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真能拼过日军刺刀吗?八路老兵:一个排直接被日军一个班挑翻

曜瑞说历史 2023-03-23 19:22:0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33年3月11日夜,一支500人的队伍趁着夜色悄声潜行,直扑日军营地,向敌人挥起大刀。

这一夜,无数日军成为大刀之下的亡魂,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打破,29军的大刀队一夜成名,“大刀”也因此威名远扬。

如今的很多作品中,大刀更是被捧上了神坛,日军的刺刀往往被表现得不堪一击。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有八路老兵曾经表示过对刺刀的深深忌惮,称与日军拼刺刀时,一个排被日军一个班直接挑翻。大刀刺刀究竟哪个更强?手握大刀是否真能所向披靡?

大刀队的英勇战绩

中国抗日战争的结局是全面胜利,但抗战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困难重重。

抗战初始,中国的军队是极其弱势的,日军则是以所向披靡的姿态开启了侵略征程。

直到1933年,29军大刀队的一次英勇夜袭,才终结了日军的“不败神话”。

1932年,我国东北已经全面沦陷,落入日军掌控之中。但侵略者的野心并不会因此满足,侵略的步伐也不会就此停止。

接连不断的胜利让日军信心和野心同时膨胀,1933年3月,关东军集结了8万兵力,从东北向长城防线一带进攻。

3月10日,29军与日军持续进行了两日拉锯战,但因差距悬殊伤亡惨重。

抗日的决心不会被伤亡阻止,3月11日夜间,29军抽出部分兵力,分两路从侧后方潜入,突袭日军位于喜峰口的营地。

突袭小队人人手持大刀,于夜色中疾行60多里,悄悄潜入日军炮兵营地后,就挥起手中的大刀,向熟睡的敌人砍去。

日军被猝不及防地突袭,无数人还没从睡梦中醒来,就已经死于大刀之下。

一些日军及时清醒了过来,但由于没有任何防备,且都是炮兵、骑兵,面对突袭小队的大刀近战也只能徒劳挣扎。

29军的夜袭大获全胜,给日军造成了惨重伤亡,同时缴获了一批日军火炮以及军用地图等重要物资。

此次夜袭的成功意义重大,不仅是一次战斗的胜利,更打破了日军的“不败神话”,让全国军队和人民大受鼓舞,重新看到了抗日胜利的希望。

日军也因此一战大受打击,当时的日本报道称“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

喜峰口大捷之后,在长城防卫线其他地方的战斗中,大刀队也取得了优秀的战绩,甚至有位士兵在一场战斗中创下了一人一刀歼敌16人的佳绩。

长城防卫战让29军大刀队一举成名,一位爱国志士谱写的《大刀进行曲》也迅速传遍全国,大刀队成为了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希望。

大刀队的辉煌不是短暂的,从抗战初期到抗战全面爆发,再到最后取得胜利,大刀队曾在多次战斗中创下卓越战绩。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搜查失踪士兵”为由,妄图进入宛平县城,遭拒后直接向宛平和卢沟桥发起进攻,七七事变爆发。

驻守在此地的是29军的部队,面对日军的进攻,他们挥起手中大刀,奋力反击。

此次战斗持续了数天,双方皆有不小伤亡。

但无论结果如何,战斗过程中29军大刀队表现出来的英勇令人赞叹,《世界日报》对当时战况进行了报道,对大刀队赞不绝口。

3月11日,日军一队人马进攻大王庙,29军士兵持刀防守,双方兵刃相接、血肉相搏。

29军大刀高举、奋力一挥之下甚至能直接斩下日军头颅,大刀队士气受到激励,越战越勇。据统计,这场战斗中仅被斩下头颅的日军就有三分之一。

一日,日军从永定河东岸向西岸逼近时,西岸守军不敌,壮烈牺牲。

而此时守在城门上的一个连长,亲眼目睹战友的牺牲后痛怒交加,没等命令就直接带兵冲向敌人,以大刀与敌人近身相搏。

激战过后,日军头颅遍地,纷纷溃退。

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也有大刀队的英勇身影。

当时由于大刀数量不够,驻守在滕县的国民军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甚至专门拆除铁轨打造大刀。

日军装备精良炮火,在占据台儿庄东北角后就有了极大的火力优势,国民军只能扬长避短,再次采取夜袭之策。

夜间,大刀队趁黑突袭,砍下敌人头颅;白天,大刀队以血肉之躯无畏迎接敌人的炮火,哪怕身负重伤,只要没有倒下,就坚持向前,将手中的大刀奋力砍向敌人。

激战一个月后,台儿庄战役告捷,中国军队和人民的抗战信心大受鼓舞。

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之中,大刀队因其英勇表现声名远播,也让全国人民对抗战信心倍增。

但与此同时,大刀在人们的心中也逐渐被“神化”,现在的很多作品中,更是会在大刀拼刺刀的场景中,将日军刺刀表现不堪一击。

事实果真如此吗?大刀和刺刀,究竟哪个更厉害?

