挂中将职务军衔的少将副局长,王耀武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四方面军司令官(后为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省主席)。

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王耀武依然是沈醉的“领导”:王耀武是管着所有学习小组长的学习委员,沈醉连小组长都不是,王耀武和杜聿明特赦之后,沈醉才接杜聿明的班,当了不到一年从“缝纫组组长”就特赦了。

沈醉在《战犯改造所见闻》中说:“由于王耀武得到了战犯管理所对他的信任,所以,1959年第一批特赦的十名战犯中就有他。这对他来说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因为他过去做生意赚的钱太多,而且大部分是由他妻子带去香港,他特赦后,一再希望妻子回来,结果出他意料,她竟和他的一个副官一口气跑到南美洲去欢度晚年而置他于不顾了。王得讯一气之下,马上手脚发抖,几乎当场死去,虽经抢救,也变成了半身不遂。如果他迟点出来,也可能还多活上十来年呢!”

笔者买全了沈醉所有的回忆书籍,看了他关于王耀武的记载,十分为王耀武惋惜,但是再看其他当事人和见证人写的文章,却发现沈醉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如果放在今天,不但王耀武要对沈醉饱以老拳,王耀武的子女,也是要把沈醉告上法庭的。

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的王鲁云可以作证:王耀武的夫人郑宜兰并没有再婚,而是终身替王耀武“守节”,郑宜兰跟王耀武离婚,那只是纸面上的形式而已,其目的是想让王耀武的身边能有人照顾——不同的地方婚姻法不同,郑宜兰不提出跟王耀武离婚,王耀武就不能再娶。

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回忆:“父亲与母亲郑宜兰感情一直很好,两人素来和和睦睦,从来不曾拈花惹草。在当时的旧时代环境里,高级军官三妻四妾者比较多,我父亲的感情是难得的专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蒋家王朝和港澳台都是允许纳妾的,就连暗戳戳嘲笑王耀武的沈醉,在当军统特务期间,也经常拈花惹草,这是他在《我的特务生涯》中公开承认的:“尽管我一直深爱她,可是总觉得自己若不像同僚们那样有几个交际花或女伶做‘外室’,似乎就显不出自己的风流显贵似的,所以在出门时也经常逢场作戏。因为所到之处的警察局长、稽查处长等,不是老同事、老部下,就是我的学生,他们为了拉拢我,也总是极力在这方面下手,我便慢慢从不习惯变得习惯起来。”

沈醉特别强调:“我爱她,她更体贴我。特别是在常德的两年中,我对她是绝对忠实的。”

睿智的读者诸君看了沈醉的回忆录,肯定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当常桃(常德桃源)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上校处长那两年,沈醉对妻子粟燕萍是“绝对忠实”的,那么他当了重庆警察局侦辑队长、重庆卫戍司令部稽查处任上校督察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之后又怎样呢?

沈醉的妻子是改嫁了的,沈醉见到粟燕萍的新丈夫,大家相处得还十分融洽,称兄道弟(妹)似乎没有半点隔阂。

沈醉对妻子改嫁并没有怨言,却说王耀武因妻子改嫁而气死,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肯定看到过类似的说法,所以十分气愤:“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书刊包括互联网上流传着母亲后来同父亲的一位副官结成夫妻、背叛了父亲一类的传说,令我深感惊诧,这完全是无中生有。对于这类不负责任的谣诼,我们家属已经在《大公报》上公开发表声明予以澄清,母亲郑宜兰在离开祖国之后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父亲的事情,她对父亲的思念一如既往,没有更改。”

我们细看史料,就会发现沈醉写错了:王耀武特赦之后不但没有被气得半身不遂,而且还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又结婚了,新婚妻子吴伯伦,是一位教师,比王耀武小十多岁。

王耀武特赦时间是1959年,跟吴伯伦结婚的时间是1966年,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真是已经半身不遂七年,王耀武怎能再婚?

王耀武于1968年病逝于北京人民医院,享年六十四岁,这在当年也算长寿了,我们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中,还能看到王耀武当文史专员期间写的回忆文章,这就足以说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王耀武的身体状况都不错。王鲁云1965年回国探视父亲,还跟同为政协文职专员的杜聿明、郑洞国、宋希濂、廖耀湘等人一起吃了饭——当年的文史专员享受厅局级待遇,当选政协常委的还享受副部级待遇,每月工资一百五十元到二百元,绝对算得上高工资。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笔者1993年刚上班的时候,全部工资,包括取暖费、菜金、寒补、温补、洗理费等十几项加起来,也才三四百元,那还是因为笔者“借调”政工科而拿锅炉工的工资——锅炉工比政工干事工资高,补贴也高,还能让车间主任多计加班费。

特赦之后的王耀武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很好,这一点连沈醉都不得不承认:“办公室设在全国政协东院,这里是原清朝顺承郡王府,宫殿式建筑,花木扶疏,环境幽雅。文史专员学习组由申伯纯(历任统战部交际处处长、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领导,以宋希濂、王耀武两人轮流掌握会场,由溥杰、沈醉、董益三轮流担任记录。文史专员可以参加在京政协委员的一切活动,如春游、秋游、在京视察、夏日避暑以及列席政协大会等。”

王鲁云在《我和父亲王耀武》中回忆:王耀武治军恩威并用,在个性上自信、倔强、好胜,有山东人特有的豪爽、直率,而且难得的是,他的私生活极其严谨。虽然王耀武与戴笠私交很好,但私下里却对其人渔色、暴虐等颇多微词。

陈毅元帅说王耀武人品不恶,是国民党军队中少有的明白人,他在个人生活方面,也跟骄奢淫逸的戴笠沈醉有本质的不同,王鲁云回忆中的一个细节就很能说明这一点:王耀武穿着一双新布鞋在污水里踩来踏去,一问才知道是因为鞋底是细麻绳纳的,干透了的麻绳耐力有限,猛一用力,很易折断。所以穿了新鞋就要在水里踩一踩,让麻绳吸足水分,增强韧性,自然也就耐穿了。

这细节,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沈醉的道听途说,当然不如王鲁云的亲见亲闻可信。

看过沈醉系列回忆录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沈醉曾经对妻子十分思念和信任,所以才写下了“爱妻别抱,五内俱焚”,他说王耀武的夫人跟别人跑了,可能是有感而发的想当然,跟事实完全不符。

王耀武在战犯管理所有自己的办公室,沈醉经常去那里吸烟,特赦之后,沈醉又跟王耀武做了多年同事,对王耀武的情况应该比较了解,他说王耀武因为妻子离去而气得半身不遂,这样的文字王耀武并没有看到,而且也不敢让王耀武看到——谁都知道王耀武跟夫人的感情极深,身材高大的王耀武急了眼,自称会武术的沈醉,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王耀武是百战余生的铁血将军,老实人发起火来,聪明人可能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对王耀武特赦前后的经历肯定了解得更清楚,那么在您看来,沈醉在《战犯改造所见闻》中对王家私事的叙述,是否真实?如果王耀武活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并看到了沈醉的这本书,又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应对?是一笑了之,还是挽起袖子大打出手?两人真打起来,沈醉能打过王耀武吗?

0 阅读:176
半壶老酒半支烟

半壶老酒半支烟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