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劝晚年闹离婚的爸妈,在线等很急

信息周末 2024-09-02 02:04:12

如今逛社交媒体,经常会刷到类似的帖子:“爸妈晚年闹离婚,要劝吗?该怎么劝?”底下的评论总是众说纷纭,有人建议尊重父母的选择,也有人希望父母的婚姻能够延续下去。

类似帖子增多的一个大背景是:选择离婚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一些法院公布的离婚案件数据佐证了这一点。

为什么离婚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当父母晚年闹离婚,子女该劝吗?

离婚的老年人变多了

在北京西城法院5年来(截至2021年)审理的家事纠纷案中,近一半的离婚诉讼是由60岁以上的老人提出的。

不光是西城法院,北京怀柔法院近5年(截至2021年)审理的离婚案件中也存在这样的共性;5年中,怀柔法院共新收60岁以上老年人离婚案285件,同比增长57%,占该院离婚案件总数的14%。

选择离婚的老年人,结婚时间并不短。据怀柔法院统计,48%的案件当事人结婚20年以上,其中婚姻存续时间最长的为36年。60岁以上的初婚夫妻起诉离婚的,结婚时间都在28年以上,44%的案件当事人婚姻存续超过了40年,其中结婚时间最长的是50年,起诉离婚时绝大多数子女已经成年。

不少老年人年轻时遭遇的是包办婚姻,原本就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矛盾不断积累。以前老年人会选择委屈自己,反正几十年都这么过来了,就凑合着过日子吧;如今很多老年人不这么想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包括对婚姻的看法。老年人越来越意识到个人幸福的重要性,不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婚姻形式,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契合和生活质量;社会对离婚的宽容度也在增加,老年人离婚受到的压力减小,他们更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老年人也有离婚的底气。经济条件的改善使老年人在经济上更加独立,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配偶或者害怕离婚后的经济困难,这降低了他们维持不幸福婚姻的必要性。

随着退休生活的到来,老年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个人情感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当婚姻关系中出现不公平待遇或无法解决的分歧时,他们倾向于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离婚的老年人变多了还有这么一种情形:再婚后离婚的老年人比例更高,也就是通俗讲的“半路夫妻”。

怀柔法院判决的75%的老年人离婚案涉及再婚家庭,男女双方均为再婚的占到9成,而且有7成婚后没再孕育子女。西城法院再婚老年人的离婚率超过65%,因再婚导致的家庭继承纠纷占比达到14.3%。

去年北京昌平法院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涉老离婚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在该类案件中涉再婚离婚案件数量占比48.2%,离婚率为60.1%,相较于40.8%的初婚老年人离婚率,比例明显偏高。

老年人再婚后离婚率更高,包含一些“半路夫妻”的特有因素。

一方面,婚姻出发点的功利性。部分老年人再婚的初衷并非出于深厚的感情基础,而是为了相互陪伴、照顾生活所需;也有一些老年人将再婚视为获取经济保障或生活照料的途径,这种实用主义的婚姻观在遭遇现实生活挑战时容易动摇。

另一方面,“半路夫妻”的婚姻牵涉更多经济纠纷,容易遭到子女的干预和反对。一些老年人再婚前未能妥善处理各自的财产问题,婚后因经济利益引发的争执频发。

子女源于对家庭财产的担忧,可能对继父母持有敌意,担心自己的继承权受损,这种外部压力或破坏老年人婚姻的稳定性。

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老年人离婚率的上升,老年人“半路夫妻”婚姻破裂的概率更高。

子女该不该劝

为人子女烦恼的是,当爸妈晚年闹离婚,该劝吗?尤其当父母是初婚夫妻且婚姻已经存续至少二三十年了,有一方突然提出要离婚,子女要如何表达意见?

不必讳言,在一些传统家庭中,父母之间是“无爱”的。费孝通有这么一个观点:“中国的家庭,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

夫妇之间只是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也即,中国的家庭结构更倾向于以纵向的血缘关系为主轴,强调父子、婆媳之间的关系,而夫妻之间的关系则被视为次要的“配轴”。这是一种以家族延续和功能需求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夫妻间的感情联系往往被事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需求所淡化。

在这一观念下,婚姻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社会契约或功能性联盟,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家族血脉的延续、财产的继承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维护。夫妻双方可能更多地基于经济互补、社会责任或是家族期望而结合,而非纯粹的爱情基础。

在此婚姻模式下,不少夫妻缺乏深厚的情感交流,更多只是履行各自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职责,共同承担生活的重担,形成一种“搭伙过日子”的状态。

这种“搭伙过日子”的状态,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父母的婚姻状态。但他们出于对子女福祉的深切关怀,或是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坚守,选择继续共同生活,维系着表面上的婚姻完整。当父母有一方或双方晚年却提出离婚,这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

如若父母离婚属于这一情形,那么子女与其劝阻,不如给予一些支持。为了家庭的稳定和子女的成长,父母已经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多年。

父母晚年离婚是他们人生旅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分离,也是个人精神上的解放,是对自我价值和幸福追求的重新定义——父母终于有机会去追求那些在年轻时因责任感和义务而放弃的梦想和愿望。子女不劝,不仅是对父母过去牺牲的尊重,也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祝福。

父母一方离异或丧偶后再婚又闹离婚的情形,就比较复杂了,离婚很可能伴随着财产的重新分割。子女既要尊重父母的婚姻自由,如果发现父母的新伴侣有不当动机,子女也有责任提醒并帮助父母,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

事实上,老年人“半路夫妻”的婚姻,与其离婚时再闹得鸡飞狗跳,还不如再婚前明确双方的财产归属。很多子女反对父母再婚,这已经侵犯父母的婚姻自由,倒不如建议父母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制定公正的婚前协议,明确财产的归属和继承权,把很多离婚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再婚前处理好。

总之,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在面对父母晚年离婚的情况时,没有一刀切的答案。

子女可以尝试开放、诚实的沟通,理解父母的立场,尊重父母的选择,也坦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尽最大努力减轻父母离婚带来的负面效应,协助父母作出最符合他们自身幸福的选择。

陈子非

责编 刘韵珊

0 阅读:0

信息周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