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吕后,明朝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女性之一,她的身份复杂且富有戏剧性——朱标的侧妃、建文帝的生母,甚至在她的命运转折中,明朝的太子妃和太后身份交替成谜。
她的故事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宫廷斗争与权力游戏,甚至连一度被提升为太后的她,最终却被朱棣降为太子妃。
是什么让这位曾执掌权力的女性,在风云变幻的宫廷中屡屡遭遇变故?
降臣之女,侧妃晋升太子妃吕氏,出身寿州(今安徽淮南)吕本家族。
吕本原是元朝降臣,后来投靠明太祖朱元璋,短短七年从正八品小官升到正三品太常卿,可谓飞黄腾达。
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将吕氏指给太子朱标做侧妃。
彼时,朱标的正妃是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女儿常氏。
吕氏虽然出身不及常氏,但也并非等闲之辈。
她的先祖吕文焕是南宋名将,曾在襄阳城与蒙古军对峙六年之久。
这样的家世,加上父亲吕本的显赫,无疑为吕氏进宫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
虽是侧妃,但吕氏在东宫日子过得还算如意。
常氏待她随和,朱标也颇为宠爱。
三年后,吕氏为朱标生下次子朱允炆。
此时的她,大概怎么也没想到,一个意外会彻底改变她和儿子的命运。
一个意外,两个男孩命运突变命运弄人啊!洪武十一年(1378年)太子妃常氏生下三子朱允熥后突然去世。
朱标悲痛不已,最后下定决心,将吕氏扶正为东宫之主。
吕氏从此摘掉了"侧妃"的帽子,朱允炆也从庶出变成了名义上的嫡长子。
仿佛命运还嫌不够玩味。
四年后,朱标嫡长子朱雄英夭折,年仅8岁。
他本是储君之选,一死,继承人的位置就空了下来。
而此刻,朱允炆作为续弦所出的"嫡长子",顺理成章地成了最有力的人选。
这两个男孩,生于不同的母亲,原本有着天壤之别的命运。
但造化弄人,一个早夭,一个青云直上。
冥冥之中,上天似乎自有安排。
鸿运当头,皇太孙登基太后尊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不幸再次降临。
朱元璋膝下长子、懿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年仅37岁。
朱元璋痛不欲生,一夜白了头。
经过权衡,他最后决定传位于朱标嫡长孙朱允炆。
九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正月(1398年),朱元璋驾崩。
18岁的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他尊母亲吕氏为皇太后。
此时的吕氏,已是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女。
从一个降臣之女,到太子侧室,再到太子正妃,最后坐上皇太后的宝座。
她何其幸运,简直是鸿运当头!
然而,命运的转折再次悄然而至。
这一次,吕氏的人生彻底改变了轨迹。
前半生的辉煌荣耀,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幸运女神抛弃了她,将她推入命运的深渊。
叔侄阋墙,长嫂囚禁陵园守墓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不满朝廷削藩,举兵"靖难"。
战事在一年后迅速升级,最终演变成了叔侄间的血腥厮杀。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
年仅22岁的建文帝朱允炆在宫中纵火,随后便失去了踪迹。
至此,天下再无建文帝。
朱棣俘虏了他的嫂子吕太后。
虽是囚禁,但朱棣对长嫂还算客气。
他特意安抚吕氏,解释自己迫不得已才会起兵。
其实彼此心知肚明,这只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争夺。
不过,等吕后回宫时,建文帝已经放火烧宫了。
她没来得及与儿子告别,从此天人永隔。
母子连最后一面也没见上,这对吕氏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
朱棣即位后,雷厉风行地抹去建文帝的痕迹。
他废除建文年号,将皇太后吕氏降为太子妃,发配到朱标的陵园守墓。
吕氏从尊贵的皇太后,沦为阶下囚。
昔日高高在上的一国之母,如今却要在陵园中日夜哀悼,成了一个"活死人"。
更让吕氏心碎的是,她眼睁睁地看着儿子们被贬为庶人,或是囚禁而死。
朱允熥和朱允熞被囚禁在凤阳高墙内,直到死去再未见过天日。
最小的儿子朱允熙因年幼,被朱棣"开恩",跟着母亲一起居住在陵园中。
永乐四年(1406年),朱允熙房中突发大火,年仅15岁的他就这样葬身火海。
而这场大火,很可能是有人故意纵的。
天罚不知什么时候会降临,但人祸,恐怕总是无处不在。
一个母亲,眼睁睁看着丈夫离世,儿子或囚或亡。
她曾获得了常人求之不得的尊荣,却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失去了一切。
而那个颠覆她人生的人,偏偏是她的小叔子。
造化弄人啊!
悲惨落幕,三无太后无人知终自此以后,再无吕氏的记载。
不知她如何在陵园中度过余生,去世后又埋骨何处。
朱棣连个谥号都没给她,更遑论陵寝。
英宗年间追谥建文帝时,史书也只字未提吕氏。
无论她曾经多么荣宠一时,最终都化作一抔黄土,消散在历史烟尘里。
吕氏,这个曾经叱咤一时的皇太后,最后居然落得一个"三无"的下场——无谥号、无陵墓、无所终。
她前半生顺风顺水,拥有了常人羡慕的一切。
然而后半生命运突变,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失去一切。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宛如一场大梦。
繁华落尽,镜花水月。
吕氏一生,堪称传奇。
她是"鸿运当头"的幸运儿,先后有三大际遇:以降臣之女入东宫;太子妃早逝,侧室晋升;膝下皇孙登基为帝。
她的人生,就像一部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
然而,天不遂人愿。
她最终没能守住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叔侄相争,烽烟四起。
后宫嫔妃又怎能独善其身?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吕氏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
王家的兴衰荣辱,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而身处其中的个人,更是身不由己。
吕氏虽出身微末,却凭运气和智慧,在这纷乱的时局中活出了自己的传奇。
尽管,她的人生充满了跌宕起伏。
她经历过至高无上的荣耀,也尝遍了人间冷暖。
她的命运,也许早已被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注定。
风云变幻,兴衰无常。
她终究难逃这样的宿命。
吕氏的一生,无不令人惋惜唏嘘。
她的起起落落,似乎也预示了日后明朝的兴衰史。
王朝更迭,天下易主。
昔日的权臣贵胄,又有多少能善始善终?然而,在这无情的历史洪流中,总有一些人,注定要留下或悲或喜的身影。
他们的故事,终会为世人传颂。
而他们的命运,也昭示着历史变革的无常。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
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
这,何尝不是每一个时代的悲欢缩影?吕氏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无常,命运难测。
在这冷暖自知的人世间,我们当珍惜所拥有的,无悔地活好每一天。
也许,这才是吕氏这传奇而坎坷的一生,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参考资料:
1. 《明史》
2. 《东宫妃常氏圹志》
3. 《万历野获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