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江苏立项50%,长三角科创联合攻关要看这个高新区

麴义看金 2024-02-24 14:50:48

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是东莞的太平手袋厂。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三来一补”企业牌照,给的就是它。

这背后有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1978年,香港不断上涨的制造成本把一位叫张子弥的港商逼到了倒闭边缘。恰逢国务院颁发《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规定广东、福建可以实行来料加工试点。借助新政,这个港商想奋力一搏,于是来到内地寻求机会。几经波折,终于在东莞虎门镇找到出路,合资办下的企业领到了工商编号“粤字001号”,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太平手袋厂。

只是,相较于通俗流传的这个版本,当初的故事还有很多小细节。

比如,当时和这位港商一起赶往东莞厂房的,除了东莞当地的领导,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关键人物:华润的高层。

华润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

原来,在幕后为港商搭桥铺路的,正是在中国外贸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华润。

早在1975年,为解决外销国货货源供应不稳定、质量缺乏保障等问题,华润已经开始在深圳一带开展来料加工业务,为港商穿针引线、搭桥铺路。1978年,华润还向国家提出了推广港商在内地开展加工装配业务的做法的建议。

看得出来,华润在早期做贸易时,就有资源调配与跨区合作的意识了。

1983年华润集团成立后,伴随着企业逐渐从综合性贸易公司转型为以实业为核心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这样的思想基因也开始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如今的华润集团,花开满地,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等六大产业捧出来了17家上市公司。

华润微电子,是其中一家。

在这家企业身上,华润的这一基因也很明显:

“两江三地”布局是华润微一个较为鲜明的特色。其中,无锡地区打造全国技术和规模领先的掩模制造基地、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和制造基地,利用长三角人才优势,做优现有业务。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在科创成果领域,华润微的资源调配与跨区协同也做得相当成功。

01.

重大协同创新成果,是怎么炼成的

科技创新时代,知道如何调配资源以实现创新最大化,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杀手锏”。

2010年,在无锡高新区,一个重要项目拉开帷幕:

与CMOS生产线兼容的MEMS规模制造技术项目开始了。

在国家重点发展“传感网”的战略指引下,这个项目的目标奔着建成国内第一条完全自主的MEMS规模制造生产线,打破MEMS市场和技术掌握在国外品牌手中的局面而去。

“当时我们没有一个完整的MEMS量产生产线,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做量产型的。”

在华润微的牵头之下,东南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微电子所、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等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单位携手起来,要一起攻破一项大难题。

现任华润微电子工艺集成技术MEMS部总监夏长奉的回忆中,那一次的联合创新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参与如此重量级的协同创新项目。

当时的项目任务中有这么一条:面向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专业化的硅基MEMS开放式代工平台,达到2000片以上的月产能,即24000片的年产能。

一个月要做出来2000片,如今看来已不是难题,在当时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觉得最难的就是保质上量。我们做的产品,一般上量是比较快,但这个项目我们第一年只做出来了1000片。”

第一年十二个月的产量加起来,甚至连目标一个月的产量都不到。

但回忆起第一年项目的收尾阶段,夏长奉最先回想起来的情绪却是“开心”。他甚至还记得,当时老板还在某一天的午后给项目的团队成员每人发了一瓶饮料,以示鼓励。

“虽然过程很困难,但大家干得还是很有劲,过程中也能接触和学习到不一样的东西。”

渐渐地,量起来了,年产出从1000片涨到了4000片,一下子就激起了大家的热情。

“那个时候就雄心勃勃定目标,说第二年说要做到9000片。”

结果,到最后还是只做出来5000片。第三年又到了定目标的时候,怎么办?

