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伏凉飕飕,晚伏热死牛”,今年晚入伏,早做防暑准备!

三僚地师曾庆良 2024-07-13 17:41:42

老话说“夏至三庚便入伏”,7月15日,入伏,我们正式迎来三伏天。

所谓“热在三伏”,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让我们来看看今年三伏天的“加长版”时间表,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加起来整整40天,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暑准备!

今年是早入伏还是晚入伏?

历书:“夏至三庚便入伏”,意思是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的那一天。如果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时间早,那么就是“早入伏”;反之,则为“晚入伏”。

今年夏至节气是6月21日,入伏时间是7月15日,中间刚好间隔25天。因此,今年属于晚入伏。

早入伏好还是晚入伏好?

民间有谚语“早伏凉飕飕,晚伏热死牛”,大致意思是,如果入伏的时间比较早,那么整个三伏天期间可能会相对凉爽一些,气候宜人,感觉凉飕飕的;而如果入伏的时间较晚,那么三伏天可能会异常炎热,气温高得让人难以忍受。

从人们的感官角度来说,估计大多数人都喜欢早入伏,这样的话,三伏天期间就不会感到那么炎热了。而今年是晚入伏,按照农谚的说法,或将出现过于炎热的天气,不受人喜爱。

入伏期间的‌风水讲究?

入伏的风水讲究主要涉及到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习俗和注意事项,‌旨在帮助人们平安度过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以下是一些相关的风水讲究:‌

宜伏不宜动:‌古人认为伏日是恶日,‌不宜出门做事,‌因此应该闭门在家,‌“伏藏”起来。‌古代的“入伏日”甚至会休假一天,‌以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忌嫁娶:‌《‌四时纂要》‌中提到,‌三伏日不可嫁娶,‌认为这样会伤害夫妇关系,‌不吉利。‌

注意饮食:‌入伏期间,‌有一些特定的食物被认为有助于健康,‌如苦瓜、‌丝瓜、‌冬瓜等,‌它们分别具有去痱子、‌平痰喘、‌增食欲等功效。‌此外,‌还有“三豆汤”等传统食谱,‌用以清热健脾祛湿气。‌

居家注意事项:‌在居家方面,‌建议莫贪凉,‌不熬夜,‌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设定在25-27℃。‌应定时通风,‌早晚通风半小时左右,‌避免贪凉对着空调风口吹,‌以防受凉感冒。‌保证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外出注意事项:‌在外出时,‌应避高温,‌防中暑,‌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暑防晒。‌高温时段减少户外活动,‌锻炼尽可能选择在有树荫或通风凉爽处。‌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雷雨大风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雨具,‌雷电时不要在空旷的地方进行户外活动。‌

这些讲究和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体健康的关注,‌帮助人们在炎热的夏季保持身心健康。‌

晚入伏的气温可能比早入伏还要高,干旱和蒸发量大,人体更容易感到口渴和疲劳。因此,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同时也要做好防暑工作,尤其是室外工作者,更应该多加注意。‌‌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