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陕西13岁少年捡到玉玺,上交获20元奖励,44年后专家找上门

点点读历史 2024-11-01 02:23:20

1968年陕西13岁少年捡到玉玺,上交获20元奖励,44年后专家找上门

2012年的一个平凡清晨,陕西咸阳韩家湾村的孔忠良正准备下地干活。刚推开家门,就看见村支书带着几位陌生人站在院子里。这些人自称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是专程来请他参加省里的表彰大会。孔忠良一时愣住了,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一个普通农民,怎么会和省级表彰扯上关系?直到工作人员提起44年前那个平凡的下午,他才恍然大悟。那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关于一个13岁少年、一条小河、一枚神秘的玉玺,以及一笔区区20元的奖励。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这个普通的乡村少年与价值连城的国宝相遇?又是什么样的选择,让他在44年后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一、意外的发现

1968年9月15日,秋高气爽。陕西咸阳韩家湾的小学校园里,已经响起了放学的铃声。因为轮到值日,13岁的孔忠良留在教室里打扫卫生。那个年代的农村小学条件简陋,教室里除了几排木头课桌,就是一块黑漆漆的大黑板。扫地、擦黑板、倒垃圾桶,这些都是值日生的日常工作。

当孔忠良收拾完教室,太阳已经西斜。往常这个时候,都会有三五个同学在校门口等他一起结伴回家。但今天大家都着急回家帮忙收秋,没有人等他。韩家湾到孔家村之间有一条土路,路边是一条清澈的小河,当地人称之为"磨盘沟"。这条河流经几个村庄,水量不大,但终年不断。

走在回家的路上,孔忠良看见路边散落着不少鹅卵石。农村孩子的童年总是充满了各种简单的游戏,踢石子就是其中之一。一路上,孔忠良一边走一边用脚踢着石子玩耍。

快到磨盘沟边时,他踢出的一颗石子正好落入河中。这一带的河水清澈见底,阳光照射下能清楚地看见河床。就在石子落水的地方,孔忠良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物件。那是一块白色的石头,与周围的鹅卵石明显不同。它的形状规则,表面光滑,隐约能看出一些纹路。

河水并不深,大约只到小腿肚子。孔忠良把书包放在岸边,卷起裤腿就下了河。河床上有些滑,他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生怕摔倒。弯下腰,伸手去摸那块白石头时,发现它比想象中要沉得多。

捞出来后,孔忠良用河水仔细冲洗着石头上的泥污。渐渐地,一块方正的印章形状显露出来。这块"石头"通体洁白,触感温润。顶部雕刻着一个怪异的动物形象,底部则刻有几个古字。虽然认不出这些字,但孔忠良知道这肯定不是普通的石头。

天色渐晚,河边的凉意也渐渐袭来。孔忠良赶紧把这块特殊的"石头"装进书包,加快脚步往家赶。一路上,他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这块"石头"到底是什么?上面刻的又是什么字?这些问题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

回到家时,秋日的夕阳已经染红了整个村庄。农家的晚饭总是很简单,几个玉米饼,一盘咸菜就算是一顿饭。但今天的孔忠良却有些心不在焉,他迫不及待地想让父亲看看自己的发现。

河边的这次偶遇,不仅改变了一个少年的人生轨迹,更让一件流失民间多年的国宝重现天日。而这个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二、父子同心的抉择

晚饭后,孔忠良从书包里拿出那块"石头",递给正在收拾碗筷的父亲孔祥发。油灯的光线下,这块玉器散发出柔和的光泽。孔祥发接过来仔细端详,用手指细细摩挲着表面的纹路。作为一名在外做过小生意的农民,他见过不少古玩字画,立即判断这应该是一方印章。

孔祥发从柜子里找出一瓶墨水和几张白纸,小心地在印面上蘸了墨水,在纸上印了几下。印章上显现出几个古篆文字,虽然字迹并不十分清晰,但足以看出这枚印章的不凡。

这个发现让全家人陷入了沉思。当时的农村,靠种地刚够温饱,如果能卖个好价钱,或许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但孔祥发年轻时在城里做过生意,深知文物流失到外地的危害。他给儿子讲起了当年在西安古玩市场看到的一些文物贩子,以及那些被破坏的古墓和流失海外的文物。

