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的诸多国家中,以色列算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国家,这个在巴勒斯坦地区,由犹太民族建立的特殊国家,在成立之初即受到多国围攻,虽然最终以色列赢得了这场战争,但从此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乃至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矛盾愈发激烈,时至今日都未曾缓解。本文将通过巴勒斯坦的历史沿革,详细介绍这场因一纸决议而起,夹杂着复杂民族历史的以色列立国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
民族汇合之地:巴勒斯坦地区中东地区,指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涵盖了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连接了亚非欧三大洲,并且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位于“新月沃地”的巴勒斯坦,坐落在了面对地中海与众多欧洲国家,背靠阿拉伯地区的绝佳位置,也因此,巴勒斯坦一直是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与多民族的定居地点。
公元前约4000年,迦南人跨越了阿拉伯半岛与阿拉伯海来此定居,成为这片地区的原住民,此后,爱琴海地区的腓力斯人移居此地,并将此地正式命名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丁人的土地”。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了希伯来王国,后来国家分裂,南部的国家为犹大王国。在这之后,犹大王国被巴比伦王国占领,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决定将数万名犹太人带回巴比伦王国为奴,因此,这次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史称“巴比伦之囚”。在犹太人第二次大流散与罗马帝国的“犹太战争”之后,犹太人损失惨重,残存的犹太人中的大部分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但在后来的时间里,依旧有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定居。直到20世纪初,除了仍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外,其它散落在外,特别是欧洲的犹太人同巴勒斯坦基本已无太大的关联性,;例如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塞法迪犹太人和米兹拉希犹太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在征服了巴勒斯坦地区之后,巴勒斯坦逐渐阿拉伯化,形成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即使后来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所征服,但由于伊斯兰文化本身也被奥斯曼帝国所采用,使得阿拉伯民族特征在巴勒斯坦也依旧留存了下来。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体民族。在这期间,虽然有犹太人在这定居,但是其总人数占比较少,1880年只有两万多犹太人,至1922年,巴勒斯坦地区的居民当中,犹太人占比不到十分之一,大多数为阿拉伯穆斯林,还有少部分的基督徒。流散民族的新思想:犹太复国主义在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之后,大部分的犹太人在一千多年里流散他国。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基督教的统治地位,犹太人被塑造成为了与基督教相对立的“异端邪说”,在欧洲多国内不断受到打压与排挤,甚至出现了众多的“排犹运动”,除去对犹太人相对宽容的波兰外,19世纪中后期,由于新兴的欧洲本土资产阶级与犹太人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在沙皇俄国甚至法国也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反犹太主义浪潮。在流散的民族不断遭受他国排挤之时,犹太复国主义应运而生。1864年,法国爆发“德雷福斯事件”,在这件事情之后,犹太裔记者西奥多·赫茨尔逐渐追随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并于1897年召开了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并确立了“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犹太人之家”的最初目的。此后,英美等国利用犹太复国主义,鼓吹犹太民族向巴勒斯坦迁移,1917年11月,英国政府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明确支持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属于自我民族的“犹太人国家”;1922年6月30日,美国国会也通过了支持《贝尔福宣言》的决议。在19世纪末期,即使巴勒斯坦地区是奥斯曼帝国的管辖区域,犹太复国主义者依旧不顾阿拉伯人反对,采用政治甚至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聚居的西部地区移民。至20世纪20年代,奥斯曼帝国解体之后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民族的国家雏形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不断碰撞,甚至激化出包括耶路撒冷大屠杀在内的一定规模的骚乱。帝国主义国家与犹太复国主义的冲击,使得巴以矛盾难以调和。战争的导火索:联大第181号决议在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之后,1920年,国际联盟给予英国“委任统治权”以管辖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英国采取了分而治之的行政管辖模式:约旦河东部成立傀儡政权,西部巴勒斯坦地区由英国总督管辖。