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观心铭》,修行诀窍浅显易懂,读来让人红尘悟清凉!

老方说老方说 2024-09-16 16:25:02

释德清,号憨山,又称憨山大师,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观心铭》是修行诀窍,浅显易懂,读来让人红尘悟清凉。

1、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

人生在世,以身体为便利,也以身体为大患。身体是物质,每天都要吃饭,就必然受身体所累,所以《道德经》里说: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但如果把身体看作镜花水月,心不着相,如明月高照,意念自然起伏,最终触及不生不灭的境地,那就能体悟到其中的玄妙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人的所见所闻,包括眼耳鼻舌等感官所感触到的都是“空相”,如果不能认识这点,那人就会为物所奴。

但怎么认识呢,就是从觉察开始。

2、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便,总归一窍。不依形气,形气窒碍。莫认妄想,妄想生怪。

我的体会是以呼吸来觉察,人活一口气,在人身还处于胎儿早期的时候,心脏就开始跳动,而且此后终生不停,直到呼吸停止的时候。

想一想,当你情绪波动的时候,呼吸也会有变化,比如心情激动就容易呼吸短促,甚至有时候看到什么人或事物还会呼吸刹那暂停,反过来说,人的呼吸变化也会影响到心念的变化。

所以儒释道三家都强调呼吸的调理,以求绵绵若存的状态。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圣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当人可以呼吸深沉,甚至若有若无的时候,内心的杂念也会减少很多。

否则就容易杂念纷飞,妄想丛生,从而让人神魂颠倒,也就是所谓的“生怪”。要知道,魑魅就在人心啊。

3、谛观此心,空洞无物。瞥尔情生,便觉恍惚。急处回光,着力一照。云散晴空,白日朗耀。

“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万千情绪都是从心而起,只要时刻有省察,如日月观照,那内心世界就可谓正大光明。

古人讲慎独,吾日三省吾身,就是看得透彻,人这辈子确实是要以修身为本。

要知道如果自己的性情和心意出了差错,那在关键时候可能就会犯下大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因为内心的破绽必然会跟外在产生关联,从而带来损害的。

总之,修身的关键是养心,慎独就是养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等什么时候到了“我心光明”的程度,才算是大成。

4、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念起即觉,觉即照破。境来便扫,扫即放过。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内心的波澜不惊确实是根本。

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生万法,相由心生,确实如此。如果心不为物和境所动,那还有什么可以迷惑、伤害你呢?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对自己的认识是重要的,时刻的自我觉察是重要的,念其即觉,觉之即无,觉察就是修行。

所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我倒觉得一开始还是要“心动”,特别是忍辱负重的时候,要从中体会苦其心志的意味,受用不尽。

5、善恶之境,随心转变。凡圣之形,应念而现。持咒观心,如磨镜药。尘垢若除,此亦不着。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善或恶往往取决于心念的变化。或者说凡人和圣贤的区别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心念的不同。

从这点而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所说是对的,大多数人都无法顿悟,根器不利,都需要日积月累的修炼,然后才能:

“广大神通,自心全具。净土天宫,逍遥任意。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熟处若生,生处自熟。二六时中,头头尽妙。触处不迷,是名心要。”

《观心铭》所述非常简要,常人读来都可以有所理解,只要能够持续在意,不断修持,那有所成就不是太难。

事实上,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只有平常为人处世,言行举止都能为善去恶的人,才能心不迷,福量无尽。

25 阅读:862
评论列表

老方说老方说

简介: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