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坛

亰人爱史记 2024-03-31 00:43:24

日坛,又名朝日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一五三〇年)五月,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年)三月竣工,原为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之日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处所,如今在此以圜(音环)坛为中心建成北京日坛公园。

日坛公园位置图

日坛公园南面是光华路(东西走向),东面是日坛东路(南北走向),北面是日坛北路(东西走向),西面是日坛路(南北走向)。日坛公园地处北京市第一使馆区的中心位置,其东、南、西、北有许多外国驻华大使馆。

日坛祭日圜坛坛壝和拜台的位置关系图

日坛公园中央位置的圜坛为内坛,全称祭日圜坛,它是日坛的主体建筑,由拜台和坛壝(音围)组成。

日坛祭日拜台

拜台,全称祭日拜台,位于圜坛中央,呈西向,用白石砌成一层方形台,长宽各五丈,高五尺九寸;四面有白石高台阶,各九级;明代坛面墁铺红琉璃,以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墁砌。

日坛坛壝

坛壝(壝意为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围墙)呈圆形,周长七十六丈五尺,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三寸,墙体为大青砖,内外墙面均为红色,墙顶覆单檐绿琉璃瓦。

日坛坛壝西棂星门

日坛坛壝西棂星门

日坛坛壝北棂星门

坛壝正西有白石棂星门三座,彼此隔短埴墙相邻;而北、东、南三面各有一座白石棂星门。坛壝以外是外坛。

坛壝西南墙外有一颗千年九龙柏。

日坛西天门

日坛神路

坛壝西门外有燎炉、瘗池。西棂星门正对外坛西天门。西天门是明清两代皇帝到日坛祭祀太阳神时的出入门,它是日坛的正门。西天门至西棂星门这条道被称为“神路”,是皇帝祭日的必经之路,始建时用汉白玉铺就。如今神路仅遗留下中间的汉白玉路面。

日坛主要建筑位置图

坛壝北门外偏东有一院落,院门面西,院内是神库和神厨。神库三间,位于神厨东侧,西向;神厨三间,位于神库西侧,南向;神库和神厨皆一面出三级台阶。此外,院内还有一座井亭,南向。井亭四面围有红色栅栏。

神库神厨院落北侧是屠牲亭所在院落,院门面西,内有宰牲亭三间。

屠牲亭西侧是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放草席、棕垫、粳荐)各三间,连檐通脊,均为南向,正对坛壝北门。

祭器库、乐器库和棕荐库以西是七间殿钟楼。七间殿钟楼以西是具服殿。在七间殿钟楼与具服殿之间的北侧是北天门。

具服殿是历代皇帝祭日时的更衣和休息的地方。具服殿是一个独立的方形院落,四周有宫墙。宫门三间,左右门各一,均为南向。院内正殿三间,南向,殿南出有台阶五级。正殿左右为东西配殿,各三间,东西向,东西配殿前出台阶三级。具服殿原建在外坛西棂星门外南侧,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认为:日坛具服殿旧址建于坛南,临祭时必经过神路始至殿所,似与诚敬之仪未协。因此,在清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具服殿被移建至外坛西北角。皇帝亲祭时,先由北天门步行至具服殿更衣,再经西天门、通过神路进入日坛祭拜太阳神。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分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并分设在东、北、西、南四个方向。

自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祈祷一年风调雨顺,此俗历代相传。汉代儒家经典书籍《礼记》曰:“祭日于坛。”清人潘荣陛在其撰写的风俗志《帝京岁时纪胜》中道:“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坛建造之前,明代皇帝祭祀太阳神都是在天坛圜丘外从祭。日坛正式作为皇帝祭祀太阳神的场所是在明隆庆元年(一五六七年)。明清两代,每年春分,卯时(早五时至七时)致祭。每年皇帝均遣官到日坛祭祀太阳神,但也有过皇帝亲祭,如明崇祯、清乾隆、清嘉庆、清道光四位皇帝。历史上最后一次亲自祭日是在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由清宣宗道光皇帝亲祭。此后祭日礼仪渐渐荒废,护坛人员裁撤,日坛失管失修,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坛内建筑逐渐破败、大部分被毁,坛内文物被盗,使日坛变为一片废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一九五一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日坛修缮,并将日坛扩建为占地二十余公顷的日坛公园。一九六九年十月,日坛公园开始接待游人,向社会免费开放。如今,日坛公园已是路面整齐、林木成荫、古朴典雅、环境幽静。

日坛文保碑

日坛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日坛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日,日坛恢复了中断一百六十多年的“清代祭日典仪”。此后,每年春分时节,日坛公园都会开坛,举办祭日活动。

0 阅读:0

亰人爱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