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天地造化,邵雍《观物篇》蕴含“道意”最大的5句话,受益了

老方说老方说 2024-09-19 16:57:28

天地宇宙,星辰生灭,造化轮回,邵雍可以说是一个通过天赋、学习和努力而“证道”的人物,他的智慧让人敬仰,我们现在学习邵雍,其实也等于是“吸收能量”,滋养生命。

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生在世,若是不知“道”,不能去学道、悟道,那多少有些根器不利,灵性太差,空间太狭。

《观物篇》是邵雍思想的结晶之一,可谓蕴含“道意”,其中有5句话参透天地造化,发人深省,让人受益匪浅。

1、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

曾国藩曾表示,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这个思想应该是受到邵雍的影响。

“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

这样的话如果不是思想见识极高,心胸极大,是无法言说出来的。邵雍认为,天地万物都可以用阴阳、刚柔的视角去看。

“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静之始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一刚一柔交而地之用尽之矣。”

所以,太极生两仪,尽管世界变化莫测,但既然洞察到了本质,那万变不离其宗,很多现象就可以清晰了。

2、阴阳刚柔,则犹人之精神而所以主耳目口鼻、血气骨肉者也。

日月星三光,天地人三才,为什么这么说?

就是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古人认为人乃“道体”,人的身体与日月星辰对应,人的大脑有灵性和创造力,因此可以与天地并列。

天地之间,犹形影,声响之相应,象见乎上,体必应乎下,皆自然之理也。盖日月星辰犹人之有耳目口鼻,水火土石犹人之有血气骨肉,故谓之天地之体。阴阳刚柔,则犹人之精神而所以主耳目口鼻、血气骨肉者也,故谓之天地之用。

其实按照科学上的研究和验证,人的基本构造确实是源于宇宙,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身体物质确实是跟星辰的物质一样。比如人身同样有阴阳二气,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作用。

俗话说,尘归尘,土归土,这也称得上实事求是的说法。生老病死是自然,人的生命的生灭(包括感情、情绪的起伏),事实上就是跟天地轮回一样。

3、人之所以灵于万物者,谓其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

邵雍认为,人是“物之至者也”,圣人是“人之至者也”。两者什么区别呢?

人之至者,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世观万世者焉。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者焉。其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者焉。其能以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古今,表里人物者焉。

网上有句话“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就不如邵雍这段话说得透彻。要知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近乎道矣。所谓圣人,就是以自己的心跟天地的心合一,明察一切。

“声色气味者,万物之体也;耳目鼻口者,万人之用也。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

这段话可以联系苏轼《赤壁赋》里的一句话参照来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天地万物,风光无限,但可以尽收眼底,这就是人的感官之用。想一想,如果是没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呢?

4、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

这句话又让我想起了庄子的《齐物论》,以及《道德经》里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站在天地的角度看,一个人和一只狐狸或一棵树没有区别,都是“物”而已。

但要是从“道”的高度来看呢?天地也是物,跟人也是一样,道家思想的伟大就在于此,人在天地间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是道家让人跟天地平等化了。

道之道尽于天矣,天之道尽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于物矣,天地万物之道尽于人矣。人能知天地万物之道所以尽于人者,然后能尽民也。

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从老庄到邵雍,世界观是一致的。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有好生之德,对万物一视同仁,不管是一只鸟还是一根草,都允许其存在。而圣人学天地,“得道”后就自然是厚德载物,利益众生。

5、夫古今者,在天地之间犹旦暮也。

“以今观今,则谓之今矣;以后观今,则今亦谓之古矣。以今观古,则谓之古矣;以古自观,则古亦谓之今矣。是知古亦未必为古,今亦未必为今,皆自我而观之也。安知千古之前,万古之后,其人不自我而观之也。”

邵雍这里就阐述了时间、古今的关系。在他这样的人看来,“时间”只是一个概念或尺度,古往今来,就像是一条河,所谓古今,就如白天和黑夜。

我们现在的人看身边的人说是今生今世,而在以后的人看来,“现在的我们”就成了古人。或者说,古代的人也曾经是“现在的我们”,他们看自己之前的人们,跟我们看之前的人们或将来的人看我们一样。这样的哲思可以在很多诗句里有体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荀子也说过,“以道观尽,古今一度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所以我们通过现代来分析、认识古代,而知道古代的事情,也就可以判断以后的发展。知古鉴今嘛,以史为鉴,可以知盛衰、兴替。知今通古自然就能够明智。

17 阅读:659
评论列表
  • 2024-10-20 16:25

    邵雍为万物自然人生社会缘觉者搞一生!对人类贡献实用的是卦数卦理之道! 千年的秘密出一奇人!

老方说老方说

简介: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