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但开盘后快速上行翻红,此后进一步走高。午后,三大指数悉数发力,指数重返5日均线之际,沪指再度迎来此轮反弹新高。盘面上,金属板块走强,计算机、美容护理以及传媒板块走强,多板块上涨下银行、食品饮料以及房地产等板块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日指数上行,也尽管今日两市成交小幅释放,但整体刚过万亿的成交额,仍属于阶段地量水平。在近期市场成交不济之下,为何指数能持续反弹,并且不断刷新反弹新高?
我们认为,这里无量上涨的背后,或有几个核心的因素:
1、政策护盘与资金托底驱动市场信心。继中央汇金、中国诚通等“国家队”资金多次出手增持ETF,并通过再贷款、财政补贴等工具稳定市场流动性,缓解了投资者对流动性危机的担忧之后,近期政策面多次释放稳股市信号,再加上央行表态择机降准降息强化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之下,政策呵护之下市场信心整体回升;
2、 市场情绪修复与结构分化。尽管成交量未显著放大,但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内需消费(如食品饮料、免税)、防御性板块(银行、黄金)以及政策红利行业(军工、半导体)成为资金主要流向,推动指数上行。例如,银行板块中多股创历史新高,大消费板块多股持续走强,显示资金在不确定环境中抱团确定性资产;
3、外部风险暂缓与预期博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缓解了新兴市场资金外流压力,而美国关税政策细则尚未完全落地,市场短期进入“利空真空期”。市场博弈月底重要会议可能释放增量政策以及一季报业绩改善预期,形成阶段性反弹动能
不过,尽管市场出现无量上涨的强势状态,但其可持续性以及其中可能的潜在风险还是需要重点留意:
一方面,成交不足之下,反弹的持续性存疑。当前市场成交额在1.1万亿左右,资金主要还是从高估值品种在向低估值品种转向,存量资金为主,增量资金相对有限。而在新的政策未落地和明确之前,增量资金也仍有观望情绪。这种情况下,量能不足或制约指数反弹的持续性;
另一方面,技术面看,4月7日的跳空缺口仍是短期制约指数反弹的重要压力,如果无法放量突破,可能引发技术性回调。况且,当前进入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期,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或面临调整压力,需利益可能的不利共振;
除此之外,尽管海外关税政策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处于等待期,但这仍是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如果关税政策进一步升级或者美联储降息预期走弱,那么新兴市场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总之,当前A股无量上涨主要依赖政策护盘与结构性行情,但量能不足及外部风险制约反弹高度。短期,尽管指数整体反弹,但市场成交低迷、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应关注政策以及市场可能的变化。同时,做好相应的策略应对。一方面,短期警惕无量反弹后的回调风险。另一方面,波段耐心等待政策与基本面共振。此外,具体的配置上,仍可采取防守叠加进攻的平衡策略。短期继续进行个股博弈的同时,做好组合配置。防御方向,可关注高股息(电力、银行)、消费(免税、智能家居)等方向。而进攻还是成长主线,逢低可继续关注半导体设备、AI算力及政策受益的新质生产力方向(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