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美苏等33国支持的《巴勒斯坦将来处理分治计划问题的第181号决议》,规定在1948年8月英国委任统治期结束之后,巴勒斯坦地区分为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大耶路撒冷地区成为联合国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交由国际组织管理。决议通过之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其他阿拉伯世界立刻进行强烈抗议,其中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反对程度最为激烈,认为阿拉伯民族在此地生活了近1300余年,一份决议便将生活了数千年的土地给予犹太人是无法接受的,并且根据协议,一半以上的巴勒斯坦土地给予犹太人的民族国家,而约45%的土地分给占总人口多数的阿拉伯民族,且决议后的巴勒斯坦领土还被割裂为三块区域。这一决议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并立刻激化为民族冲突。次日清晨,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爆发武装冲突,由于英国委任期尚未终止,因此冲突由巴勒斯坦的英国守军加以平息,然而英国介于统治期即将告终,并且受壮大的犹太民族派别影响,遂消极对待决议后,历时几个月的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仅在1948年3月,被杀害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总数即超过500人。1948年5月,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在第181号决议所授予的土地上成立以色列国。15日,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组成的联军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第一次中东战争正式爆发。双方作战力量战役开始时(即1948年5月15日),阿拉伯联军即在数量上略高于以色列军队,其中埃及出兵6000人左右,外约旦出兵约7500余人,加上伊拉克,黎巴嫩与叙利亚等国援军,联军总人数约为4.3万人左右;同时,联军装备了超过240辆坦克及装甲车,140门火炮,各类飞机约130余架,此外在地中海上还有战斗舰艇约12艘。相比之下,以色列初期总兵力约为3万人,仅有数十辆坦克及装甲车,侦察机不足30架,火炮更是不足十门,但由于以色列发动了全国总动员,加上全球范围内大量犹太人陆续抵达以色列,其中包括了众多参与过二战的犹太人老兵,使得以色列军队人数激增,至1948年底,以色列军队总人数由开战时的3万人增长至约10.8万人。同时,犹太人中的富商群体进行慷慨捐赠,使得以色列政府有能力购买武器装备。1948年5月26日,以色列政府正式组建以色列国防军,涵盖了原先的多支以色列武装部队。战役经过开战至第一次停火(5月15日-7月8日)战争爆发之后,埃及军队兵分两路进攻以色列,其中北路部队约5000余人直接进攻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此外,阿卜杜拉国王命令时任军队指挥官的古鲁博·帕夏率领外约旦军队进攻耶路撒冷并切断通向特拉维夫的道路。外约旦的攻势取得一定进展,5月17日约军进入耶路撒冷,后与以军展开数日巷战之后,至5月29日,以色列军队退出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区与犹太区。然而,埃及军队与叙利亚军队却进攻受挫。由于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侧拼命抵抗埃军进攻,同时在夜间袭击了埃及军队先头部队的后方阵地,使得埃军出现慌乱。此时,埃军司令部命令前线埃军停止进攻特拉维夫,转而占领内格夫的重要地段;叙利亚军队的2个机械化旅占领约旦河的几处犹太人定居点后便继续向南进攻,但在基布兹地区遭遇犹太人阻击,犹太人定居者使用轻武器进行抵抗,甚至使用汽油弹便摧毁了叙利亚军队的一辆坦克,在撤出基布兹的几个月内,叙军一直受到以军反击。以色列军队虽然拼命坚守阵地并与联军作战,并利用仅有的十余架战斗机在秋季取得了战场的制空权,但由于总体的人数、装备等作战力量与联军相差较大,在开战之初便处在了十分不利的境地:伊拉克军队占领了纳布卢斯、杰宁地区和距离地中海仅有11英里的图勒卡姆地区;黎巴嫩地区两次夺取了马勒基亚边防哨所并固守阵地。在以色列军队万分危机的情况下,政府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请求联合国干预并达成停火命令,以便以色列军做好修整。5月18日,美国向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在36小时内双方达成停火指令。苏联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并要求它们停止下一步的进攻行动。英国由于在战后急需美国的财政援助,遂跟随美国脚步,将原先派遣至阿拉伯联军中的英国军官撤出,并中断提供对阿拉伯多国的军事装备。29日,联合国宣布阿以地区的停战协议,停战日期从6月11日开始,停火时间至7月8日结束,历时时间约四周。第一次停火结束至第二次停火(7月9日-10月15日)在停火期间,以色列针对战争期间部队伤亡较大的情况,进行全民皆兵的战争动员,要求年满17周岁的男女青年进行为期2个月的军事训练;36-38岁的男女服现役,同时35岁以下的男子也要加入现役部队。同时,以色列向欧美多国采购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包括此前购买的25架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阿维亚S199战斗机,同时向英美采购了轰炸机,坦克以及小型舰艇,初步构成了战时的以色列陆海空三军体系。停火时,以色列军队作战兵力仅有2万人左右,至停火结束,以色列军队人数已达6-7万人,且人数不断增加,以色列国防军将在新设置的四块防区内进行作战。反观阿拉伯联军在停火后出现内部分歧,由于装备的缺失,联军在停火期间仅在战术部署上作出调整,埃及、伊拉克等国也在停火期间增加兵力,但联军总人数保持在4-5万人左右,对比以军出现了较为混乱的情况。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军事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名为“十日进攻”,至7月18日结束。