“同志们说要把目标定下来,定的低一点,我说不行,我去年都喊9000片了,今年怎么能降下来,还是要求9000片。最后到年底了,还是没能突破,5000片又维持了一年。”

“前后我们差不多经过了10年,现在量已经做到了,项目验收的时候,我们年产已经差不多3万多片了。”

这样一种重视跨区联合创新的精神,也仍在华润微内部传承着。如今,夏长奉已成为了新一批跨区联合创新项目的负责人。

去年9月,2023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大创新项目申报通知和指南发布。这是国家试点的地方科技专项,今年第一次发布申报指南。

因为平时就有关注联合创新动向的习惯,夏长奉在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这一重要信息。他结合华润微的优势,很快锁定了一项——面向海洋湖泊监测的高性能微型化MEMS压电水声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这项技术研究将突破传统水听器尺寸大、成本高、能耗大、一致性较差的瓶颈限制,发展利用半导体MEMS压电薄膜和结构开发技术,结合面向应用的系统设计与电路优化,实现高性能单片、低成本、低功耗、高一致性的新型MEMS水声传感芯片与模组,为下一代高性能阵列化水声系统提供核心元器件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按照通知,接下来,留给他的时间只有20天。在这20天以内,他要完成从找队友、组队伍、写申报书、通过答辩与其他队伍竞争等全部事项。

夏长奉告诉我们,跨区联合创新成果的炼成,从看对眼开始。在他看来,组队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要挑战的项目往往是之前未曾涉猎过的,这就需要团队里的成员在各自领域都有深厚的基础。于是,将任务分解之后,他只需要将目光投向各需求端的最优选项。得益于此前有不少联合创新的经验及较好的工作磨合,他们组队只用了不到3天的时间。

据悉,项目目前已经成功完成申报,即将全面启动。

能够频频入选重量级联合创新项目的申报,华润微自身所具备的实力也备受认可。

02.

红房子到白房子,传承与延续

如何迅速衡量一家科技企业的实力?

有人用技术的极限,有人用覆盖面的广度,还有人用量产规模的大小……华润微电子,向我们打开了另一个视角。

几年前,一块标有无锡市历史建筑——江南无线电器材厂旧址的铭牌镶嵌在了华润微总部大楼白房子门厅的墙上,勾起无数回忆。

其实,最早的时候,想起这块地方,人们想起的,是红墙红瓦红屋顶。

在五月铺满金黄麦子的田野中,那绵延的红色身影是那么引人注目。

“这幢建于1956年的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楼,红墙红瓦红屋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红房子……”在一位亲历者对这块土地的回忆录《红房子,白房子》中,作者如此形容。

而这片红房子,后来变身成为了江南无线电器材厂的工厂厂区。

红房子里的高光时刻与喜悦,时至今日都闪烁在人们心中。

比如:

1979年后,这幢楼里生产的多只华晶牌分立器件在全国同行评比中夺魁。先后获得国家金银质奖的3D G79管,不但可靠性达全国第一流水平,销售量也占到全国同类产品总销售量的一半。

1981年江南厂的产品产量超过上年的70%,仍未能满足市场需求。1982年初,当别的厂家为产品销售四处奔走寻找用户的时候,江南厂当年计划生产的1500多万只管子已在上年10月就预订一空了,华晶牌半导体器件产量和五年前相比已连续翻了两番,上缴的利润相当于当时两个江南厂。

产品先后9次获金奖、8次获银奖,工厂进一步获得市场认可。

……

这一切,都为我国引进的第一条成套集成电路生产线定点江南无线电器材厂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无锡成为全国少有、产业链布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稳居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一方阵,这一传奇的起点,正是在这里。

从1969年厂校合并起,红房子走过了国营江南无线电器材厂、无锡微电子科研生产联合体、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华晶电子集团公司的历程:

我国首条成套集成电路引进线,项目落户在这里;

作为国内半导体南方基地的742厂,承接很多国家工程,是在这里;

908工程杰出代表无锡华晶电子研制出中国首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打造出国内首条6英寸芯片生产线,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输送大量人才,也是在这里……

2002年后,这里,成为了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总部。

一年后,因使用了五十多年的红房子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管理的要求,华润微电子对红房子进行改造。

虽然红房子变成了白房子,华润微在科研成果方面却很好地延续了优势。

应该说,协同创新是华润微一直以来都坚持在做的事情。

而现在,华润微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新优势。

“华润微电子是IDM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公司,这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同时在功率器件的部分,我们是功率器件的龙头企业,我们功率半导体在国内整个规模应该是排名第一的。”

