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进入2025年4月中下旬,A股市场将迎来多项关键事件与政策节点,市场波动或显著加剧:
1、海外市场风险传导
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的连锁反应。美联储自去年12月以来一直将政策利率维持在4.25%-4.50%区间。政策制定者普遍认为,加征关税可能会推高通胀并放缓经济增长。包括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内的多位官员表示,在对贸易和其他政策的实际影响有更清晰的判断前,他们倾向于“观望”。在此之下,美股科技股持续走低。如果美联储降息不断推迟,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将加剧成长股估值压力,尤其是创业板中高估值的科技、新能源等板块可能面临调整。
另一方面,美对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计划于4月下旬公布新关税政策,若对华加征关税范围扩大,传统出口导向型行业(如机电、轻工)或受直接冲击,而国产替代逻辑强化的半导体、信创等领域可能逆势受益。需警惕政策落地后市场情绪的短期波动。
2、季报密集期下,微盘股业绩“压力测试”
历史规律显示,4月微盘股胜率不足 30%。过去十年,在历史上微盘股的表现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日历效应。在历年1月、4月和12月,微盘股的月度上涨次数占比显著低于其它月份。从上涨幅度来看,近十年中只有1月和4月的平均涨幅为负。
这里有个最核心原因,就是业绩集中披露压力。4 月中下旬是年报和一季报密集发布期,微盘股因盈利稳定性差,业绩变脸风险较高。
此外,当前市场面临风险是退市新规与资金分歧。2025 年1月实施的《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明确,连续 20 个交易日市值低于 3 亿元的股票将被强制退市。与此同时,财务问题的上市公司也将被强制退市。在季报密集公布的敏感期,对于市值不高的微盘股以及有潜在财务问题的标的,将迎来市场的担忧。与此同时,尽管中证2000指数ETF近1月规模增长2005万元,显示部分资金逆向布局,但海富通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份额持续萎缩,反映市场对小市值策略分歧。
3、月底政治局会议:经济与政策的定调方向
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市场对于新一轮增量政策抱有期待。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政策发力方向或体现为“三稳一扩”——稳就业、稳外贸、扩内需、稳预期。其一,美国大肆加征关税将直接影响外向型企业的订单和利润及上下游的劳动力市场,因此稳就业、稳外贸是短期政策的核心关切。其二,由于外部冲击超出预期,为了达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尤其是充分就业目标,扩内需、促消费等逆周期政策有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增量财政政策或有一定指引,货币配合财政发力也势在必行。其三,外部环境动荡的大背景下,国内社会预期稳定更加重要,资本市场是阵地最前线,房地产市场是堡垒基本盘,稳住楼市股市相关政策也值得期待。”
在此基础上,如果会议释放超预期宽松信号,则有望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则可关注政策受益板块,比如科技与高端制造:AI产业链(端侧复苏)、国产替代半导体;低估值顺周期:家电、汽车(受益以旧换新政策);避险资产:高股息红利股(如公用事业、能源)但如果政策低于预期,而海外市场依然低迷,仍需留意指数再次探底的可能!
总体看,4月下旬还是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投资者以观望等待为主,关注海外市场以及事件的同时,留意国内重要会议的政策预期以及业绩验证的具体表现。在此之下,可考虑以下策略:
1、短期防御为主,规避业绩暴雷的微盘股,优先考虑布局一季报高增长行业(如电子、化工、医药)中的低估值标的;
2、中长期关注政策红利,待重要会议定调后,重点配置政策支持的科技、消费及稳增长主线;
3、如果海外波动加剧,可考虑适度增配黄金、债券等避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