大刀拼刺刀,谁更胜一筹?

事实上,大刀在对上刺刀的时候,并不能占据绝对优势,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处于劣势。

大刀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冷兵器,在枪炮等热武器出现之后,就已经不再有战场优势,在清朝的正规军队中,大刀早已经退居辅助地位。

后来军阀混战,武器资源紧缺,造价高昂的热武器对很多杂牌军队来说根本负担不起。

因此,造价低廉、制作简单的大刀才得以“重出江湖”,成为很多军队的主要武器。

这也意味着,大刀其实只是当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与因热武器而黯然退场的大刀不同,刺刀虽然也是冷兵器,却是伴随着热武器而诞生。

且刺刀的诞生本身就伴随着血腥的使命,从最初的设计到后来一步步的改进,其目的都非常明确,就是在对战时以最小的消耗对敌人造成最大的伤害。

13世纪,火枪出现于欧洲的战场之上,这种武器在当时杀伤力巨大,但最初的形态也有一个致命缺点,即真空期很长。

当时的火枪每次射击完毕,需要花费一分多钟的时间才能再次填充好弹药,因此火枪手作战时还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长枪手。

除了火枪长枪配合作战以外,为了加强火枪手的作战能力和应战能力,火枪手自己也需要同时配备便于携带的冷兵器。

最初火枪手配备的是长矛、长剑一类的武器,但切换、使用并不方便,后来,比普通刀剑短小精悍的刺刀便应运而生。

17世纪时,装配于火枪之上的刺刀在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为欧洲的战术带来了一场小变革。

刺刀和火枪完美的结合,让士兵既能远程射击,又能近身肉搏,这使得长枪队的作用逐渐薄弱,最终完全退出了欧洲战场。

后来刺刀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和改良,但目的始终如一,即在战场上拥有高效杀伤力。

比如最初的刺刀是单面刃的宽刀片,在使用中发现刺进敌人身体后难以拔出,于是后来将其刀刃进行了改良,在上面开了血槽。

开了血槽之后,刺刀不仅更容易拔出,杀伤力也有了巨幅提升。

一旦刺进敌人的身体,敌人就会迅速流失大量血液,如果刺进腹部,在拔出时甚至会将内脏一并带出。

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刺刀造成的伤害往往难以医治,十分致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国甚至达成约定,双方都不使用带血槽的刺刀,此举足见刺刀杀伤力之大。

二战时,随着步枪地位的下降,刺刀的应用有所减少,但很多日军仍然大规模使用刺刀,且发挥出了刺刀的巨大威力。

虽然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往往将刺刀表现得不堪一击,但真正上过抗日战场的人,都不会否认刺刀的威力。

在讲到大刀拼刺刀的战斗场面时,不止一位抗日老兵表示过,一名日军携带刺刀足以对战四五名携带大刀的中国军。

其中一位八路老兵更是讲出了一件惨痛的往事,他曾亲眼见过八路军一个排在对战日军一个班时惨败。

这样的往事令人心痛,可却是真实的历史。29军大刀队的英勇事迹,让我们在心中放大了大刀的威力,从而忽视了刺刀的杀伤力。

除了武器的设计之外,刺刀的用法也略微占据优势。

大刀主要以劈砍为主,出刀收刀的动作相对缓慢;而刺刀劈砍刺皆可,且出刀收刀迅速,更加灵活。

此外,当时日本的经济和热处理工艺远远优于我国,日本刺刀的钢材硬度也优于我国的大刀。

日军之所以能够以一敌多,除了武器原因之外,还有士兵的身体素质。

日本的侵略野心蓄谋已久,当时的日军都经过了长期的专业训练。

而我军的士兵素质参差不齐,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训练,甚至很多人长期吃不饱饭,身体素质和日军相差甚远。

我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除了武器、士兵的身体素质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我国都是处于弱势的。

但就是在敌强我弱的局势下,我国仍然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我国曾面对怎样的弱势困局?最后又为何会取得战争胜利?

敌强我弱,战争如何胜利?