第二天一早,孔祥发找来了村里的老支书商量这件事。老支书看过印章后,也认为这很可能是件重要文物。他建议直接送到省里的文物部门,这样既安全又正当。

但去省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时候从韩家湾到西安,需要先步行到十里外的集镇上坐班车,再转乘另一趟车才能到达。为了赶上早班车,父子俩天不亮就出发了。

临行前,母亲特意蒸了几个玉米面馍馍让他们带着路上吃。那时候农村人进城都带干粮,买饭要票证不说,还要花钱。孔祥发把印章用棉布包好,小心地放进贴身的衣兜里。

在去往西安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自称是收古董的商人。这人注意到孔祥发衣兜鼓鼓的,就打听他们要去哪里。得知他们要去博物馆,立即表示愿意出高价购买他们的东西。但孔祥发只是淡淡地回答说是去看望亲戚,并没有透露印章的事。

到达西安已是中午时分。父子俩先在火车站附近打听博物馆的位置。当时的西安比现在小得多,但对于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农村人来说,依然显得很大。他们走了好几条街,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通往博物馆的公交车站。

路上,又遇到两个自称是古董商的人,看到他们东张西望的样子,就主动搭讪。这些人出的价格一个比一个高,但孔祥发始终没有动心。他知道,真正的文物应该属于国家,属于全体人民,而不是被倒卖牟利。

这一路上的周折,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跋涉,更是一次诚信与坚持的考验。在那个物质条件还很贫乏的年代,面对可能改变家庭生活状况的诱惑,父子俩依然选择了一条正直的道路。

三、博物馆的惊喜

下午两点,当孔祥发父子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大门时,已经饥肠辘辘。门口的保安看到这对衣着朴素的农民,起初并不太愿意放行。直到孔祥发说明来意,展示了随身携带的印章,保安才赶紧通知了馆内的工作人员。

很快,博物馆的几位专家匆匆赶来。其中一位姓张的老专家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接过印章。在一间明亮的办公室里,专家们拿出放大镜、文献资料,开始了详细的鉴定工作。

张专家先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印章的材质和工艺。这枚印章通体以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细腻。印章顶部雕刻着一只盘踞的瑞兽,做工精细,线条流畅。瑞兽的造型符合汉代玉器的艺术特征,显示出超凡的工艺水平。

另一位擅长古文字研究的专家对印面进行了拓印。在专业的印泥和宣纸上,那些模糊的篆字终于显现出清晰的面貌。经过反复对照古籍,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传说中的吕后玉玺。

就在专家们进行鉴定的同时,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一位西安著名的古董商带着几个助手来到博物馆,提出要见孔祥发父子。这位古董商出价五千元,要当场购买这枚玉玺。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相当于普通工人十几年的工资。

正在这时,博物馆的领导也赶来了。他们告诉孔祥发,这枚玉玺极有可能是西汉吕后的印信,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如果是真品,将填补我国汉代玉玺收藏的重要空白。

面对古董商的高价诱惑,孔祥发始终保持沉默。最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国家的东西,就应该归国家。"这句朴实的话,让在场的专家们都为之动容。

按照当时的规定,上交国家文物可以获得一定奖励。经过研究,博物馆决定给予孔祥发20元的奖励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在当时也够买两袋大米了。

临走前,张专家特意找来纸笔,记下了孔祥发父子的名字和住址。他说:"这样的善举,我们一定要记住。"博物馆还特意安排车把父子俩送到了汽车站。

回家的路上,天已经黑了。但对于孔祥发父子来说,这却是一段充满光明的归程。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枚玉玺此后经过多位专家的反复研究,最终被确认为真品,成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

就这样,一个农村少年的诚实,一位父亲的正直,让这件流失民间的国宝重回国家的怀抱。而那张记录着他们姓名和住址的纸条,也被博物馆小心地保存了下来,等待着日后相见的机会。

四、44年后的重逢

2012年春天,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在筹备一场特别的展览,主题是"国宝守护者"。展览旨在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群众为保护文物作出的贡献。在整理往年档案时,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记录着44年前上交玉玺的父子信息。

经过多方查询,博物馆终于在韩家湾村找到了孔忠良。这些年来,他早已从当年的少年成长为一位白发老者。而他的父亲孔祥发已经在几年前去世,没能等到这次重逢。

当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孔忠良家中时,他正在院子里劈柴。44年过去了,韩家湾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农家院落也都盖起了砖房。但孔忠良依然过着务农的生活,和当年一样朴实。

