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中国股市成交额创下多项历史纪录:
开盘后不到20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刷新此前9月30日创下的历史最快万亿纪录;上午10时40分许,A股市场成交突破2万亿元,为历史首次在上午交易时段突破2万亿成交;截至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达3.45万亿元,刷新此前在9月30日创下的25931亿元的成交金额历史纪录。
行情启动之前,沪深两市最低成交额是8月14日的4775亿,相比之下,10月8日的成交额已经放大7.2倍。面对成交大幅释放以及市场短期的大波动,投资者对于此轮行情是否结束产生了分歧。实际上,成交天量并非股市行情见顶的标志,但确实是阶段冲顶的预期。而天量成交不能持续以及大幅萎缩,才是行情可能见顶的重要信号。
首先,纵观历次牛市行情,成交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而成交最高的阶段并非是牛市最高位。
上证指数2006-2007年走势以2006年到2007年的历史最大牛市为例,从行情走势看,经历了大约三个阶段,而伴随着行情的几个阶段,成交量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
温和放量、大幅放量以及逐步缩量。其中温和放量是因为指数从长期底部开始上升,买盘逐步涌现,相比于此前的底部,市场出现成交的逐步释放;而当股价迎来明显上行趋势后,买卖成交大幅增加,市场一般呈量增价涨的格局。最后,指数进入高位区间,买卖双方分歧越来越大,买卖行为减少,成交逐步萎缩,不过此时市场还会出现量缩价涨的格局,直至成交无法再释放,指数开始整体回落走低。不仅仅是 2006 到 2007 年的牛市,纵观历史牛市行情,皆是如此。
其次,纵观历次牛市行情,成交量峰值并非对应行情的高位,成交的萎缩以及成交不能再次释放是指数见顶回落的重要标志。
上证指数阶段牛市和成交量以2006 - 2007年、2014 - 2015年两轮最大的牛市为例,2007年股市最大成交在5月份,而当时指数一直上行到10月份,再次大涨2000点后才迎来顶部,但从5月份之后,市场整体是缩量的;至于2015年的牛市,成交峰值也在5月份,指数于6月份继续上涨后见顶,随后成交萎缩迎来整体的重心回落。由此可见,实际上成交的峰值并非对应指数的最高位,而指数的回落以及下跌,核心是增量资金跟不上以及成交整体萎缩造成的。
第三、以史为鉴,当前的历史成交额或并非此轮行情成交的峰值,也并非对应行情最终的顶部。
回顾历史行情,从熊市到牛市的转换以及牛市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可以看到成交量逐步释放的现象,从极度缩量到大幅释放,最终达到峰值,而后迎来新的成交回落。过去的几轮熊牛转换以及牛市过程中,2007年-2008年,最低成交额318亿,最高成交3714亿;2009年-2013年,最低成交额627亿,最高成交4283亿;2015年-2018年,最低成交额2067亿,最高成交23576亿;而此轮自2021年以来的熊市以及近期行情爆发之下,两市最低成交4000多亿,目前最高成交已经突破3.4万亿。
历次牛熊周期,最高峰成交额和最低峰成交额对比情况2007年-2008年、2009年-2013年以及;2015年-2018年期间市场最低成交和最高成交的比值分别是8.56%、14.64%以及8.77%,平均是10.66%。而此轮行情,在指数暴涨前两市最低值是8月14日的4775亿,以此测算,此轮行情如果延续,两市成交额的峰值或在4.08-6.99万亿区间,而平均值约为5.09万亿。而当前3.4万亿的成交额,虽然创了历史新高,但在市场体量倍增以及增量资金不断之下,成交额或远为达到此轮行情的峰值。
因此,当前市场持续暴涨之下,虽然迎来短期成交的巨额释放,也虽然迎来指数的大震荡,但纵观历史牛市行情,这里洗盘或者区间震荡概率较大,在市场热情高涨以及增量资金依然在途之下,指数仍有再次上行以及继续新高的基础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