29军大刀队的英勇战绩毋庸置疑,但这并不代表手持大刀就能所向披靡。

在抗日战争中,我军的武器装备是远远落后于日军的。

在抗战之前,南京国民政府的陆军部队使用的步枪中,超过8成都是老旧破损,甚至无法继续使用的。

当时西方已经出现了坦克、装甲车等现代化武器,但这些对国民政府的军队来说是前所未见的。

而就是这样的军队,在当时已经代表了我国武器装备的最高水平。可想而知,这样的军队在与日军对战之时,会是怎样的场景。

1932年1月28日,日本向上海发起进攻,当时与日军交战的是国民军最为精锐的两支部队,在面对日军时却不堪一击。

无论是装备的先进程度,还是士兵的战斗力和身体素质,当时的我国都与日本相差甚远。

但也正是这次惨败,让国民政府开始重视起我国军备建设。

当时的首选是从国外进口,国民政府先后与苏联、意大利、德国等多国达成合作,进口了坦克、装甲车、机关枪、迫击炮等多种新式武器。

但后来与苏联的合作被美国代替,而美国的供货十分不稳定,时有时无。这时,国民政府意识到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开始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

截至1944年10月,已经成功试造出了120mm迫击炮。就这样,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我国的军事工业得到了发展。

除了军工发展之外,抗日战争也让我国意识到了军事人才的重要性。

在抗战初期,无数爱国青年纷纷加入抗战行列,让我国的军队规模迅速扩大。

但日军的训练有素,让我国意识到进行专业的军事教育刻不容缓,1936年6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大成立。

1937年,抗大成立多所分校,教育体系也日渐完善。几年的时间里,抗大为我国培育出了无数优秀的军事人才,很多抗大学员都在后来成为了抗日杰出将领。

经过多方努力,我军与日军装备和人才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差距仍然存在。

武器方面,虽然在抗战的几年间我国军工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这个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在与日军对抗时,武器方面仍然是落后的。

除了从其他国家购入的少量新式武器之外,士兵们配备的热武器则主要通过缴获敌人物资获取。

但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武器数量十分有限,在抗战初期,我军绝大多数士兵仍然只能使用落后的冷兵器。

直到抗战中后期,我国建立起一座座兵工厂,这样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而在人才素质方面,学校里教授的理论知识,最终还是要在战场上得到实践。我国的反败为胜并不是在转瞬之间,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磨难。

日军的装备依然精良,士兵战斗力依然强悍,我军并不能做到常胜不败,却可以做到百战不屈。

在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屡战屡败。但面对强悍的敌人和先进的武器,中国军人没有惧怕,没有认输,而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的战斗做准备。

于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也有了喜峰口夜袭、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一次次胜利。

日军的刺刀并不是不堪一击,我军的大刀也不能所向披靡。

大刀拼刺刀时,大刀可以砍下敌军的头颅,中国军人也同样会被刺刀所伤,会流血、会牺牲,唯一不会的,是退缩与投降。

正是中国军人这种不畏牺牲的精神,成就了这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结语

29军大刀队的英勇战绩是事实,但刺刀的杀伤力和日军的强悍也是事实。我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不是因为大刀,而是因为无数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以弱战强的精神。

了解历史的时候,弱化敌人是否可取?还是应该正视史实、尊重因此流血牺牲的每一位英雄士兵?

参考文献:

[1]高岳,魏立英.古老而新型的兵器——刺刀[J].百科知识,2006(04):62-63.

[2]沈克尼.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大刀片”[J].轻兵器,2000(07):28-29+44.

[3]韩文琦,季云飞.抗日战争与中国军事变革[J].抗战文化研究,2007(00):14-24.

[4]胡国桥,刘静,胡凯.国防:一个甲子的断想——写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08):1.

[5]刘庭华.抗战时期中国对日军事斗争准备的经验教训[J].军事历史,2001(03):41-44.

[6]臧运祜,宍户宽. 八路军、新四军的武器装备[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四辑.,1993:164-172.

[7]张林翚.浅谈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J].福建党史月刊,2008(03):74.

[8]赵林森.试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J].前进,1995(08):4-6.

0 阅读:424
评论列表
  • 2023-04-17 21:49

    宋哲元部大刀队请了河北赵氏无极刀传人,刀刀绕体画圆,卸力,砍杀,攻守一式。研究一下,再写!

  • 2023-04-20 16:14

    就是爱吹牛,搞神话!但凡有脑子的就知道大刀怎么会和刺刀比呢

  • 2023-04-21 08:51

    受训和不受训乱砍的区别

  • 2023-03-24 11:12

    啰嗦!为了讲一句话,配了九句废话!

  • 2023-05-15 07:06

    其用实红缨枪对付刺刀比大刀要好的多

曜瑞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