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然而,大家是否注意过一个细节——为何观音菩萨会为唐僧挑选三个“犯过错”的徒弟?
这三个徒弟,背负着各自的过往,却也正因为这些错,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底是什么样的过失让他们被挑选,成了唐僧的法师助手?其中的
深意,显然不止表面上的安排那么简单。
更有意思的是,这三个“犯错”的徒弟名字竟然连起来,竟然能揭示某种令人意想不到的联系。
它们背后的寓意和象征,可能是你从未留意的线索。
也许你曾疑惑,为什么观音会选择这三人,而不是其他完美无瑕的徒弟?
前世因听讲走神,唐僧被贬凡间这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唐三藏的前世其实是如来佛祖跟前的大弟子。
别看他听起来挺惨的,其实前世的地位可不低。
只不过呢,这位大师兄有个小毛病,就是容易跑神。
佛祖开小灶讲大道理的时候,他老走神,左看看天,右瞅瞅地,就是不好好听讲。
佛祖一看,这哪行啊,作为大弟子得起表率作用。
于是,决定给他点教训尝尝。
唰的一声,大师兄就被打入凡尘,成了一介凡夫俗子,还得饱受种种罪。
这,就是日后的唐三藏。
唐僧这一世过得并不如意。
命途多舛,十分不顺。
正当他还在凡尘里苦苦挣扎的时候,前世的师父佛祖和师姐观音,倒是没忘了他。
有一天,佛祖看到人间善恶颠倒,黑白不分,心里直叹息。
咋整呢?这时候他想起被贬下凡的大弟子,也该让他重新修行了。
于是,佛祖让观音去人间寻找唐僧,让他去西天取真经,以弘扬佛法,让世人都能开悟向善。
寻找第一个徒弟,孙悟空的嗔念之劫接到师父的旨意,观音菩萨就开始物色人选,看看谁有那个潜力跟着唐僧一块修行。
她想来想去,最后锁定了几个有故事的家伙。
第一个就是孙悟空。
这家伙可不一般,是天地孕育出的石猴,法力高强,神通广大。
年轻气盛的时候,他可没少闹腾。
先是在花果山称王称霸,后来听说天宫待遇好,他杀上天庭,大闹一通,结果把玉帝都给惹毛了。
玉帝派天兵天将也奈何不了他,眼看花果山要变天,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佛祖。
佛祖一看这猴子蛮横的样子就来气,二话不说把他压在了五指山下,整整关了500年。
就是后来,观音菩萨看他可怜,想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才把他放了出来,让他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孙悟空的最大问题在哪呢?说白了就是嗔念太重。
这猴子脾气火爆,自视甚高,稍有不顺就要发火。
观音给他取法号叫"悟空",就是希望他能放下心里的执念,学会控制情绪。
毕竟,嗔是修行路上的大忌。
第二个徒弟,猪八戒放不下的贪念观音菩萨物色的第二个徒弟,是只猪。
别小看这猪,他前世可是天蓬元帅,天宫里的大人物。
奈何这厮好色,在蟠桃会上喝多了,调戏嫦娥仙子,结果被玉帝一脚踢下凡尘。
投胎转世后,他倒霉催的,错投了母猪胎,成了个长相丑陋的野猪精。
被贬下凡的猪八戒,每天过着自甘堕落的日子。
他占山为王,时不时下山抓几个村姑吃。
观音决定度化他,让他跟着唐僧一起修行。
要说猪八戒身上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贪婪。
虽然修行在身,但骨子里的欲望难除。
路上见到漂亮姑娘就走不动道,一会想吃这个,一会想吃那个,折腾的唐僧是一个头两个大。
所以观音给他起名叫"悟能",就是希望他能看破世间虚妄,战胜自己的贪念。
毕竟贪欲可是地狱之门啊!
沙僧的痴,迷茫在修行路上最后一个,是沙和尚。
别看他沉默寡言,其实这厮来头也不小。
他原本是天宫里的卷帘大将,因为在天宫值勤的时候失手打碎了一个宝贝琉璃盏,被玉帝罚下了凡尘。
堕入凡世以后,沙和尚也没少作恶。
他占领了流沙河,经常打家劫舍,残害百姓。
后来在观音菩萨的点化下,他才幡然醒悟,决定洗心革面,随唐僧西天取经赎罪。
细细品味,沙僧身上的通病是愚痴。
他做事没主见,糊里糊涂的,凡事都得靠师兄指点。
观音给他起名叫"悟净",希望取经的过程能让他心智渐开,诚心向善,最终得以证道,破除愚痴。
唐僧的坐骑,也是个有故事的别忘了,唐僧还有匹小白龙,日后化作他的坐骑。
小白龙本是西海龙王的太子,因为一时糊涂,放火烧了龙宫的明珠。
要不是观音菩萨求情,他早就被天庭给杀了。
为了赎罪,龙太子欣然接受观音菩萨的安排,情愿变成一匹白龙马,伴随唐僧西行取经,以此赎罪。
在取经路上,这些曾经犯下过错的家伙,都在经历着心灵的洗礼。
孙悟空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猪八戒不再那么贪吃好色,沙僧的心智也在慢慢开启。
相由心生,心净则佛土净细细想来,观音用心良苦啊!她选择这些犯过错的家伙,不是没有道理的。
修行之路上,最难战胜的往往是内心的魔障。
贪、嗔、痴,是凡人的通病,也是修行的障碍。
只有战胜内心的欲望,才能抵达菩提彼岸。
这一路上的磨难和诱惑,其实都在帮他们祛除心魔。
所以,贪嗔痴的代表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被赋予了"悟空能净"的法号。
只有明心见性,破除贪嗔痴三毒,才能修成正果。
这,何尝不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启示呢?修行,说到底,就是修心啊。
结语: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天,那里有我们的理想和梦想。
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和诱惑。
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迷失自我,做出一些后悔莫及的事情。
但生命的意义不就在于不断突破自我,战胜心魔,去追寻内心的菩提吗?《西游记》用一个奇幻动人的故事,为我们娓娓道来了修行的真谛。
愿我们都能像悟空、八戒、沙僧一样,在人生这趟修行路上,祛除心魔,直抵梦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