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使命的头条号』
汗出一证原因颇繁,然以阴虚内热汗出为多见。不仅晚上睡时盗汗多属此类,白天醒时汗出亦多属此类。人每以白天烦躁汗出,诊为阳虚自汗,用黄芪之类固表止汗,虽能暂时收功,但烦躁难消,效不巩固,有时还能加重病情。
如热病后期阴虚,烦躁汗出,热气上冲,乃由内伏邪热,余邪未清之故。治疗应以养阴清热治其本,佐以止汗治其标,方能收到较好疗效。阴虚内热而致汗出,缘于心经有热和心肾阴虚。汗血同源,血为心所主。
古人称:汗为心之液。烦为心热,热则气冲于上而头面烘热,热迫液泄则汗出。可用栀子、连翘清心泻热。肾主五液,为元阳元阴之宅,阴虚不潜随阳外越即为汗。可用石斛、天冬、麦冬滋养心肾之阴合之。心经之热除,心肾之阴复,汗当自止。将此法随症加以变通,验之临床每每取得较好功效。
余曾治一苏姓女患者,57岁,自述多汗有年(原患功能性子宫出血)。发作前先烦躁,自觉有股热气由腹部上冲于头,随即汗出淋漓,内衣尽湿。片刻心烦减,汗止身凉,一如常人。最多每日可发作20次。即使冬季冰雪严寒亦如是。病人深感痛苦,四处求医,皆谓阳虚自汗,以温补治之效不明显。余查舌红苔白,脉细数。证属阴虚火旺,治以滋养心肾之阴,清降心经之火。自拟止汗汤:生地黄6g,玄参15g,沙参9g,石斛9g,天冬、麦冬各9g,栀子9g,连翘9g,竹叶9g,龙骨9g,牡蛎30g,浮小麦30g,五倍子9g0上方诸药配合,调节体内阴阳,使阴平阳秘。服药10剂而获全功,后随访未复发。
—完 —I 注: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请勿盲目试用!(感谢您的关注,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