工作人员向孔忠良展示了那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父子俩的名字依然清晰可辨。随后,他们向孔忠良介绍了这枚玉玺的研究成果。经过专家们多年考证,这枚玉玺确为西汉吕后所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玉玺上的篆书"皇后之玺"四字,为研究汉代宫廷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

更让孔忠良感慨的是,这枚玉玺的发现,引发了学术界对汉代玉玺文化的深入研究。专家们通过对比这枚玉玺的特征,成功辨识出多件流失海外的汉代玉玺,其中部分已经成功追索回国。

博物馆邀请孔忠良参加即将举办的"国宝守护者"展览开幕式。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如此正式的邀请。村支书特意帮他准备了一套新衣服,还动员全村人为他送行。

在开幕式现场,孔忠良见到了当年接收玉玺的张专家。已经90多岁的张专家特意坐着轮椅来参加活动。两人相见,一时无话,只是紧紧握着对方的手。张专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那是44年前他们在博物馆的合影。照片虽然已经发黄,但定格了那个特殊的时刻。

展览中,这枚玉玺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的说明牌上,不仅介绍了玉玺的历史价值,还特别记录了孔忠良父子的事迹。参观的观众在听说这个故事后,纷纷向孔忠良投来敬佩的目光。

开幕式结束后,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多位文物专家和历史学者齐聚一堂,听孔忠良讲述当年发现玉玺的经过。他们告诉孔忠良,正是像他父子这样的普通人的善举,才使得无数珍贵的文物得以保存下来。

回村后,孔忠良把博物馆赠送的纪念证书和奖章挂在了堂屋的正中央,旁边是父亲的遗像。那个曾经获得20元奖励的13岁少年,如今已经57岁了。但那份守护国宝的朴素情怀,却代代相传,永远留存。

五、文物保护的新篇章

2013年,韩家湾村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孔忠良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民间文物保护小组。这个由十几位村民组成的小组,开始在当地开展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每逢赶集的日子,孔忠良就在村口支起一张桌子,向过往的村民讲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县文物局。局里派人来到韩家湾村,为文物保护小组举办了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识别文物、如何进行初步保护,以及发现文物后该如何处置等实用知识。孔忠良把这些内容都认真记在一个笔记本上,这个本子后来成了村里文物保护的"教科书"。

2014年春天,村里一位老农在整理祖屋时,发现了一批清代的官方文书。这些文书记录了当地的赋税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老农第一时间找到了孔忠良。文物保护小组立即启动了保护预案,一面通知县文物局,一面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这次行动引起了省文物局的关注。他们派专家组来到韩家湾村,对文物保护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专家们惊讶地发现,村里不仅建立了文物线索登记簿,还绘制了一份详细的文物分布图,标注了村域范围内的古建筑、古墓葬等历史遗存。

2015年,韩家湾村的文物保护模式开始在周边村庄推广。孔忠良经常被邀请到其他村讲课,分享文物保护的经验。在他的影响下,周边十几个村子也相继成立了文物保护小组,形成了一个保护网络。

2016年夏天,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韩家湾村。村北的一处明代古墓出现塌方危险。文物保护小组的成员顶着大雨,用编织袋装沙子筑起了防护墙,成功保护了这处古墓。这个事件被省电视台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7年,韩家湾村被文化部授予"文物保护示范村"称号。在授牌仪式上,孔忠良代表全村发言。他说的不是什么大道理,只是讲述了父亲当年教育他保护文物的往事。这个朴实的故事,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触动。

2018年,村里建起了一个小型的文物保护展示室。展示室里除了介绍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还专门辟出一个角落,陈列着这些年村民上交的文物照片。每张照片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2019年,年过花甲的孔忠良开始带领年轻人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他把44年前父亲教给他的道理,一字不差地传授给新一代的文物保护者。在韩家湾村,"国家的东西,就应该归国家"这句话,已经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村里的文物保护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文物保护小组迅速调整工作方式,开始通过手机视频进行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反而让文物保护的理念传播得更远。

今天的韩家湾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文物保护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众多参观者来到这里,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而那个当年上交玉玺的故事,也在不断地被传颂,激励着更多人投入到文物保护的事业中来。

0 阅读:3
点点读历史

点点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