企业有关负责人向我们介绍,和我国MEMS传感器行业商业模式的另两种模式相比,华润微的IDM模式要求自主完成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掩模制造及封装测试等产业链各环节,对技术积累、生产规模和资金实力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华润微成功做到了。

如今的华润微拥有3条6英寸线,其中MEMS产线是国内首个与CMOS生产线兼容的MEMS传感器规模量产生产线,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MEMS表面和体硅加工技术。华润微还将光电及MEMS麦克风工艺平台从6英寸升级到8英寸,已实现批量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华润微还有一项目也成功入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车规级第三代SiC-MOSFET关键技术研发。据悉,在有关领域内,华润微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晶圆线均已稳定量产,SiC JBS、SiC MOS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包含SiC MOS在内的车规级产品及模块产品已向头部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Tier1供应商进行供货。近两年,公司已有超亿颗产品上车。

03.

下一步跨越的力量与决心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区域竞争的加剧,区域竞争已由过去的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争。

跨区协同创新,受到很多地区的重视。华润微所在的无锡高新区便是个例子。

比如此次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专班发布的2023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立项项目中,无锡高新区的立项数占全市66.67%、全省50%,立项数及获批资金数均位居全省首位。

这一过程中,高新区在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也将进一步累积经验,将牵头整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长三角地区高层次科研团队,共同实施联合攻关任务,同时合力推进战略产业自主可控,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创新需求,加强辐照级高精度MEMS微压压力传感器、应用于化合物半导体的原子层沉积工艺及设备研发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跨区域联合攻关,支撑长三角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

无锡高新区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很明确:“成为长三角的重要支撑”。

为了兑现这一诺言,无锡高新区围绕发挥好长三角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的作用,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最近一段时间内,无锡高新区引进了欧盟Asia- Invest资助在中国唯一的创新机构欧盟项目(无锡)创新中心,与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共同在珠海举办了无锡-澳门科技合作交流会,前段时间还揭牌了全国第一家“中法合作示范区”——中法(无锡)产业合作园,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绿色智慧产业园项目、法国罗格朗集团低压电器产业园项目、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无锡特气基地产能提升项目、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水务技术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法国电力集团综合能源开发项目等重点产业项目纷纷入驻……

其中,欧盟项目(无锡)创新中心在高新区落地时,欧盟项目(无锡)创新中心主任代伊伶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今年年初,我们被引入无锡,在无锡高新区设立长三角中心,希望立足高新,辐射江苏,带动整个长三角的对外合作。我们干的,其实就是一件事,实现欧洲与无锡的信息对称,推动欧洲企业在无锡高新区落地,助力无锡高新区企业走向欧洲。”

辐射江苏,成为长三角的重要支撑,甚至跨越更远的距离,这也是跨区创新协作的另一种延续。

正如每一项协同创新成果的漫漫炼成,无锡高新区的锻造也是一项漫长的历练。

一个从这里发起的跨区协同创新项目,用了十年时间突破了国内首条规模生产线,现在我们看到,还有更多的跨区协同创新项目从这里蓬勃生起,将联合攻关难题的态度与决心摆上了更大的舞台。

越是需要做好长时间联合攻关的艰难项目,也越是需要当地的支持。为了下一步跨越的力量更深远,我们也看到无锡高新区在不断自我提升的漫漫锻造之路:

比如,全面提升创新主体效能。

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加快引进一批技术领先、带动性强的“链主”式企业,加快国内外引才联络站、海外人才飞地和离岸研发中心建设,强化人才源头建设。

比如,激发自主创新核心动力。

聚焦集成电路重点领域,依托高校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点,全力打造封测技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华进半导体国家级先进封装先导技术研发平台、集成电路(EDA)公共技术平台等先进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高层次高水平创新平台矩阵,率先布局硅基光电未来产业,鼓励龙头企业围绕未来产业建设创新联合体,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功能,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比如,做优创新生态圈服务体系。

探索成立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构建“产业集聚区+功能园区+特色园区+龙头企业生态圈”一体发展新格局,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参考材料:

[1]岗夫:红房子,白房子

0 阅读:0

麴义看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