阿拉伯联军在恢复开战后受到以色列部队的进攻,攻守地位转变,处于被动地位,而以军利用周密的战略计划,仅部署2个营,于7月16日利用夜间实施突袭,一举占领了沙德阿姆尔和拿撒勒地区,并进而夺取加利利地区。同时,以军将主力放置在巴勒斯坦的中央地段,以军集中4个旅的兵力,向特拉维夫东南部的卢德地区和腊姆拉城实施突袭。当地的阿拉伯守军借口补给困难,直接放弃了这两处对以色列防线威胁巨大的重要阵地,以色列就此控制了进攻耶路撒冷的道路。在进攻耶路撒冷中,以军控制了马纳哈谷地与耶拉赫贾拉,但在耶路撒冷旧城区遭到阿拉伯联军抵抗。7月18日,关于阿以地区的第二次停火令生效。在十天的战斗中,以色列直接占领并控制了阿拉伯地区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战场主动权交由以军控制。第二次停火结束至战争结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4月)第二次停火令后,以军人数再次增加至9万余人(10月7日时,以军人数约为8.8万人),且军事装备不断增多,壮大了以军的实力,其中作战飞机增至100多架,海上也有15艘左右的作战舰艇;而阿拉伯联军,尤其是埃及军队在战场上不断失利,联军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10月15日,以军撕毁停火令,再次向阿拉伯联军发起进攻,在这次持续三个月左右的战斗中,以色列军队成功发动了三次战役,从而使得阿拉伯联军实力锐减并促成与以色列的停战协定。“约夫”战役:10月15日,以色列派遣空军袭击了包括加沙在内的多座城镇,并打击了阿里什的空军基地,使埃及军队失去了战场的制空权,与此同时,以军在埃尔曼西亚以东实施突破,切断了埃军由马杰达耶到贝特贾夫林的横穿公路。埃军在内格夫的防线极为狭窄,无法兼顾各处作战点,最后被以军分割包围,以军于10月19日占领胡莱卡特地区,占领了除加沙地带外的内格夫区域。“希拉姆”战役:法齐.卡伍吉所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占领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同时在阿以战争期间夺取了胡拉湖谷地的控制权。以军为了打开北部突破口以改善战场环境,遂在10月30日,通过两侧部队的佯攻行动,趁势攻占加利利地区,并派遣了少数部队进入黎巴嫩,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两岸,在黎巴嫩境内甚至未遭受到额外的抵抗。巴勒斯坦北部门户落入以军手中。“霍雷夫”战役:11月19日埃军从加沙地区进入内格夫沙漠,企图夺回内格夫的以色列占领区,以军出动5个旅,于12月22日向加沙地带的埃军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进攻。与“约夫”战役相同,经验丰富的以色列空军再次出动作战飞机轰炸了阿里什的机场,夺取战场宝贵的制空权。当日以军即夺取了距离加沙地带不足10公里的一处制高点。埃军判断以军将沿海岸公路进攻,但以军的伊加尔.阿隆所率领的部队从比尔谢巴出发,经过事先改造好的道路并偷袭埃军,埃军猝不及防之下丢失了奥贾地区,以军于12月28日攻占了阿布奥格。以色列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战役使得埃军损失惨重,再加上战争失利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消极影响,埃及方面于1949年1月7日要求停战,以色列在战争基本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同意停战。埃以双方于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得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以色列占据内格夫全部区域,奥贾地区进行非军事化建设,埃军不得设防。在埃以停战后,外约旦也在罗得岛上与以色列进行谈判,以色列在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的情况下,获得了一条由卡梅尔至加利利地区,战略意义重大的公路。约旦与以色列签约之后,伊拉克随即撤出巴勒斯坦地区。3月23日,黎巴嫩与以色列停战;4月12日,随着以色列与叙利亚启动停战谈判,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获胜,划分巴以停火线而告终。战役结果第一次中东战争从阿拉伯联军出兵开始到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国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其中达成了两次短时间的停火。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另有数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死亡约6000人,其中包括2000余名犹太平民。此外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巴勒斯坦80%的土地,共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10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犹太国面积多了6000多平方公里,分界线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对于以色列可谓是大获全胜。然而在以色列获胜的背后,却是数十万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军队驱逐,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没有想到,自己在祖辈生活了一千多年的土地上竟成为了难民,联合国决议中的阿拉伯国家也未能建立,至此,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的矛盾再度激化,中东因此战乱不断,巴勒斯坦人因民族矛盾而起的恐怖主义活动更是愈演愈烈,1972年的“慕尼黑惨案”中,杀害11名以色列运动员的恐怖分子正是巴勒斯坦的极端组织“黑色九月”。同样,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也并未缓和,两方在之后又进行了数次中东战争,使得中东地区的和平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